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张飞,想必大家心中出现的形象必是豹头环眼、面如皂底、性如烈火、万夫莫敌,令敌人闻风丧胆。张飞最著名的事迹莫过于喝断当阳桥,吓死曹操手下,逼退百万雄兵,可以说小说中张飞的形象犹如鬼神再世。近年来,正史中的张飞形象引发了一些讨论,有人认为张飞其实是个儒雅之人,擅长书画;有人则认为张飞的形象还是以魁梧威风为主,只是没有小说中那么夸张罢了。张飞形象具体如何,可以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来进行简略的分析。

张飞忠心体现在哪里(莽撞人还是儒雅美男)(1)

一.张飞形象高大魁梧。

《三国志》中,对张飞的形象描写非常少,但有一处明显细节值得关注——“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由此可以推断出,张飞的确是个形象威武的将领,且作战异常勇猛,而非近年来所传的“儒雅书生”形象。

据明代卓尔昌《画髓元诠》记载,张飞不但喜欢画美人,书法上更是擅长草书。很多人因此推断张飞是一名书画家,然而在《三国志》中丝毫没有张飞擅长书画的记载。之后迄明初之各类书画著录,诸如《书品》、《文字志》、《历代名画记》等,也都没有张飞的作品。所以,张飞是否真的擅长书画这一点,没有相关史实考究,不能真正确认。

张飞忠心体现在哪里(莽撞人还是儒雅美男)(2)

二.张飞作战勇猛,且足智多谋。

小说中的张飞虽然武艺超群、作战勇猛,但是性格莽撞,与其他将领相比显得缺少智谋。史实中的张飞并非如此。拿著名的当阳桥吓退曹军来说,在历史上确有此事,只不过是张飞让手下的几十个骑兵马尾巴后面绑上木棍,在后面的丛林里来回跑动,而自己站在长坂坡上冷静应对曹军,期间曹操看到后面尘土飞扬,怀疑有骑兵,因此下令撤退。后来曹操占领西川,派张郃带兵讨伐刘备,期间张郃的部队走入山涧时,张飞趁机偷袭,利用地形优势大败张郃军。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张飞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深谙排兵布阵之道,小说只体现了他的“勇”却没有体现他的“智”。

张飞忠心体现在哪里(莽撞人还是儒雅美男)(3)

三.张飞对待手下暴虐且苛刻。

演义中的张飞是出了名的“爱将不爱兵”,史实上亦是如此。《三国志》中记载,张飞敬爱君子却不体恤士卒,一点不如意就会对士兵进行鞭打。刘备曾告诫他:“你经常鞭打健儿,但之后还让他们在你左右侍奉,这是取祸之道。”张飞没有听从刘备的教导,后来被他的部下范强、张达二人所杀。这也从侧面说明,张飞并非儒雅之人,若以古代文人君子之风行事,不至于对手下如此暴虐,最终害了自己。

张飞忠心体现在哪里(莽撞人还是儒雅美男)(4)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张飞,是一位勇猛过人、身经百战、足智多谋的将领,跟大众心中的那位“莽撞人”有相似之处,亦有所不同。至于近年来流传的“儒雅”形象,由于无从考证,不建议作为事实结论来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