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二中拼搏正当时(立德树人促成长)(1)

立德树人促成长 低进优出育英才

——衡水市第二中学践行立德树人写就高考辉煌

牵动人心的2016高考成绩已经揭晓,今年高考中,衡水市第二中学在参考学生数量减少600余人的情况下,高考成绩逆势上扬、全面告捷,持续雄踞全省巅峰,续写“低进优出”独特办学品牌新辉煌:文科本一上线率位列全省第一,本一上线3663人全省第二,600分以上1768人全省第二,文科综合平均分位列全省第一,李晓峰同学以衡水市文科数学唯一满分150分获全省单科状元,陈怡宁同学语文144分位列衡水市文科考生第一名,高考总分700分以上11人、690分以上44人、680分以上108人、670分以上198人、660分以上336人、650分以上497人,35人进入文理全省前100名位列全省第二,文科650分以上46人位列全省第二,陈渤浩同学高考理科总分718分位列全省第四,2016年理科骐骥班平均分高达683.3分 、文科骐骥班平均分高达650.36分。

近年来,在相对省内其他高中名校而言整体生源质量处于不利地位的前提下,衡水二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意蕴丰赡的校园文化、一以贯之的励志教育、扎实有效的养成教育、宽严相济的爱的教育、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让道德雨露浸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着力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心理品质优、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让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极限增值,让他们的人生更阳光,更快乐,更多姿。

励志 养成,双优德育模式让学生“遇见最好的自己”

培养自信、拼搏、争先、成功的人是二中始终恪守的育人理念。衡水二中确立了以 “抓常规、促行为,养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线,贯通励志教育的育人模式,通过自然有效地引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获得坚毅的品质、拼搏的精神、竞争的意识,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一步步沉淀、一步步成长。

从宿舍内整洁的内务到跑操时整齐的队伍,从课堂上专注高效的状态到作业中规范严谨的态度……学校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细枝末节、从一点一滴开始,规范言行,塑造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

融入德育意义的“跑操”,是二中进行“励志 养成”教育的主阵地。每天准时进行、看似简单的运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规范意识,而且培养了团队精神,让学生不仅强健了体魄,更懂得了坚持,是对学生意志的磨炼和信心的激励。整齐紧凑的方队,矫健有力的步伐,响亮的口号,一致的动作,都在激励每一位学子积极向上。

二中的老师坚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才。一句肯定的话语,一行赞美的批语,一个默默的微笑都可以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加油站”。他们通过主题班会、课间谈话等方式对学生践行励志教育,想方设法帮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提高抗挫折能力,始终做一个“热气腾腾”的自己。二中的老师会从各个方面去肯定学生,激励学生,引领学生“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把执着当成一种品性”,朝着自己人生的目标不断前行。

此外,学校不断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和励志活动带给学生挑战自我、勇于追梦的“气魄”——点燃激情、场面恢宏的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快乐学习、快乐高考、快乐成长”励志活动、用身边榜样激励学生成长的“自强之星”评选等各类活动,给学生营造成长的气场,让学生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把“勇于争先”的那口气儿提得更高些,把“敢于争先”的那种劲儿鼓得再足些,让他们在成长之路上不断“遇见最好的自己”,从而走得更远些。

环境育人,校园文化浸润心灵

漫步衡水二中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承载着文化内涵的文字和图片,让人顿感传统文化之门訇然开启。各处圣贤名言和所在的楼名相应相和,在传承底蕴深厚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将学校的校训、育人理念、管理理念完整系统地呈现,让整个教学区笼罩在一个积极向上、激人奋进的文化氛围中。甬路旁、操场边,一块块造型独特、设计精美的展示板,展示着毕业生留言、优秀学生风采,用身边的榜样凝聚前行的力量,激励在校学生坚定信心、采星揽月;一个个书型文化展牌展现着古代先贤的修身思想,仿佛一面镜子,让学生时刻对照“镜子”见贤思齐,反思自身行为,改掉不良习惯。

步入“名校林”,只见20余块题名景观石,正面镌刻国内一流名牌大学的校名,背面镌刻该校的校训,列成方阵。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等27所国家重点大学在这里“齐聚一堂”。学生徜徉在碑林之中,抚摸着文化石,就好像触摸到了名校的大门,理想中的大学仿佛就在眼前,走向高等学府的壮志豪情便在心中自然萌发,不断升腾。

教学楼的走廊上,“教师寄语”真情流露,师生共奋进;“励志文章”打动心灵,点燃学习激情;“知识归纳”条理明晰,给学生总结概括重点知识;“学法指导”指点迷津,让学生学习事半功倍;“错题分析”对错题再回顾,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个别知识点的理解;“优秀试卷展览”相互比较,取长补短……每到课间和自由活动时间,走廊上就有许多学生围观细读,在耳濡目染中点燃激情,积累知识,开阔视野。

让墙壁说话,使展牌含情,花也悦人,树也励志。以充沛的活力、昂扬的风貌、儒雅的气息为主力元素,健康向上的文化因素以及优美的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育人功能,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发生了质的变化,为学生发展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力量。

知行合一,用青春践行“中国梦”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为此,衡水二中把“中国梦”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德育课题,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从而成长为身心健康的自立之人。

在“中国梦·家乡情”社会实践中,二中就地取材、因势利导,用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鲜活材料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先后组织学生走进安平县台城村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走进耿长锁纪念馆、走近“感动中国人物”林秀贞、“全国助人为乐模范”王文忠,“大爱仁医”吴殿华。“世界地球日”、“世界节水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抗战胜利纪念日组织学生来到阜城县纪庄马本斋回民支队烈士陵园,教育学生“缅怀抗战先烈,传承抗战精神”。

“以我青春名义,传递中国梦想”十八岁成人仪式,给踏入成人门槛的学生以“青春洗礼”,激励学生做一个有梦想、懂感恩、有担当的人。“等我来·中国梦”高考百日誓师活动中,高三学生集体宣誓,吼出以优异成绩为个人圆梦、为祖国圆梦的雄心壮志。“中国梦•爱国情”迎国庆系列活动中,邀请四次参加天安门大阅兵的衡水籍教练员张起义给全体学生作迎国庆励志报告,让学生通过学绣国旗增强对国旗的了解与热爱,学生们还在操场上摆出“中国梦•爱国情”字样,表达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

衡水二中还紧紧围绕各种节日主题,突出挖掘各种传统节日的思想道德内涵。中秋节,组织学生学习制作月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切身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快乐;“情暖中秋·关爱孤寡老人”活动让学生学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元宵节,开展“感受文化魅力,共庆元宵佳节”校园灯谜会;重阳节,组织学生走访、慰问抗战老兵,在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时把纪念抗战胜利教育融入进去;春节期间开展“春节印象”学生摄影大赛,向学生征集老照片,通过新旧照片对比突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和体验感受逐渐升华,人文素质不断提高,进而更加懂得了去感恩、去珍惜、去承担责任、去为梦想努力打拼。今年2月,由北京大学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和衡水二中共同成立的“高中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衡水二中正式揭牌。出席此次活动的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原副总督学郭振有教授说:“衡水二中是我找到的体现高中教育发展规律的最好学校,是理想的名校发展状态,整个学校就是一个气场,把学生熏陶成了一批有精神、有志气的孩子,具备二中这种精神面貌的学生堪称中国振兴的希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