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回来了,这期的核弹垃圾佬讲的是AMD 龙 系列,听到名字很霸气吧,核弹?这就是核弹。大家好,我是蛋黄,此节目会讲解大家所说的核弹,话不多说,马上开始。AMD FX

“AMD FX处理器释放最强大、无约束的处理性能,您可以亲眼见证和切身体会到它的极速响应能力。”——2014·AMD。2003年时,AMD曾首次推出FX系列,这就是用于发烧级和游戏级别的Athon 64 FX系列处理器。Athlon 64 FX刚好是在AMD丢失高端x86处理器市场的时候问世,但后来由于无法与英特尔在这片市场展开竞争,AMD只得暂停推出FX系列的处理器。里面的事其实很长,这扯到了AMD这个企业的故事了,等什么时候在说说。2007年和2008年也都没有AMD FX系列产品。但2013年AMD FX系列8核处理器的相继发布,又使AMD处理器成为发烧友的首选。

amd mega 3(核弹垃圾佬03-AMDFXPhenom)(1)

FX-57

FX系列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对游戏有极高要求的玩家所设计(假的 滑稽),适用于3D游戏和单线程软件。 虽然在FX系列中,FX-51是最先推出的一款处理器,但由于是最新的产品,使用了AMD最早的Socket 940接口,在延续性上有很大的制约,另外在技术上和市场定位上还有些瑕疵,所以使这款最早的2.2GHz主频的FX-51逐渐被更加成熟的Socket 939 FX-53所代替!

●Intel测试平台

amd mega 3(核弹垃圾佬03-AMDFXPhenom)(2)

在这次测试当中,为了进行对比,我们选择了AMD和Intel的两套平台,通过四款CPU的对比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到FX究竟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

945主板

在Intel平台中我们选择了Intel自己的945主板参与测试,82945P MCH支持FSB533/800/1066的Celeron/Pentium 4/Pentium D处理器,除了Pentium Extreme Edition之外的LGA755封装处理器都可以使用。82945P MCH需要并仅能使用DDR2内存模组进行搭配,得到支持的包括目前JEDEC认证的最高规格内存模组DDR2-667。

PCI Express x16显卡接口和4条DDR2内存插槽

综合测试:SiSoftware Sandra得分平稳

SiSoftware Sandra这是一套功能强大的系统分析评比工具,拥有超过 30 种以上的分析与测试模组,主要包括有CPU、Drives、CD-ROM/DVD、Memory、SCSI、鼠标、键盘、打印机等评测。

通过SiSoftware Sandra得出的成绩,可以看到从AMD FX-53一直到AMD FX-57都保持着一个非常平稳的阶梯状过渡,相互各守其则,毫不冲突。而Intel P4 670却显得有些被动,四项测试中有两项敬陪末座!

综合测试:3DMark得分 FX-55紧追不舍

自1998年发布第一款3DMARK图形测试软件至今,3DMARK已经逐渐成长为一款最为普及的3D图形卡性能基准测试软件。

在DIYer的心目中,3DMark就是他们看显卡的标尺。3DMark05还使用了全新的更为类似游戏的3D引擎,使测试更接近于正常的游戏运行。

在3Dmark05的CPU成绩中,FX-55差一点就要超过FX-57,险些成为了世界上最快的处理器。另外在3Dmark05的测试中,FX-57与GeForce 7800 GTX单卡的成绩已经和双6800 Ultra相接近,看来这一搭配将是发烧友的不二选择!可P4 670即使搭配上了GeForce 7800 GTX,可得分还是没能赶上FX-53的得分!

综合测试:PCMark04得分 FX-53稍感力不从心

PCMark是由鼎鼎大名的Futuremark推出的一款硬件测试工具,软件的风格和3DMark03如出一辙。整合的在线结果浏览器可以将你的测试结果与世界上最大的性能数据库进行对比。

在PCMark04的几项测试中,三款处理器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而P4 670的性能仿佛就像FX系列中的51一样,跟随在FX-53后面保持着整齐的队形,显然对不起它那851美金的售价!

综合测试:AquaMark3得分 FX系列各守其则

对于这款AquaMark 3测试软件,广大读者想必已经相当熟悉了。AM3是全球首款提供了真实DirectX 9游戏引擎的商用测试软件,测试成绩较为公正,被各评测实验室广泛采用,已经成为目前最为通用的一款3D图形测试软件。

在AquaMark 3的测试中,FX系列中的三款处理器和之前的测试大致相同,测试成绩比较平稳,然后P4 670的成绩却与FX系列的差距越拉越大!

游戏测试:FX系列为三款游戏推波助澜

游戏测试是FX系列的强项,将得分与P4 670的成绩拉开了大约有30%~40%的差距,可见FX所针对的用户群的确是那些极品发烧友们!

对于新老核心组成的AMD Athlon64 FX系列我们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由Clawhammer和San Diego两种核心,三款处理器组合成的FX系列的确没有让AMD的用户失望!

而且其中的FX-57也许就是今年内最快的处理器,虽然仅在FX-55的基础上提升了200MHz,但是新工艺与新核心将这200MHz从优势化做了现在的盛世,为AMD打下了一个良好的高端形象!

转过头我们再来看看目前的Intel,虽然他们也有引以为傲的5、6、7、8系列都拥有者相当高的频率,但不论是P4还是64位P4,甚至奔腾M和奔腾D双核芯处理器都没能在最终的性能上超越FX系列,即使4GHz到来又能怎样?

AMD羿龙

羿龙是AMD面向中高端市场的处理器系列。采用真四核设计(打不过胶水四核),架构有K10和K10.5,制程工艺有65纳米和45纳米。产品线包括双核、三核、四核以及六核。“羿龙”的“羿”取自中国古老神话“后羿射日”的典故,象征着挑战极限、超越梦想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后羿射日”代表了传统文化取向,有一种浪漫英雄主义的情结映在其中。这不论对于AMD China,还是消费者,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向往和追求。

amd mega 3(核弹垃圾佬03-AMDFXPhenom)(3)

羿龙X4 955 黑盒

Phenom处理器采用Stars这一代的核心架构,有五大要素。首先是真四核设计,将四个核心在一个晶片上。二是Cool’n’Quiet2.0技术,是针对新的真四核架构可以做 到让每个核心配有独立的电源控制,可以独立的运作,每一个核心单独地控制它的功率,大大降低能耗,节省成本。三是完整的DDR2双通道内存控制器,支持DDR2-1066。四是支持 HT 3.0技术;五是共享的L3缓存。

Phenom处理器跟前一代产品创新的地方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可扩展的平台性能,Phenom采用真四核设计,将四个核心集中在一个晶片上,这样核心与核心之间相互沟通的带宽更大,延迟更小,效能大大提高。第二,Phenom处理器新加了共享三级缓存,很多软件需要存储大量的资料,需要读取内存的时候,可以直接从三级缓存读取,而不需要读取系统上的内存。另外一个优势就是高清技术,超传输总线在phenom这一代从原来的2.0提升到3.0,最大传输速度到4000MHz。在内存的支持上, Phenom处理器可以支持到DDR2-1066,大大降低了因内存带来了延迟。

AMD Phenom从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对四核心的支持,每个核心都直接连接到CPU内部,而且核心之间以芯片速度通信,彻底消除系统架构方面的挑战和瓶颈。事实上,目前双核乃至四核CPU没有严格的标准或者定义,因此没有真伪之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AMD的架构更容易实现四核技术的真正高效率。

除了独立四核心的优势,Phenom最大的吸引力还在于其架构体系的优势。面对Intel全新的酷睿微架构,略显老迈的K8架构已经显现出劣势,其中内存控制器和整数执行单元方面是比较明显的缺陷。因此,Phenom重在加强整数和浮点单元的性能表现。Phenom在增加了一个双精度浮点加法器和一个双精度的浮点乘法器之后,其理论性能将至少提升一倍,因此本来就是AMD强项的游戏性能将更加值得期待。此外,Phenom核心的整数单元也进行了大幅度改进,核心中已经内置3个64bit的整数执行单元,这将帮助这款全新的架构达到更加理想的整数性能。与此同时,Phenom还拥有两个双精度浮点乘法器和两个双精度浮点加法器以及三个数据搬移器,这也将确保其强悍的浮点性能。

Phenom处理器采用了新一代超传输总线3.0,速度从原来的2000Mhz升到4000MHz,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些需要很大带宽的应用时,比如 1080P高清视频播放以及游戏软件等带宽不够的问题,使得这些应用更加流畅。Phenom采用128位浮点运算单位,较前一代和竞争对手64位浮点运算,128位最大的优势在于每一个浮点运算上可以同时做的事情更多,可以 一次执行的指令级比之前64位更多。

AMD处理器直接连接内存与I/O, Phenom处理器当然也不例外。在四核Phenom处理器上,AMD推出HyperTransport 3.0,将I/0带宽提升到了16GB/秒。超传输总线3.0的应用,一方面狙击了前端总线的瓶颈;另一方面,超传输总线3.0原始带宽从原来的2.0一下提高到8.0,最大资料提升到16.0,加上内存这边的4.8,一共有20.8,这样在不需要牺牲CPU和北桥连接的情况下,超传输带宽总线完全是给北桥使用的。另外,3.0完全可以与1.0兼容。

Phenom还改进了分支预测。之前有一个指令级被传到CPU,CPU要判断这个指令级由CPU哪一部分处理这个工作,CPU一旦判断错误,它要把这个指令重新传回管线,管线再重新传回CPU,CPU再重新做分配,这样来回反复的指令交换,大大降低了处理器的工作效能。就像修车一样,原来我只能说现在需要一个工具,然后去找这个工具,过一会儿需要另外一个工具,然后再要另外一个工具。新的分支预测改进之后,指令级碰到CPU的时候可以做更精确的判断,他可以一次把要求提出来,一次可以拿到现在需要和以后需要的工具,这样工作效率会更提高。另外就是真四核的设计,不管是处理器的核心,还是内存控制都是走直连的技术,对一些需要大量带宽的软件,尤其对像绘图软件、游戏软件都会 有很大的改进。

此外,AMD从第一代速龙64位处理器开始就有创新的架构,把内存控制器内建在CPU里,这个架构到现在业界还是公认最有效率的架构。如果CPU不内建内存控制器,那么必须要从 CPU到北桥,从北桥到内存控制器,再从内存控制器到北桥,再到CPU,一共有四个点。将内存控制器内建在CPU里的架构,内存和CPU连接,内存到 CPU、CPU到内存,中间只有两个 点,传输的延迟大大降低,这样的架构在内存带宽速度上有很大的优势。

新一代Phenom真四核处理器仍然采用内建内存控制器的架构,内存支持DDR2-1066的规格,目前推向市场的Phenom处理器并不支持 DDR3内存,这主要是因为目前DDR3内存的成本仍然很高,在价格与性能上并没有一个真正的平衡点。据了解,AMD会在08年底到09年的时候推出支持DDR3的phenom处理器。

由于Phenom处理器采用的是AM2 接口,那么很多朋友就会有疑问,是不是需要重新更换主板,其实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超传输总线3.0的带宽,CPU和主板都是要支持AM2 ,如果玩家不需要CPU和主板都升级,他可以买我们phenom处理器,然后插在AM2主板,他完全可以享受到四核心带来的好处,唯一没有的是HT3.0。如果用户刚买了新的速龙双核,还不打算升级,他可以先买AM2 的主板,AM2处理器还可以插在AM2 的主板,使用上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另外,08年底到09年初,AMD推出45纳米版本的phenom支持DDR3处理器,它需要用的是AM3主板。那么,同样也不需要马上买DDR3,而且直接用新的45纳米处理器插在AM2 或者是AM2 的主板上,你还是可以继续跑DDR2,还是可以享受到新的处理器带来的新功能。因为AMD兼容性的设计,也是AMD处理器的一大优势。

另外,Phenom处理器采用目前已经相当成熟的65纳米的工艺制造,并继续保留了Cool’n’Quiet2.0技术,它会自动侦测出用户决定这个 CPU是全速还是低速跑,这样可以减少一些温度和噪音,会让整个系统安静一些。据介绍,Phenom处理器在Cool’n’Quiet2.0技术方面也有所改进,加进一些新的功能,能够让CPU判断更准确,噪音和热可以减少得更多。

目前两大阵营都丰富其产品线,而产品的推出速度已经越来越快,从09年初到现在新上市的产品数不胜数,其中光双核处理器就有30多款,那么,在产品不断的更新时,也使得消费者有些莫不着头脑,这就需要一个很清晰的产品线,让大家能够更容易区分。

AMD未来产品型号介绍

随着新品的发布,AMD产品线更为清晰,闪龙1000系列是单核心,主要给入门级的用户使用。目前市场上的速龙系列,从3600 到6400 都是双核心的处理器,之后的速龙6000系列的产品线仍然是主要作为双核处理器产品线存在。Phenom8000系列就是三核心,Phenom9000系列是四核心,AMD桌面处理器这样定位就会非常清楚,让产品简单化,让用户更容易了解AMD的产品。

目前市面上AMD大部分是65瓦的处理器,比如双核速龙3600 一直到高端的5200 都是65瓦的产品。那么,到09年会推出Fusion,把CPU、GPU做在一个处理器上,也是因为我们有ATI的技术才可以做出这样的产品。除了提供高效能之外,也有低功耗,和现在的CPU和GPU分开来相比,不但效能上更高,功耗也可以降到更低。

对于Intel和AMD两强而言,制高点的竞争可以看作是CPU核心架构与整体平台的全面比拼。由于研发周期的关系,从K7到K8,以及从Pentium 4到酷睿2,两者是相互交替的局面。尽管K8对抗Intel酷睿微架构时丝毫不处下风,但是想要获得压倒性优势的话,还是得依靠全新的K10微架构。然而AMD K10微架构的产品如期而至,而且发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Spider平台,一举将“CPU-芯片组-GPU”架构纳入整个竞争舞台,抢先占领市场先机,使市场四核大战从而转战为平台之战。而AMD的制胜法宝仍然是性价比,相信此次发布的Phenom将继续走性价比路线,使消费者获得更多好处,同时也将加速四核处理器的普及。

羿龙II

● 45nm牵一发动全身:Phenom II技术解析!

时至今日,我们等待AMD45nm处理器已经太久了,不过现在我们终于迎来了K10.5架构的Phenom II处理器。这颗基于45nm工艺制作的处理器依旧延续之前的“巴塞罗那”架构,不过由于制程和缓存的提升,无论在功耗还是性能上都有不俗的表现,究竟这颗号称性能最高提升35%,功耗最高降低35%的AMD产品有何特别之处呢?让笔者为大家一一解答。

amd mega 3(核弹垃圾佬03-AMDFXPhenom)(4)

Phenom II发布会

45nm SOI

AMD的45纳米制程工艺是联合IBM一同研发的。有趣的是,与英特尔的高-K金属栅极不同,AMD和IBM的技术是超低K电介质互联。而另两项相关技术分别是:多重增强晶体管应变技术和沉浸式平板印刷术。

简单来说,多空、超低K电介质可以降低串联电容、降低写入延迟和能量消耗,从而明显提升性能功耗比;而沉浸式平板印刷术,实际上就是在激光蚀刻头的中间加入一种特殊的液体来修正光的折射,从而让其在晶圆上更好的刻录晶体管。用这种工艺设计生产的SRAM芯片可获得大约15%的性能提升。真正解决AMD在 45纳米技术难题的是多重增强晶体管应变技术,AMD和IBM称,与非应变技术相比,这一新技术能将P沟道晶体管的驱动电流提高80%,将N沟道晶体管的驱动电流提高24%。

从实际Phenom II产品来看,AMD本次的45nm SOI沉浸式光刻制造技术非常成熟,产品的起跳主频比较高,轻松的突破了3GHz大关。通过之前不少第三方泄露的超频成绩来看,基本此技术的Phenom II可以通过液氮成功超频至6G大关,并顺利的运行各种游戏。相比较之下,Core i7 965处理器虽然被超频到5.7G,但是无法运行程序,除去架构原因外,AMD处理器在这次的主频之争中和英特尔会上演一场好戏,不会再让Intel在超频中唱独角戏。

三级缓存

除了上面的工艺升级,Phenom II相比Phenom而言缓存的大幅提升也是显著的进步之一。之前的Phenom仅有2MB的二级缓存,在大量的缓存敏感应用中表现不佳,对整体性能形成瓶颈。升级6MB后,由于缓存大幅增加,缓存结构上也由之前的32路缓存关联扩展到48路。

一级二级和更大容量三级缓存的存在,可以迅速的共享信息提供更快的游戏性能。高速缓存的容量增加,减少二级缓存的存取延时,更快的访问三级缓存的共享数据,享受更佳的多线程多任务体验,大幅度的超过了上代产品。

能耗管理

凉又静动态管理程序又名Cool 'n' Quiet,类似于移动版Athlon 64所采用的PowerNow!技术,它可自动调节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并搭配测温器件,自动调速散热器达到降温静音效果。可以这样认为,Athlon 64的CnQ技术几乎可以与IntelPentiumM中所使用的SpeedStep技术和Transmeta Crusoe中的LongRun技术相媲美。但是,Intel和Transmeta的低功耗节电技术都是面向笔记本电脑的,而在桌面CPU中最早使用这种低功耗节电功能的应是AMD的产品了。

目前基于K10架构的Phenom平台采用凉又静2.0能耗管理程序,不过最新的K10.5架构的Phenom II将凉又静2.0升级到了3.0。凉又静3.0提供了具有戏剧性的能耗管理改良,自动运行却不降低性能。与前作相比,在闲置时功耗最高降低50%,可以令Phenom II处理器在需要时提升性能,在不需要时降低能耗。

主板兼容

AMD新的45nm Phenom II处理器将以AM2 接口型号Phenom II X4作为过渡性的上市产品,不过也面临着短寿的问题,根据AMD的停产退市通知,这两款新45nm AM2 Phenom II处理器到明年五月份就会不再接受订单,但是也为无缝升级提供了便利,毕竟大多数目前的AM2主板都支持这两款新处理器,最大的差别也就是AM2 Phenom II不支持DDR3内存控制器。

在明年2月份还要大量新品上市,其中包括三级缓存缩减版四核Phenom II X4 810/805,主频为2.6GHz/2.5GHz,三级缓存缩减到4MB,接口为AM3。同时还有三核Phenom II X3 710/720,二级缓存为1.5MB,三级缓存为6MB,核心为Heka。

Athlon方面,四核/三核/双核的45nm首批是Athlon X4,核心为Propus,二级缓存为2MB,同样也是AM3接口,然后Athlon X3系列,其二级缓存缩减为1.5MB,其他规格同Athlon X4一样。而在明年6月份的时候推出的是65W Athlon X2系列,目前还没有更多详情放出。那麼,到明年6月份AMD桌面处理器将全面过渡到AM3接口。

统一平台

由于蜘蛛平台的天龙平台成为蜘蛛平台的合法继任者,在Dragon平台上,最大的变化就是

全面引入45nm工艺的第二代四核处理器--Phenom II X4,这种处理器拥有更低的TDP功耗,更高的效率,并且将启用新的处理器命名方式。在对应芯片组方面,AMD的Dragon平台沿用AMD 700系列,显示卡则对应Radeon HD 4000系列,并支持AMD Stream通用处理计算技术。

与其说蜘蛛平台翻开了AMD平台化战略的第一页,那么这次推出的天龙平台将会是强强联合,搭配HD4000显示卡的平台如虎添翼,其中以HD4850为首的产品深受市场上八成用户的赞赏,对比之前的HD3850与HD3870简直是天上地下,外加上行的45nm Phenom II处理器相信此次天龙平台会有一番作为。

而3A平台中CPU和图形处理器是两种不一样的架构,X86的架构对并行计算非常强,图形处理器HD4800系列它集成了800多颗小流处理器的内核,也可以同时对并行的应用做并行处理。随着电脑普及后的图形、游戏、3D多媒体应用的增多,更多的应用需要的是CPU和GPU来协作处理,这就是3A平台的潜力所在,因为它是一家产的统一平台,彼此互助并优化。

另外,大家都知道,软件是跟着硬件发展推进的,为了使得“龙”平台能够更好发挥其性能,此次AMD在推出“龙”平台时,还特别推出两款优化软件。

Fusion这个工具的作用是,很多用户在之前操作电脑运行了大概一两个小时,会有很多残留下来的运行进程,这些都会消耗到你电脑的一些运算资源。通过这个软件,能够把一些不必要的进程和主流程序的代码杀死或者清空掉,使电脑运作瞬时地提速,把电脑性能调整到最优的工作状况。如果运作完以后,你再点一下,它就把后台一些程序再存活下来。

在这个软件里还有三个模式,高级模式、基本模式、专家模式,大家可以设定编辑相关的脚本。比如需要监控一些核心的部件,和需要杀死的一些进程,都会有一些设置列表。反正最终的结果,就是将电脑调整到最优的性能,对整机性能进行实时调控和加速的改变。

OverDrive这款软件相信很多朋友已经再熟悉不过了,这是在3A平台下运行的一款一体化系统监控、调节软件,类似于NVIDIA nTune和IntelDDC,可以综合识别系统信息、测试系统性能、对处理器和内存进行超频。此前的2.0版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超频方面的惊喜,而这次在45nm Phenom II推出后,3.0版本的OverDrive进行了多项调整,其中在超频方面,可以轻松超频至到4G左右。

通过上面对于“龙”平台的简单介绍,相信很多朋友已经对其有所了解,而且这是AMD最新的一套3A平台,搭配了两款量身打造的优化软件,使得AMD“龙”平台更加吸引力,同时性价比也是不错的。

AMD皓龙

amd mega 3(核弹垃圾佬03-AMDFXPhenom)(5)

4146

四核AMDOpteronС理器介绍 最新推出的四核AMD Opteron处理器采用了直连架构,能够为各种规模企业提供重要的虚拟化功能、处理能力、性能和效率。 增强型四核AMD OpteronС理器是采用直连架构的第三代AMD OpteronС理器。采用直连架构的AMD OpteronС理器,通过减小延迟和改进性能,能够为现在和未来的技术提供支持,如虚拟化、网络托管、流式传输环境和数据库等,从而提供高性能来满足您业务发展的需要主要的架构特性

用独立动态核心技术的增强型AMD PowerNow技术

支持处理器和核心根据使用情况和负载以不同的

电压和频率运行,降低数据中心的功耗和总拥有成本提供更精细的电源管理性能,降低处理器能耗。通过关闭不用的逻辑电路可以降低内存控制器的功耗,进而减少总功耗。Dual Dynamic Power Management(双动态电源管理)

提供更精细的电源管理性能,降低处理器能耗。为核心和内存控制器提供独立的电源,降低功耗并优化性能,为在核心和内存控制器中节能创造更多机会。 AMD CoolCore耡术通过关闭处理器中不用的部分降低处理器能耗。比如,在从内存中读数据时,内存控制器可以关闭写逻辑,有助于降低系统能耗。该技术中的各种功能都是自动化的,无需驱动程序或BIOS的支持。在单时钟周期内可以关闭或启动电源,节能的同时不影响性能。AMD Smart Fetch Technology(智能预取技术)

通过让闲置的核心进入“停止”状态,使其在闲置的时间里消耗更少的电力,进而降低功耗。在闲置核心进入“停止”状态前,将L1和L2缓存中的数据转移到L3缓存中。闲置核心的内容可以从共享的L3缓存中获取,这样可以使闲置核心保持“停止”状态。采用快速虚拟化索引的AMD 虚拟化 (AMD-V)

优化内存

通过让虚拟机直接管理内存,减少管理程序的干预以及相关的日常管理开支,大幅度提高虚拟化应用的性能。提高在不同虚拟机间切换的效率,有助于提高性能。高效地对虚拟机进行隔离,以确保运行安全。采用AMD Memory Optimizer(内存优化器)技术的集成DDR2 DRAM控制器

可以将128位的内存通道分割为2个独立的64位内存通道,以提高内存访问效率。扩大内存缓冲区以提高吞吐量采用突发写技术(Write bursting)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读/写转换,提高吞吐量优化DRAM分页算法,智能化地预测并从主内存获取所需数据,提高吞吐量核心预取器可以从L1缓存直接获取数据,以降低延迟并节约L2带宽AMD平衡智能缓存

更大的共享3级缓存在核心之间高效地共享数据,有助于降低主内存的延迟每个核心专用的1级和2级缓存消除了共享2级缓存所产生的缓存污染,有助于提高虚拟化环境和大型数据库的性能第三代AMD皓龙处理器的1级缓存,每个周期处理的负载数量是第二代AMD皓龙处理器的2倍,有助于保持CPU核心的满负荷运行。AMD宽浮点加速器

128位SSE浮点性能,支持每个处理器的每个核心在每个时钟周期中同时执行最多4个flops(是以前AMD皓龙处理器浮点计算速度的4倍),大幅度提高计算密集型应用和工作站应用的性能。与以前的AMD皓龙处理器相比,取指令带宽、数据缓存带宽和内存控制器到缓存的带宽等全部翻番,有助于保持128位浮点管线的满负荷了解第三代AMD皓龙处理器的详细情况

如今AMD有全新的锐龙,但是其他的 龙 也是很强的很,AMD能在这里走多远,一起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