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的庆王府

庆王府始建于1922年,是五大道地区唯一的一座王府。庆王府位于重庆道上,曾是清末庆王载振居住的地方,因为得名“庆王府”,原为清末太监大总管小德张亲自设计、督建的私宅,在原英租界列为华人楼房之冠。

建房的“小德张”

小德张,原名张云亭,字祥斋,以清内宫排列“兰”字,序名张兰德,宫号“小德张”,直隶静海(现天津静海)人,清宫最后一任太监大总管。

早年曾是慈禧太后眼前的“红人”,因李莲英之故,慈禧将小德张派到隆裕太后跟前当差。1913年,隆裕太后去世后,小德张携大量钱财和家人奴仆来到天津。1922年,他在英租界剑桥道(现重庆道)新建豪宅。后来将此宅院转让给庆亲王载振。

“寓公”庆亲王载振

载振,姓爱新觉罗,字育周。清皇族宗亲,庆亲王奕劻长子,封贝子爵位,历任镶蓝旗汉军都统、御前大臣、正红旗总族长等职。光绪三十二年颁布立宪,改革官制,又任农工商部尚书要职。

1917年,奕劻去世,根据《关于清皇室待遇之条件》,黎元洪颁发总统令,载振承袭庆亲王,遂成为名副其实的末代亲王。

1925年,载振迁居天津,买下了小德张在原英租界剑桥道的这座宅院,并在这里度过了晚年的寓公生活。

中西建筑典型

庆王府占地面积4327平方米,建筑面积5922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二层、内天井围合式建筑。小德张迫于当时租界地不允许建造中式建筑要求,结合中西方建筑风格,小德张亲自绘图,精心构思,不惜工本,选料优质设计建造了这座宅院。

庆王府为砖木结构二层(设有地下室)内天井围合式建筑;两层外檐均设通敞柱廊,建筑形体简洁明快。室内设有共享大厅,水刷石墙面与中国传统琉璃栏杆交相辉映,门窗玻璃上比利时工艺雕琢的中国传统花鸟栩栩如生。庆王府气势雄伟,工程之大,造型之美,堪称上世纪二十年代,天津租借地区中西合璧建筑的典型。

解放后,这座昔日的王府先后成为中苏友好协会天津分会、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的等办公地点。近年,在充分尊重和保留建筑历史文化信息的基础上融入精巧别致的现代使用功能,如今,这座昔日的王府已经成为文化休闲空间。

文/宗波 摄/王传俊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1)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2)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3)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4)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5)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6)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7)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8)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9)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10)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11)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12)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13)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14)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15)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16)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17)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18)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19)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20)

北京庆王府和恭王府(中西合璧的庆王府)(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