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报讯:2005年,随着厂所战略融合,电源传动系统部成为中航工业南京机电六个科研部之一随着专业调整合后的不断壮大, 2014年3月,电源传动部更名为航空能源与传动系统部,专业以机械、液压、空气动力学以及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系统工程理论、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制造试验等先进技术,开发有多种集成式和分布式液压能源系统、先进液压马达、大功率恒速传动装置、丝杠作动器、操纵软轴和冲压空气涡轮等产品,共涉及飞机液压、电源、二动力、推进和飞控共五大功能系统的核心技术,形成了恒速恒频电源、液压能源系统、冲压空气涡轮和传动系统四大子专业,广泛应用于军民机领域,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南京多功能机械设备发展?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南京多功能机械设备发展(南京机电敏捷发展专题)

南京多功能机械设备发展

中国航空报讯:2005年,随着厂所战略融合,电源传动系统部成为中航工业南京机电六个科研部之一。随着专业调整合后的不断壮大, 2014年3月,电源传动部更名为航空能源与传动系统部,专业以机械、液压、空气动力学以及控制理论为基础,结合系统工程理论、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制造试验等先进技术,开发有多种集成式和分布式液压能源系统、先进液压马达、大功率恒速传动装置、丝杠作动器、操纵软轴和冲压空气涡轮等产品,共涉及飞机液压、电源、二动力、推进和飞控共五大功能系统的核心技术,形成了恒速恒频电源、液压能源系统、冲压空气涡轮和传动系统四大子专业,广泛应用于军民机领域。

昂首阔步中的能源与传动系统部勇于开拓,从基础管理入手,规划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展示样本和工作单元:在专业展厅,他们运用平面设计和三维动画,集视、听、演效果于一体,将部门四个专业各类产品的技术优势直观展现;推进精益化生产单元的建立,建设中的装配可视化软件平台将会把精益化装配生产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内建质量平台试点,通过应用标准化作业、风险识别、数据库建立和分析、分层审核等工具方法,形成标准化套路和机制,推动装配试验实物质量稳定提升,为全面实现实物质量提升探索实施路径。同时,班组小家、文化长廊、党群文化活动室等建设,丰富了部门文化生活。

十年磨一剑,霜刃露锋芒,能源与传动系统部已由最初单一的14人研发队伍,成长为集科研、生产、保障为一体的系统研发部门,人数达到120余人。专业方面,从最初单一的恒速恒频电源专业发展至今天四大子专业。在南京机电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下,已建立起带有能源传动专业特色的人才梯队,为部门技术储备提供了强大支撑。部门拥有高级职称及以上人员30余名,先后获“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狼团队成员奖”、“中航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南京市国防系统工人先锋号”等殊荣。

通过与国内一流院校、专业领域的技术合作,部门引入了CFD、Romax、强度和振动仿真技术以及ADAMS动力学分析方法,并通过柱塞泵虚拟样机、冲压空气涡轮、操纵软轴、齿轮传动系统三化建设,大大缩短研发周期,提升了研发能力,拓宽了技术验证能力。通过战略结构调整和专业系统化集成,部门四个子专业精彩纷呈,前景广阔——

液压能源系统专业研究恒压变量柱塞泵、双压力柱塞泵、电动泵以及集成式液压能源系统等产品,应用于多种机型和大型民用飞机。未来液压能源系统将形成集成化、高压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液压能源系统设计能力,产品实现系列化,占领高端液压能源系统市场,并构建液压柱塞泵设计仿真研发平台,提高研发效率,成为南京机电新的经济增长支柱。

恒速恒频电源专业开展了恒速传动技术的研究,至今已经形成30~60千伏安的恒速传动装置,为南京机电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南京机电的经济支柱之一。他们将开发更大功率的恒速传动装置,并推广小功率液压驱动发电系统,在为新型飞机的需求提供保障的同时,也为南京机电拓宽更为广阔的应用市场。

冲压空气涡轮专业部分产品已经成功装机,填补了大型军、民用飞机应急动力系统领域的技术空白。未来冲压空气涡轮系统将构建RAT系统顶层设计体系,产品实现系列化,成为RAT系统供应商,大大提升南京机电在RAT领域的影响力。

传动系统以机械齿轮传动、丝杠传动和液压控制为基础技术,主要研究水平安定面作动器(THSA)、电动机构(EMA)、液压马达和操纵软轴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军用飞机纵向配平、发动机操纵控制、襟翼驱动以及应急发电等领域,拥有机电液一体化传动系统的设计技术。传动系统将从全液驱动逐渐向液电混合、全电驱动转变,以满足未来全电飞机的发展需求,提升南京机电的专业实力。

十载风雨兼程,航空能源与传动系统部立志打造敏捷之剑,支撑航空机电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