设计是一类几近神学的玄学。融聚人体工学、物理学、社会学、哲学等人类几百年来积累的知识精萃,以艺术灵感为牵引,不断用线条在设计图纸上试出接近完美的曲线,再通过缜密的计算演绎,让线条归于理性的艺术规范,实现设计者认为满意的最终形态。

华为Mate 50 E设计理念(科技界真正的狠活)(1)

成品的艺术造诣往往大不同于现实已有理解,有的设计让人一目倾心,爱不转睛;有的需要时间过滤短暂的不适,久之成为经典;也有些超越人们固有认知的范畴,无法接受。设计之所以是玄学,与设计师和受众的理解偏差脱不开关系。

我拿到的这台华为Mate 50保时捷设计,镜头模组采用造型独特的“八卦阵”设计,该形状自Mate 40保时捷设计发布以来评价就褒贬不一。经过两年的审美教育,新一代旗舰继续大胆沿承这一设计,扣人心弦不说,无可复制的经典,注定永不过时。

华为Mate 50 E设计理念(科技界真正的狠活)(2)

诚然,这样的设计不乏“致敬者”接踵而来。同样是旗舰产品,造型接近,价格相对更友好一些,被网友戏称作“保时泰”。除非对比过两款机型,作为普通消费者是很难第一时间分辨出差异。

除了造型设计有所不同,虽然都是采用陶瓷材质后盖,对于背部纹理的线条处理,Mate 50保时捷设计的表达更细腻。为了凸显线条而塑造出微弧曲面的后盖表面,使线条更具张力而非只有圆润,观感更自然和谐自不用多说。相形之下,Mate 50保时捷设计触感更舒服,中部向两侧延展的衔接处并没有“断崖式”段落感来得硌手。

华为Mate 50 E设计理念(科技界真正的狠活)(3)

评判一款机型手感的好坏,不单取决于机身表面的触感,还有质感。

Mate 50 保时捷设计后盖采用纳米微晶锆陶瓷,凝如霜脂,温润如玉。搭载在配平均衡的机身上,虽说整机重达232g,分量十足,但没有引起“头重脚轻”的不适感,反而更多了几分得心应手。

这一代Mate 50没有采用接近垂直曲率的瀑布屏,而是改成微曲面屏。可能是为了顺应行业潮流,亦或者屏幕供应原因,总之,少了视觉震撼,坚固性得到提升,未尝不是一次“回流升级”。

华为Mate 50 E设计理念(科技界真正的狠活)(4)

微曲面屏结构方面对比瀑布屏更能对抗摔落冲击,研发历时四年的昆仑玻璃取代了过去常用的强化玻璃,成为Mate 50保时捷设计标配的屏幕保护玻璃。

昆仑玻璃属于纳米微晶玻璃种类,其结构组成与友商所采用的超瓷晶玻璃相近,但在具体制造工艺方面大相径庭。昆仑玻璃在生产过程中选用特殊金属化合物作为晶种,经过高温热处理,诱使玻璃内的晶种快速生长,构成密度极高且结构坚固晶体结构。再搭配复合离子强化注入技术,玻璃表面形成微米级保护层,抗跌落性能对比强化玻璃提升十倍之多。

在没有更好的轴对称设计以前,兼顾安全性考虑,华为Mate 50保时捷设计回归刘海屏无疑是稳健的选择。小小的刘海里,集成了姿态传感器、超广角镜头、3D ToF深感摄像头、扬声器、环境光传感器等元件,均按照中轴对称排列。可以想见,华为对于中轴对称设计已经到了“强迫症晚期”。

华为Mate 50 E设计理念(科技界真正的狠活)(5)

高度集成的器件,不仅体现华为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已臻大成,从用户体验出发,想方设法做窄刘海面积,以减少视觉挂碍。这样做很难让用户感知设计动机,至少站在长期使用的角度,用户综合体验是好的。

好的体验如何定义?表现在除参数外的日常使用的细节,用户难以产生明显感知。

比如Mate 50保时捷设计的3D人脸识别功能,不仅识别速度快,安全性强,在特殊场景如极暗场景也能成功解锁。加之近期口罩解锁上线,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也能无感解锁,并且常用的微信和支付宝支付均支持人脸支付,即使佩戴口罩,也无需输入密码就能支付。

万一遇到扫码场景,拿起手机,对准二维码识别,马上进入操作界面。这就是Mate 50保时捷设计支持的智感扫码功能,第一次使用,需要在设置-辅助功能-智慧感知中开启智感扫码功能开关。当手机识别到二维码时,轻轻敲击后盖即可完成识别确认,非常便捷的一项功能。

华为Mate 50 E设计理念(科技界真正的狠活)(6)

以上提到的两个功能仅仅是Mate 50保时捷设计好的体验中冰山一角,像应急模式、超空间存储压缩、超帧游戏引擎、超级中转站这些功能,实切影响用户体验,带来更舒爽的用机感受。

与指向明显的参数相比,好用的功能用户感知不强,回归到实际用机体验上,我认为是对Mate 50保时捷设计最好的评价。

前述不是说参数是Mate 50保时捷设计的硬伤,作为一款旗舰手机,自然不乏硬件堆砌。其搭载的高通骁龙8 Gen1,是目前性能还不错的处理器之一,基本能满足各类游戏、社交、视频等需求。

正如万丈高楼的地基,性能并非Mate 50保时捷设计的标榜资本,不过是基础设施而已。每一代保时捷设计以“致敬时代”为主题,传递致力于拓宽科技边界的品牌格局,从这一点来说,用创新的眼光审视Mate 50保时捷设计则更能理解产品定位。

华为Mate 50保时捷设计主摄采用了全新结构的超光变镜头,以物理光阑结构取代算法,由6片扇叶完成光圈可变,支持f/1.4-4.0共十档调节,用户调整镜头景深更能细致入微,拍出来的照片接近肉眼所见且氛围感十足。

华为Mate 50 E设计理念(科技界真正的狠活)(7)

华为Mate 50 E设计理念(科技界真正的狠活)(8)

宏观世界如此,聚焦到微距世界,华为Mate 50保时捷设计的影像能力堪称“变态”的存在。运用双镜群长行程滑轴技术所改进的长焦镜头,拥有恐怖的微距对焦能力,只有较小概率出现虚焦。

拍摄微距照片时,大约距离物体15cm的位置手持手机,拖动预览框右侧的微距变焦条,最高可35倍数码微距变焦。样张内的事物主体纤毫毕现,清晰可见,很多人难以想象到,这种样张是从一个十分微小的物体上拍摄而成。且物体的景深虚化很好,边缘细节没有出现“抠图不干净”的涂抹感,加上底部卡片式的装裱,颇有一种艺术照的质感。

华为Mate 50 E设计理念(科技界真正的狠活)(9)

华为Mate 50 E设计理念(科技界真正的狠活)(10)

由此可见,创新不单是参数方面的亮丽,更有实现用户精神追求的升华,也就是能帮助用户获得什么不一样的体验。

华为Mate 50保时捷设计表面上价格“有点离谱”,其承载的创新力、品牌力、设计语言等让用户在何种场景都能找到它的存在价值。换句话说,无论社交场合还是拍照、打电话、上网,Mate 50保时捷设计独有的价值,为用户蒙上一层实用而体面的“金纱”,对得起它的售价,也对得起“致敬时代”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