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

渝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更问神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诗意I

喜爱那山中的春景,渔人沿着清溪泛舟行。两岸桃花盛开,溪流穿过渡口。贪恋桃花美景,不知不觉已走远,来到青溪的尽头忽见人烟。从山口潜行低首,经过幽深曲折的山崖,山地忽然开阔,展现出一片平坦的原野。远看树木茂密,如云彩屯集,近看千家万户散人在繁花绿竹中。这儿的人们第- -次听渔人谈起汉朝的名字,他们至今还穿着秦朝的衣服。他们共居武陵源,开辟了这世外的田园。夜晚,明月照在松间,庭院一片幽静; 清晨,红日从云中升起,遍地鸡犬之声。听说来了俗世客,大家争相来探看,并邀请渔人到家中,将故里近况细打听。山中人说,天亮时他们户户开门扫落花,傍晚时打鱼人乘船从水路回村来。最初他们为避秦时战乱离人间,后来便一心求仙不再有尘心。山深哪知人世间的人和事?世人则不知此地有仙境,远远望见的只是一片云雾绕山。渔人深知此处就是难以遇到的仙境,怎奈他俗念未尽思念着自己的故里。出了山洞回家后,尽管与桃花源远隔着山和水,还是辞别家人打算来这里长居留。自认为经过的旧地不会再迷路,哪料到原来的山峰山谷如今已改变。当初只记得进人深山后,沿着青溪就到了那云中山林的仙境。春天又如期而至,桃花掩映,春水满目,却再难分辨这桃花仙源究竟在何处。

[赏析]

此诗是衍化陶渊明《桃花源记》而成。作者取其大意,变文为诗,进行了艺术再创造。王维的诗与陶渊明的文有一个显著不同:渊明笔下,桃源中人是为躲避秦朝暴政而来此,他们在桃花源中耕作生活,与世隔绝,但他们是人而非神仙,桃花源是陶渊明心目中理想的人类社会;而到了王维诗中,桃花源少了俗世气息,更多缥缈无迹的浪漫的仙境意味。

关于“桃花源”题材的诗歌,较著名的有王维、韩愈和王安石的作品。对于三诗优劣,清人王士祯说:“唐宋以来, 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韩退之、王介甫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红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池北偶谈》)这个评价或许有王士祯对盛唐诗的偏爱,但“多少自在”四字,指出了王维在优游从容地铺叙故事中所体现出的才气纵横。要知道,王维写作此诗时,年仅十九岁。

春临日月潭水漫金山寺(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1)

喜欢的小伙伴转发关注哦!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