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里写到:“这世界那么多少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人们也经常说“世事无常,珍惜当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么问题来了,世界是什么?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今天就来分享下世界一词原产地佛学里的世界观。

先普及几个基础名词:

一、“诸天”

诸天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二十八天。

欲界六天(四大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未来佛弥勒佛就住这里)、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欲界除六欲天之外,还包括人界的四大部洲、阿修罗,以及畜生、饿鬼、地狱等五趣。)“六道轮回”里的六道分为三善道与三恶道。三善道:天神道、人间道、阿修罗道;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色界十八天∶此界又分为∶1.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2.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3.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4.四禅九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等。色界的天神虽然没有男女、饮食、睡眠等欲望,但是还有殊胜的形色、精神上的爱情、国家的型态、社会的组织等现象,此天以禅悦法喜为食,因此称为色界。

无色界四天∶指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等四天。无色界的天神已经完全超越男女饮食、身体形质的障碍,不执著於任何的形色,只有纯粹精神的存在,和色界一样以禅悦法喜及识为美食。备注:三界二十八天的果报虽然各有优劣、苦乐等差别,都属於迷界,仍然难脱生死轮回之苦,因此《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二、“小世界”

一个小世界的范围是以须弥山为中心,矗立在地轮上。高84000由旬,上宽腰细,有一日一月在山腰旁,山根周围有七重金山和七重香水海交互环绕。由内而外分别为持双山、持轴山、持水山、善见山、马耳山、障碍山、持地山。在第七重金山之外有大咸水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咸海四方有四大洲: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大铁围山下,紧邻地轮、金轮、水轮、风轮、虚空。诸天中的第二天,忉利天位于须弥山山顶,除了中间住着天王之外,其东西南北四方各有八个天国,一共有33天。诸天中的第一天,四王天位于须弥山的山腰,四面各有一天,东边是持国王,南边是增长王,西边是广目网。北边是多闻王。即“四大天王”。在大铁围山地底下1000由旬,是八大地狱及各大小地狱所在处。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位在南瞻部洲上,以上为“地居天”的范围。地居天,顾名思义,依地而住。从诸天中的第三天“夜摩天”开始,为空居天,依云而住,往上依序为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初禅三天。一个小世界的最顶为色界18天中的初禅三天。概况的说一个“小世界”包含了“欲界六天”及色界“初禅三天”。“成住坏空”是基础的轮回理论。

三、小千世界

一个“小千世界”就是由1000个“小世界”加上一个色界中的“二禅三天”组合而成。

四、中千世界

一个“中千世界”就是由1000个“小千世界”加上一个色界中的“三禅三天”组合而成。

五、大千世界

一个“大千世界”就是由1000个“中千世界”加上一个色界中的“四禅九天”和无色界“四空天”组合而成。

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三者合计来即称为三千世界或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故名“一佛土”,亦称“娑婆世界”。

同时在梵语中,“世界”一词原来含有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意义。《楞严经》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纷扰的人世间里,愿众生皆安!

了解世界从哪几个维度(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1)

了解世界从哪几个维度(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2)

了解世界从哪几个维度(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3)

了解世界从哪几个维度(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4)

了解世界从哪几个维度(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大)(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