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人生最有趣的三件事(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1)

迄今为止,我读过的最好玩的书,是王小波的,看过的最有趣的作家,还是王小波。

王小波的书有多好玩?

看看《万寿寺》里这一场。,王小波写薛嵩斩杀刺客。

刺客跪在地上,有一个兵站在他的腿上,按住他的肩膀,薛嵩站在刺客对面,手里握着刺客的头发,尽力往上拉,使他的脖子伸长。

还有一个兵从中间去砍,在砍之前,刺客不断喊疼,薛嵩安慰他说,忍一忍,一会儿就完了。

这是大唐节度使薛嵩第一次杀人,由于心情激动,用力很猛,把刺客的脖子拽得像鹅脖子一样长,砍的人一直不砍,还笑薛嵩,老爷再用点力就把他的脑袋揪下来了,就用不着我砍了。

但最后还是砍了一刀,然后薛嵩和那颗头一起跳了起来,刺客的头下端还连着食道和气管,像两条尾巴,很不好看,薛嵩要过杀人的刀,帮他修理了一下,又要来水,帮他清洗了一下,那颗人头露出来微笑,无声地说了一声谢谢。

此后,那颗人头就混迹于人群之中,被大家传递和端详,正如剪下来的鲜花。

王小波的书就是这么好玩,连写杀人这种血腥的事儿,都能玩出几分花样。

他还说过:有些人去开创有趣的事业,有些人去开创无趣的事业。

写作是他开创的有趣的事业,而他这个人呢?更好玩,更有趣。

王小波人生最有趣的三件事(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2)

01 特立独行未必有趣,但有趣的人大多都特立独行

1992年,王小波很忙,一边教书,一边编程,一边写小说。

写着写着,《黄金时代》获奖了,奖金25万。

拿到钱,王小波就做了一个决定,做一个专职作家,

他给死党刘晓阳写信说:

现在我对微机已无兴趣,因为我发现写小说也可以赚到钱,这次一个中篇,中了联合文学的奖,奖金比我几年的工资还多些,现在正欲辞职干这路勾当。

这一年,王小波40岁,专业干起了写作的勾当。

他辞别了人世间无趣的事业,专心开创他有趣的事业。

时光倒退回四十年前,被打成了异己分子的王方名,绝对想不到他那刚出生的小儿子,未来会活成这样一个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异类。

父亲给儿子取名小波,是希望他大波化小波,大浪化小浪,在时代的浪潮里,不求风平浪静,但求风浪小些。

王小波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国家干部。

身处那个时代,王方名太明白人的思想最不容易控制,也最容易惹事,所以他不让孩子们学文科,就是因为文科容易惹事,不像学理科,规规矩矩做研究,坏不到哪里去。

小时候的王小波,并没有像他的名字所期望的那样,小波小浪。

他先天不足,身体不好,三四岁的时候被检查出严重的软骨症,所以天天磕钙片,几乎磕得肋骨外翻。

他长了一颗硕大的脑袋,和身体严重不对称,看起来有点儿丑。

长到七八岁,又遇到了全国人民都在挨饿的年代,正在上小学的王小波,肚子饿得受不了,就逮到啥吃啥,有啥啃啥,连学习用品都往嘴里塞,铅笔最先啃橡皮擦,最后啃得只剩笔芯,就像一只穿着衣服的硕大白蚁。

他还特调皮,爱给老师起绰号,有个老师姓瓷,他就说“瓷尿盆”。

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你猜他干嘛?他站起来不说话,一个劲地翻白眼。

因为调皮,他总挨揍。

我不相信有人生来就只能做无趣的材料,但我觉得,有些人生来就与众不同,这是天赋,是秉性。

特立独行未必有趣,但是一个人对外界加在身上的东西习以为常,必然无趣。

王小波人生最有趣的三件事(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3)

02 外表邋遢,内心干净的青年时代

再大了一点,他就喜欢看书,看马克吐温的书,把书翻成一堆废纸。

有些书随便看没事,但有些书不能随便乱看,不然就是思想有问题,所以父亲将那些不能随便乱看的书锁在柜子里。

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想看那些书,但又怕挨揍,于是就怂恿王小波去把书偷出来看,说他个子小,就算被父亲发现了,也不忍心揍你。

王小波信了,结果挨了揍。

王小波不仅喜欢看书,而且看书还快,王小平觉得自己读书的速度已经很快了,可是和王小波一比,发现远远不如。

按照王小平的计算,王小波的阅读速度,是常人的7倍。

以超常人的速度阅读,他同样以超常人的速度成长,在躁动和不安中,快速长成一个大个子,就是那个在田里弯下插秧,如同一个冲天炮的王小波了。

17岁时,他被装上火车,货物一样地被带到云南。

那时候的少年,带着纯洁的理想,带着浪漫的情怀,一头扎进云南,现实却给他狠狠地上了一课。

但凭王小波的尿性,还是把生活过得不太一样。

一眼看去,他就是人群里那个不太正经的人,个子高高的,脑门重重的,走起路来歪着个脑袋,脚步一拖一拖的。

由于身形硕大,还得了一个外号,野牛。

他还沉默寡言,不太爱说话,也不太爱搭理别人,也不讲卫生,邋里邋遢的,几乎不洗衣服。

衣服脏了,就直接额挂在门外,晒一段时间,臭味散了,继续穿,这就叫自然净化,我试过,我穿的臭袜子,找个桶放一段时间,拿出来后,就不臭了。

王小波的衣服,从白色穿成黄色,又从黄色变成黑色。

云南伙食差,他就勾搭上几个知青,去偷人家的鸡,最后被狠狠批斗。

日子充满忧愁,他就学会了抽烟,把忧愁当成烟,和风一起抽,没事他就给大伙儿讲故事,不管讲啥,都是绘声绘色,听得人津津有味,有时候讲书里的,有时候自己编,讲到一些荤段子,人群里总有一阵阵怪笑。

就跟他后来写书一样,书里的故事要是讲出来,也能引来猪叫般的笑声。

你能想象吗?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没有手机,连电视也没有,一个少年在讲故事,而一群人在听故事,还时不时来一个荤段子,听得有人面红耳赤。

要是这故事的声音没了,那个年代应该会沉默很多。

王小波人生最有趣的三件事(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4)

03 压也压不住的写作冲动

云南很偏,找不到书看,王小波只有一本《变形记》,看了一遍又一遍,书被翻成海带样。

但云南有一点好,风景秀丽,蓝蓝的天空白云飘,小竹楼静静地坐落在天空下,如同一幅画。

从小竹楼里往外一看,四面的竹子翠绿苗条,天上的云朵丰腴饱满。

在这样的情景里,容易把人变成文艺青年,何况王小波本来就有点文青,虽然没有美酒美人,但有美景啊,

在美景的诱惑下,王小波也缴械投降了,写作的冲动,再也抑制不住,他借着月光,用一只蓝水笔在镜子上写,写了涂,涂了再写,直到整面镜子都变成了蓝色,像海洋一样。

1971年,王小波回到了北京,在青虎山插队,工作是养猪,他得把猪屎用独轮车推上山。

一开始,他觉得自己个子大,又有在云南的经历,推猪粪这事儿,应该不成问题。

结果推了三天,差点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腿肚子无时无刻不在打颤。

最终,还是老乡拯救了他,让他去干轻松一点的活儿,看着老乡们干活,王小波自叹弗如。

这本来是一件苦差事,王小波也苦,但是苦着苦着,他就想,还好那些猪没有思想,否则的话,看到人们不遗余力地把它们的粪推上山,肯定要笑死。

看一个人好不好玩,除了看他顺心的时候怎么玩,还要看他不顺心的时候如何面对生活。

顺心的时候好玩,可能不是真的好玩。

而在困境中还能好玩,那才是真的好玩。

我们对玩,总是有一个误解,认为有钱才能玩,认为玩就是无所事事,但其实不是,玩是一种态度。

生活苦的时候,能去发现其中的乐趣,这是玩最重要的心态。

王小波人生最有趣的三件事(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5)

04 投入李银河心里的那一抹诗意和有趣

对每个人而言,生活都是一样的。

你要活着,你就得吃饭,你要吃饭,你就得工作,但有人把这些就当成了生活的全部内容,如果这是平庸的话,那么王小波很不喜欢这种平庸的。

“我从童年继承下来的东西只有一件,就是对平庸生活的狂怒,一种不甘落寞的决心。

看到庸俗的一切,我把它默默地记下来,化成了沸腾的愤怒。不管是谁把肉麻当有趣,当时我都要气得要命,心说,这是多么渺小的行为!我将来要从你们头上飞腾过去!”

他说的肉麻,可能就是,你这样怎么能赚到钱,你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没出息,你看这些书能升职加薪吗?

这种肉麻,是精神的失落。

木心说:

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而王小波说的则是:

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柴米油盐,没有人能够拒绝,王小波是人,也不能拒绝。

离开青虎山后,王小波先后在仪器厂和半导体厂做了五年工人,但他一直不曾变得肉麻,一直在反对肉麻,他从未放弃写作,《绿毛水怪》就是这时期完成的。

1977年,李银河在《光明日报》工作,出去是记者,回来是编辑,已经小有名气。

她看到一个朋友拿着一份手稿在看,感动得稀里哗啦,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淌。

李银河问:“看什么呢?这么投入?”

朋友回:“绿毛水怪。”

旁边的李银河一阵奇怪,“水怪”,还长着“绿毛”,多吓人啊!

“这么好看?我翻翻。”

李银河接过稿件,阅读起来:

我说:“妖妖,你看那水银灯的灯光像什么?大团的蒲公英浮在街道的河流上,吞吐着柔软的针一样的光。”

妖妖说:“好,那么我们在人行道上走呢?”

我抬头看看路灯,它把昏黄的灯光隔着蒙蒙的雾气一直投向地面。

我说:“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

这一看,心里被狠狠一挠。

待看到描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涅朵奇卡·涅茨瓦诺 娃》那一段:

“我看了这本书,而且终生记住了它的前 半部。我到现在还认为这是本最好的书,顶得上大部头的名著。我觉 得人们应该为了它永远怀念陀思妥耶夫斯基。”

李银河心里一惊,这不就是她的内心真正的想法吗。她觉得,自己和这个没有见过面的作者王小波,还真是心有灵犀。

从那天起,李银河就记住了这个叫王小波的人。

王小波和他的李银河的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王小波人生最有趣的三件事(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6)

05 最生猛的爱情,最有趣的爱情

读了《绿毛水怪》后,李银河想方设法见到了王小波。

一看见王小波,她那颗滚烫的心,瞬间就拔凉拔凉的,没别的,就因为王小波太丑了。

“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么丑。”

“不但丑,丑中还带着凶样。”

丑能辟邪,还能避美女,幸好王小波脸皮后,径直就跑到《光明日报》找李银河,理由是还书。

两人见面,畅谈文学,聊着聊着,王小波就生猛地来一句:

“你有男朋友吗”

李银河说:“没有”。

王小波更加生猛无比地问:“你看我怎么样?”吓得李银河目瞪口呆。

但从那天起,王小波的生活里又多了一件事,那就是写情书。

他写情书也与众不同,他把情书写在五线谱上:

“做梦也没想到我会把信写在五线谱上吧。

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

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

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情书越写越热烈,直接变成了赤裸裸的表白了。

“你的名字美极了,真的,单单你的名字就够我爱一世的了。”

“满天都是星星,好像一场冻结了的大雨。”

情书一天一封,李银河每读一封,心就柔软一分,读着读着,泪流满面。

李银河去南方出差,回来的时候,桌子上堆满了情书。

于是,两个人就在一起了。

爱情,本来就很简单,但王小波的丑,还给他带来了麻烦,那麻烦来自于李银河的父母。

李银河把王小波带回家,她妈妈一看,长得丑不说,思想还不正统。

“觉得他思想不正统,有点离经叛道。”

当然,最主要还是因为长得丑,有碍观瞻。

“小波太丑了,我拿不出手。”

李银河也觉得,王小波长得有点寒碜,于是提了分手。

王小波被气得半死,立马回了信:

“你从这信纸上一定能闻到二锅头、五粮液、竹叶青的味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银河不理,小波就继续写:

“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

李银河还是不理,王小波就说:

“你应该去动物园的爬虫馆里看看,是不是我比它们还难看……”

最后还说了一句:“你也不是就那么好看呀,咱们扯平了。”

李银河乐了,也不再计较丑不丑了,“我也不那么好看,干嘛非得找个那么好看的人呢!”

两个人又在一起了。

结婚的时候,没拍结婚照,没举行婚礼,两家人在全聚德吃了一顿饭,一共10个人,连兄弟姐妹都没有去全。

王小波有了李银河,就像生命有了鲜花,就像太阳有了月亮,日月同辉。

小波说:“我有了良心,我的良心就是你。”

李银河有了王小波,就像锁有了钥匙。

银河说:“你这把钥匙就是开我这把锁的。”

爱情很简单,别看世俗整得很麻烦。

好看的皮囊千千万万,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好看的人太多,有趣的人又太少,这两人比较幸运,恰好遇见。

王小波人生最有趣的三件事(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7)

06 大学基友和留守丈夫

1978年,王小波参加高考。

按照老父亲的看法,坚决要学理科,学文科容易牵扯到意识形态,这玩意太危险,碰上了搞不好会倒霉一辈子。

没看见吗?老舍跳了太平湖,胡风被关进了监狱,王实味被枪毙了,怎么能学文科?还是学理比较安全。

王小波也问哥哥王小平,王小平的看法也差不多,他告诉王小波,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

反正一句话,理科是真传,文科则各说各有理,万卷书里不一定找得到真理。

家人反对王小波学文科,李银河支持王小波。

在她眼里,丑男人王小波可是天才。

最后王小波还是学了理科,成了野路子的作家,无门无派,自成一派,算是好事。

在大学里,王小波遇见了死党刘晓阳。

这两人都健谈,刘晓阳谈起来引经据典,王小波也不落下风,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从那以后,校园里总有两个男人手挽着手散步,偶尔还跳跳舞,跟搞基一样。

王小波的尿性,可一点没变,他不修边幅,穿着拖鞋,因为熬夜看书,还一副睡不醒的样子,大众场合,如同哑巴,能不开口就不开口。

可是跟熟人一道时,屁话总是说不完,故事总是讲不完。

晚上没事,大家就说,走,听小波讲故事去。

一听,又是一阵笑声。

王小波大学毕业时,李银河取得了出国留学的名额,可是当时的政策是,夫妻不能同时出国。

李银河走了,王小波做了留守丈夫。

但他不空虚,也不寂寞,而是点灯熬油,读书写作,越写越有自己的风格。

两年后,王小波出国追妻,他申请学校,负责人告诉他:

“你不是要上学,而是要资助!我们系要削减,现在连同事的饭碗都保不住,没钱管中国人。”

没办法,王小波只能广撒鱼网,联系了一大批学校,终于等来四个回信,三个拒绝,一个同意且要自掏学费。

此时的王小波,三十多岁,一事无成,没名没钱。

除了有趣,什么也没有。

王小波人生最有趣的三件事(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8)

07 这才是王小波的李银河啊

由于没有申请到奖学金,两人只能靠李银河的奖学金生活。

日子过得很艰难,两人不得不出去打工,李银河在前台当服务员,王小波在后台洗碗。

那时候的王小波,觉得自己拖累了李银河,自责而痛苦,李银河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她双手捧着王小波那张丑脸说:

“你踏实在家写小说吧,我来想钱的事儿。”

小波看着她,眼睛红了一圈。

从此,小波看书写作,李银河想办法搞钱。

两人的状况被李银河的家人知道后,李银河的母亲坚决反对,但李银河坚持。

“他那么一个智慧的头脑,我舍不得他去干粗活。”

家人还是担心,“写小说没法维生啊。”

李银河说:“我坚持小波必须写小说,文学是他的生命。我们对生活要求不高,我一个人工作够用了。”

连王小平都看不下去了。但李银河坚决力挺王小波,就像当年力挺他学文科一样:

小波是天才,文学才能荒废了太可惜,而文学是他的命,不写小说,他就是行尸走肉,那样的话,即使物质生活水平再高也没有任何意义。

就这样,王小波专心写作,广泛阅读,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小波也常怀疑自己,到底适合不适合写作,可是李银河总是对他说:

“小波,好好写小说吧,你是无价之宝。”

在李银河的鼓励下,他写了《唐人故事》,完成了大量《黄金时代》的写作架构。

李银河问过王小波:“你觉得自己会成为几流的作家?”

王小波歪着脑袋认真想了一下说:“一流半吧。”

他又问:“如果将来我没有成功怎么办?”

李银河想了一下,对他说: “即使没成功,只有我们的快乐生活,也够了。”

王小波遇见李银河,是幸运,因为李银河懂他。王小波也不负李银河,李银河决定研究同性恋,很多人都说她疯了,但王小波坚决支持,还写文章支持李银河干。

最好的爱情,是相互成就,你让我成了更好的自己,我也让你做你想做的自己。

王小波人生最有趣的三件事(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9)

08 这个人决定不表演了

回国后,他们住在租的房子里,唯一的装饰就是书。

李银河博士毕业,回来后直接跟了费孝通做研究,进了北大社会学所,而王小波,是作为李银河的家属被安排进去的,没有正式课题,只是干点杂事。

女强男弱,王小波也有点自卑。

他和李银河商量,要不买辆出租车营生?

北大混不下去了,王小波又去了人大。

在人大,他是沉默的大多数,系里开会,他始终沉默,也不和别人交流,开会拒绝幽默,他怕自己一开口就黑色幽默。

他教英语,一星期两节课,他会编程,所以偶尔帮着做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工作,他开发的软件,获得了科技进步奖。

这技能在今天,月薪数万不是事儿,妥妥的IT人才。

除了工作,他就用自己编程的软件来写作。

写作是他最有趣的事业,可是这项事业直到1992年才有点起色,《黄金时代》获奖。

他一算,奖金都是他好几年的工资了,于是做起了专职作家。

尼采说过这样一段话,大部分人只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因此对工作并不加以选择,只要能提供丰富的酬劳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尤其是那些艺术家和各种爱沉思的人来说,他们却宁死也不愿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因为他们的目的并不是酬劳,而是他们把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当作一种极大的酬劳。这是别的都不能比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他们唯一的诉求。

可是王小波的作品,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还是有点不正经,因此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黄金时代》被当成黄色读物出版,书名就是《王二风流史》,封面是王二和陈清扬的裸体。

这样的作品在内地,那简直就是灾难。

不被骂死就不错了。

他投稿之后,主编给了他大量的修改意见,尤其是关于有性描写的部分,可是改来改去,还是不给出。

为了出书,鞋子都走破了几双。

最后,他决定不改了。

“人活着都是为了要表演,所以才失去了自我。即便无处可去,也要永不屈服。我坚决不改了。我宁可写有滋有味发不出来的东西,也不写自我约束得不成样子的文章。”

“虽然在文学作品中过分的性描写有媚俗之嫌,但我还是决定对这些章节不做改动,因为生活就是这样,又何须遮掩?”

大多数人无趣,但还是需要有人来开创有趣的事业。

作品很难发表,生活还是要继续,他去考了一个货车司机驾驶照,为了“以后活不下去,就当个货车司机”。

人活着,一定要有态度,但有时候,有态度是需要代价的,这话无论何时都有效。

王小波人生最有趣的三件事(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10)

09 人生真他妈有趣,因为有那么多障碍

王小波的作品是很有辨识度的,小说的话,几乎一读就知道是不是王氏写法,就连杂文,也是这样。

他写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那只猪就跟王二一样不正经。

他不愿意写杂文,李银河就和他探讨写杂文的意义,他写的杂文很有深度,很具有批判性。

王小波想想,觉得也对,那么多人不讲道理,那就给他们讲讲道理。

李银河做同性恋研究,他有时候帮李银河搞调查,在装成同性恋去接触同性恋者,他有时候也帮李银河写个案:

再说小C跟A去了上海。果不出A所料。

小C在上海没有别的 事。他是纯粹为A去的。

A在上海跑业务,经常待在饭店里,更经 常待在房间里。

如前所述,他们俩有过很多快乐时光,后来小C给 A写信,说到他再也不能到公共浴室洗澡。

他一看见水从喷头流出 来,就想到两人在上海时在喷头下做爱的情景。

想到那些,他身 体就有反应。

人家一读,就知道是小波出手。

王小波人生最有趣的三件事(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11)

1997年新年,王小波写了一个不是祝福的祝福:

“但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远离一切古怪的事,大家都能做个健全的人”。

可是才到4月,王小波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离开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古怪的事儿,也还有很多不健全的人。

在整理王小波的遗物时,李银河的朋友翻着小波写的情书,眼泪滚出来,对李银河说:

“银河,你拥有太多财富了。这些信,我一辈子哪怕只能接到一封,死也满足了。”

而李银河在《人间采蜜记》里说:

“在他一生最重要的时间,他的爱都只给了我一个人。我这一生仅仅得到了他的爱就足够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痛苦磨难,小波从年轻时代起就给了我这份至死不渝的爱,这就是我最好的报酬,我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了。”

著名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是:活过,爱过,写过。

这三者,王小波都有了。

王小波人生最有趣的三件事(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12)

10 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

有趣的灵魂,特立独行。

王小波走后,有人问李银河:"如果有机会,你最想问王小波一个什么问题?"

李银河说:早上我去给小波扫墓的时候,有一些读者在墓前放了鲜花、二锅头或者烟,有一个人放了一篇王小波的文字,一只蝴蝶就一直贴在上面。我很想问问小波:你走得太急了,你走后,时代里每一个人都在变,太多人没有灵魂,而你呢?你的灵魂还在不在?

太多的人没有灵魂,有灵魂的人只能独行,他们自己走自己的路,自己做自己,他们活着不是为了给别人看,他们态度明确。

这就是王小波。

至今为止,我读到的最好玩的作家,读他的书,你就是走在一个有趣的世界里,会让你不自觉地笑出来。

想到尼采说的一句话:

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不是因为他喜欢孤独,而是因为他身边没有他的同类。

很多人从不孤独,从不独处,处处都是同类,只是他们太无聊了。

文|不有趣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