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希望老师了解自己的孩子,关注自己的孩子。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年龄比较小,表达能力弱,有时词不达意。所以家长们都喜欢跟老师沟通,帮助老师了解自己孩子,以及孩子在校表现。及时有效地沟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有问题和老师沟通老师会烦吗(孩子反应慢老师多费心)(1)

一、与老师沟通孩子的缺点或缺陷时不要在教室里当着孩子以及其他同学的面。

班里有个叫小乐子的小胖子,说话有点结巴,爸妈离婚后各自组建了新家庭,孩子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有次奶奶来送孩子,对我说:“我家孩子反应慢,你多费点心。”小乐子一听撅起嘴就不高兴了,说:“奶...奶奶,老...老说我。”本来孩子就有点结巴,一着急结巴地更厉害了,奶奶又略微提高了点声音说:“好好说话。”我赶忙示意不让奶奶再说了,摸摸小乐子的头说:“不着急,你慢慢说,奶奶说你啥呢?”孩子说:“奶奶老说我不好”

人常说:高帽子人人爱戴。尤其是小孩子更喜欢被别人表扬。所以我们更应该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即使小不点,我们也要照顾他的面子,呵护他的尊严。小乐子奶奶的沟通没有注意场合,不但没有起到效果,反而还刺激了孩子存在的缺陷。

孩子有问题和老师沟通老师会烦吗(孩子反应慢老师多费心)(2)

二、当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与班主任或科任老师私聊沟通,了解具体情况,不要在微信群里发表不当的言论。

我们学校属于“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虽然是个乡镇初中,但校址却在县城内,又是才开始招收小学生,准备逐步过渡到九年一贯制,所以招收的小学生离家不是很近,孩子们早上入校,中午在学校吃一顿,然后午休,下午放学接回。每班都配备一名生活老师。

有次,一个淘气包中午不午休被生活老师批评,孩子回去后告诉家长老师打他了。这下可不得了了,家长在班级群里说:生活老师凭什么打他家孩子?又不是语文,数学老师。(言下之意主课老师可以打[捂脸])然后又在群里号召大家问问自家孩子还有谁被打过。于是乎,群里吵成了一锅粥。班主任老师要求第二天早上家长过来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家长不听,反正就是要在群里吵,越说越难听。试问这样就解决问题了么?孩子一定说的是事实么?(有时老师语气稍微严厉点,声音稍微高点,有的孩子就认为老师在骂他呢!有时老师轻轻拍下他的背,他就以为老师打了他)吵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在其他家长和老师的心中形成一个不理智的不良形象。

及时沟通了解情况,才是上策。如果老师确实打孩子了,反映给学校,学校会处理老师的;如果没有打,到底出现什么误会让孩子以为被打,孩子和老师哪儿做得不恰当引起了误会?了解清楚,引以为戒。

孩子有问题和老师沟通老师会烦吗(孩子反应慢老师多费心)(3)

三、与老师沟通时简明扼要表达清楚自己的诉求,希望学校做什么?不要以命令的口吻,强硬的语气甚至提出一些过分、自私的要求。

班里有个女孩,戴着个眼镜,一个镜片用块蓝色的眼镜布遮住,而且孩子的个子也不低。老师排座位时就按照正常情况编排。第二天孩子父亲气势汹汹来到教室质问老师:我家孩子弱视,为什么没把孩子排在第一排?老师说:我不知道孩子是弱视,而且你们也没反映过。那位父亲说:这还用说,你没见她戴的眼镜?可能家长以为他都知道的,老师为啥不知道这种眼镜一看就是治疗弱视的呢!试想,这样的沟通老师心里会舒服么?咱们沟通是为了解决问题,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把事情办了为目的,不是追究责任。

家长如果能掌握好跟老师交流沟通的小技巧,相信一定能家校配合教育出健康的孩子。

孩子有问题和老师沟通老师会烦吗(孩子反应慢老师多费心)(4)

以上纯属自己的观点,若有不适,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