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人动手动脚,却束缚人的手脚,这不是魔术,而是“一线牵”“你猜你猜”的游戏就是试图束缚对方,“看看我看看我”的游戏也是如此严格地说,“看看我看看我”的游戏还有好的一面,比如无私的面但“看看我看看我”,主要是提醒对方看“我”啥呢?,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让我看看都是想我?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让我看看都是想我(看看我看看我)

让我看看都是想我

不对人动手动脚,却束缚人的手脚,这不是魔术,而是“一线牵”。“你猜你猜”的游戏就是试图束缚对方,“看看我看看我”的游戏也是如此。严格地说,“看看我看看我”的游戏还有好的一面,比如无私的面。但“看看我看看我”,主要是提醒对方看“我”啥呢?

无非就是:看看我多不好和看看我多么好。

一、看看我多不好

严正声明,此处的“多不好”绝对不是指“我”人品多坏,而是指“我”目前的状况坏得不得了。你可能要问了:你状况坏得不得了,你想办法跳出来呗,要我看看你看看你,干嘛?

要你看看,当然是有目的的:

首先,“我多不好”可能跟你有关:打开窗户说亮话吧,我不好,都怪你,你惹的,不让你看看,让谁看?

其次,既然“我多不好”是你惹的,你良心会疼吗?如果你良心暂时没疼,那我就让你多看看,设法让你疼。这一招,有些小朋友玩得很娴熟。

比如,他要买个啥,你没同意,他不开心,就哭,发出信号:看看我多不好,你的良心会疼么?你很烦他总是见啥买啥,决定良心不疼。出师不利,不能认输。他加码,除了哭得更大声,还附赠:背不过气去,或尿裤子,或倒地打滚。问:此刻你的良心会疼么?会疼的话,他的目的也就可以达到了。

小孩子是这么干的,大家经历过,有经验。但人从来都是灵活多变的。成人的身体不能穿越到小孩,想法却不受限制,谁都可以顶着成人的躯壳,玩着小孩子的把戏:看看我,看看我。当然,“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是不行的,所以,在做法上面得有些改变,只要能让对方“良心疼”,目的就达到了。

为了让女儿进入名牌高中就读,有个好的未来,不富裕的妈妈借了一万多给学校交了什么择校费,豪爽地把女儿送进了心仪的学校。没想到,女儿在新学校的成绩不理想。妈妈就拿着那一万多的借据,拍着给女儿看,也可以趁机再叹几口气,说自己多辛苦,生活多不易,且行且珍惜。总而言之,就是让女儿“看看我看看我”。接下来,女儿会“良心疼”。良心一疼,女儿就会努力;努力了,成绩就会上去;成绩上去了,我花钱就值了。

为啥成绩上去了,花钱就值,不上去,就不值呢?

这还用问么?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呢?

这是顾左右而言他,当然不是重点。重点是,女儿真良心疼了,太好了。那她更努力了么?

更努力了。

是吗?要的不就是这样的结果吗?……成绩也肯定上去了吧?

没有,下来了。

这,这,这不符合逻辑呀。付出总有回报,怎么越学越倒退呢?难道她在跳太空舞?

另一位妈妈,独自把儿子拉扯大,但儿大不由娘,到底是结婚了。这不,小两口欢喜地琢磨着要新婚旅行。这位妈妈就提前预感到独自一人在家呆着的冷清了,又不能对儿子说:你们去旅游,我也要去,当个灯泡,照个亮。咋办?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想解决问题的人。她是想要解决问题的人,办法自然就有了,把寂寞孤独冷摆台面上,让儿子看看,外加原本身体就不好,住过院,这会儿忍不住哼哼两声。儿子不能不看见,看见了,良心不能不疼。良心疼了,不能不带着妈妈一起去旅行。

你以为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吧?没呢。到地方了,不得住宾馆么?问题又来了:是开两个房间呢,还是开三人间?这不是钱的事,估计妈妈又想着:干里之外,独自一人住一房间,这跟自己独自一人在家,有啥区别么?再把寂寞空虛冷挂出来:儿子,看看我,看看我。儿子再次看见了,于是决定开三人房,她也成功地当了灯泡,照个亮。

从此以后,只要儿子跟媳妇出去旅行,她就必定跟着照个亮。然后,回家了;然后,不是晚上该洗洗睡了么;后,不是已经洗洗且睡了么,她又发现不对了:过去,儿子晚上睡觉是不关门的,如今却关了门。寂寞空虚冷又来了,第二天又摆出来给儿子看,儿子不能不看见。看见了,就不能不想招。只要想招,招就来了:把母子俩的合照整得跟婚纱照似的,跟儿子的婚纱照并排挂在小两口的床头。这下,就可以时刻陪在儿子身边,跟三人间差不多了。当媳妇的,肯定不干呀,要闹:外出度蜜月,你带着你妈,我忍了;晚上开个三人间,都住一起,我也忍了;你把你妈的照片挂我床头是几个意思?我忍不了了。

夹在两个女人中间的男人从来就不容易,尤其是听妈话的男人更不容易。面对妻子的不满和老娘的可怜,他的选择是顾着老娘:唉,我妈一个人把我养大,不容易;她身体也不好,我们就让着点吧。不就是挂个照片吗,多大点事儿呀,忍忍就过去了。从始至终,这位妈妈都不需要说自己想要啥,只需要挂出点东西来,然后提醒儿子“看看我看看我”就好。

二、看看我多么好

也得声明ー下:此处的“多么好”,不是指“我”生活很滋润,过得很 happy,而是指“我”对你“多么好”。“我”可以说“我”付出了多大的牺牲:“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跟你爸离婚了。”你看,“我”对你多好呀,连你爸这种不能忍的人,“我”都忍了。“要不是因为你,我会找个爱我的人嫁了。”你看,“我”对你多好呀,“我”宁愿放弃“我”的幸福,只要你幸福。“我”也可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为你付出。反正,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不算事。“我”对你多么好?

而让对方看看自己“多么好”的目的,跟要对方看看自己“多不好”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设法让对方“良心疼”:我对你多么好,你对我不好,你良心会疼吗?

而所谓的“你对我不好”则完全取决于“我”的主观判断:让我满意,就是好;让我不满意,就不好。我说了算。反正,我不高兴了,我就让你“看看我看看我”,让你良心疼。小孩子是很容易良心疼的。

有个焦虑抑郁的女孩,她跟我说:妈妈对她很好,都是她不好,让妈妈操心。但她又做不到更好,还会冲妈妈发脾气。她不明白,既然妈妈对自己那么好,为啥自己还不领情,见了妈妈甚至会烦躁呢?

对于那些为孩子付出很多的妈妈来说,她们也有类似的经验:自己辛辛苦苦地为孩子做这做那,孩子不但不领情,相反,还恶语相向。比如,孩子在房间里呆了大半天没出来,你好心给他送杯水或水果啥的进去,人家就不高兴了:你别烦我,好不好?你管好你自己的事,我的事不用你管。为啥你的好心成了人家眼里的“驴肝肺”了呢?因为他已经感觉到了你的“阴谋”:你对他多么好,是提醒他“看看我看看我”。他再不好,他良心难道不会疼吗?他觉得自己不能达成你想要的好,为了不良心疼,因此就烦了你的“多么好”,“你管好你自己,我不用你管”。

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微妙,更微妙的是,当事双方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微妙。前面说了,“看看我看看我”,有时不是为了私心,但从上面的分析来说,则都是私心作祟。那么,在哪些情况下可能不是为了私心呢?

答:在俩个人之间的“看看我”,基本是私心。在三个人之间的“看看我”,则可能是“大公无私”,甚至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只不过,这种悲壮,当事人都不知道而已。

举个例子。三口之家,夫妻俩关系过去一直不好,冷战热战,持续不断。女儿如今16岁了,一点都不听话,跟外面的小青年瞎混,又是抽烟,又是纹身,夜不归宿,甚至离家出走,还满嘴谎话。两口子为此非常头疼,天天盯着女儿,无暇再吵架了。这个女孩的做法就是:整岀动静来,让父母都把视线转向自己,“看看我看看我”。父母果真都看着她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变成次要矛盾了,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她。而且,为了盯好她,两口子还破天荒地牵手组成联合阵线。原本相互间已经无话可说了,现在也有话说了;原本相互不搭理的,现在也一起合计了。你能说,这个女孩的目的不是为了让父母和好,牺牲自己么?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女孩并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么做,父母也不高兴女孩的这么做。但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出于公心,用“看看我看看我”的方式跟对方打交道,要么伤了对方,要么伤了自己。无论如何,伤害总是会有。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有觉察,在跟孩子相处时,我们不可以要孩子“看看我”,然后去绑架了孩子。也不可以让孩子要我们看看他,然后被孩子绑架。亲子关系就是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石就是尊重、平等和互助,而不是让对方良心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