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菍种子 植物染料地菍子(1)

地菍(拉丁文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的匍匐状小灌木,长10-30厘米;幼时被糙伏毛,以后无毛;叶片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瓣淡紫红色至紫红色,菱状倒卵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地菍是一种集药用、观赏和保健于一体的优良地被植物,地稔果实为球状浆果, 直径在 0.5-1.5厘米,每年7-9月份分批成熟,成熟的果实外皮深紫色,果肉酸甜呈红色,也是良好的天然红色素原料。

地菍喜生长在酸性土壤上,生活力极强,具有耐寒、耐旱、耐瘠、生长迅速等特点,甚至在石缝中亦能很好地生长开花。

地菍种子 植物染料地菍子(2)

产中国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海南岛未发现),江西、浙江、福建。生于海拔1250米以下的山坡矮草丛中,为酸性土壤常见的植物。越南也有。

地菍的观赏价值也较高,其叶片浓密,贴伏地表,能形成平整、致密的地被层,覆盖效果好,是良好的地被植物,并且叶、花、果终年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叶片可在同一时间内呈现绿、粉红、紫红等色,甚至可在同一片叶上出现;圆球形的浆果从结实至成熟也呈现绿-红-紫-黑的色彩变化。且地菍几乎长年开花,没有明显的无花阶段。

地菍果实中含有钾、钙、磷、镁、钠、铁、锰、铜、锌等多种矿质元素,且各矿质元素的比例适当,果实具有高钾低钠的特点,有利于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同时,常量元素钙的含量较高,达7328.4mg/kg,可作为天然的补钙食品。

地菍研究早期主要是作为药草被人们所利用,其味甘、涩,性凉,具有活血止血、消肿祛瘀、清热解毒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高热、肿痛、咽喉肿痛、牙痛、赤白血痢疾、黄疽、水肿、痛经、崩漏、带下、产后腹痛、痈肿、疗疮、痔疮、毒蛇咬伤等病症。现代临床研究报道,可将地菍制成制剂,治疗消化道出血,其止血功效著。另有报道,地菍有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

地菍不仅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提取天然色素用于食品加工,地菍果实的色素无毒副作用,色价高达190,有浓郁的果香味,在酸性条件下颜色鲜艳,性质较稳定,可用于饮料、冷饮、果酒、糖果和点心的着色,其色素用水或乙醇提取,工艺简单,成本低,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食用色素。

地菍化学成分:含酚类、鞣质、糖类、氨基酸。

中国地大物博,尚有很多的植物宝藏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各个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很多的植物是作为染料使用的。本次去贵州黔东南的侗族村寨,寻得一种在当地叫做“嘎应(音译)”的植物。正规名字叫什么尚不得而知。(经查实是桃金娘科的地稔子)是在山上的路边看见的,一丛丛杂草中有很多像小算盘子的果实,有紫色,黑色,据说果实是甜的,小孩子们常常摘着吃。我收集了一点下山试试,新鲜的果实提取的染液是红紫色,染色棉布出现的也是这个红紫色,用明矾,铁粉做媒染剂,可出现蓝紫和深灰紫的颜色。

地菍种子 植物染料地菍子(3)

想带点回来继续试验,请几个放学回家的侗族小学生去采集,给他们说要采集“嘎应”,他们全知道。不多久,他们回来了,只有几个女孩子采集回来有,一个男孩子告诉我,采集不多,就自己吃了。呵呵,男孩子贪吃。

带回北京,晒干了,用丝,毛,棉,麻四种布料进行了试验,结果与新鲜的有些不一样,红紫色没有了,其他颜色尚存。从结果观察来看,此果实含有花青素的成分较多,所以基本上是灰紫色多。单宁含量也是有的,黑灰色就是结果。与同类的山稔子以及十大功劳子的染色结果非常接近。

地菍种子 植物染料地菍子(4)

地菍种子 植物染料地菍子(5)

染材采集地:贵州黔东南山上

染色:国染馆 黄荣华

时间:2012年10月5日于宋庄

另,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亮“在看”,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最好的支持就是转发朋友圈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您的家人和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