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不要继续学而思(来对号入座吧面对学而思)(1)

“关于小学生的100个要不要”

——要不要报学而思?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李沁 温倩茵 赵瑞莹 蔡晓素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陈引

有人说,学而思是小升初进民办学校的敲门砖,读了未必能考上民校,但不读可能连民校的门都摸不着。同时,质疑学而思的声音也一直纷纷扰扰。

而每到新学期,“到底要不要去学而思?!”实实在在地困扰着广大的家长们。

为此,我们将分三期探讨。第一期,我们在天河、海珠、越秀等区,分别采访了15位家长,听他们说说和学而思的故事,也许能帮助你厘清思路。

有收获,更有压力

接受采访的家长中,有六位的家长,都让孩子读学而思。课程选择上,数学是必选项,还有一些孩子同时选了英语。

大多数家长,都因为“别人家的孩子”读了学而思,而让自己孩子也去学而思。

小俊在越秀区某重点小学读二年级,学习成绩中上,目前在学而思学数学和英语。小俊妈妈曾经比较抗拒,让孩子提前学东西。未曾想到,这却让儿子吃了亏——因为教学进度的速度太快,没有超前学习的儿子,刚上小学时在认字方面感到明显吃力。她非常后悔。“大家都在学,你不学,就等于是说别人都在前进,而你在原地踏步,会落后。”小俊妈妈说。

家住海珠区的韩女士表示,在女儿小宝(化名)二年级时就参加学而思学英语。因为小宝班上成绩不错的同学,为了冲民办初中,都去报学而思。

对于学而思的课程,每位家长都表示,是超纲的。

几乎每位家长,都表示在学而思学习,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有压力的。“一开始上课上得很焦虑。”

在韩女士看来,学而思的课程,女儿学起来吃力还要花很多时间。为此以前的爱好也被牺牲了,学了6年的琴、毛笔字、画画都放弃,她说:“目前最重要是过了‘小升初’这关。”

豆豆是海珠区某校一年级学生,她读幼儿园大班时,便去学而思学数学。豆豆外公随堂上课,他表示课程的安排太难,假如他没随堂学过根本做不出来,担心会拔苗助长有反作用。

至于学习的效果,大家说法不一。

在海珠区一所市重点小学读四年级的李锐(化名),从二年级开始上学而思,目前在数学提高班。他的妈妈曾女士认为:“对他的学习兴趣有小小的提高,但是对他的学习成绩暂时并没有帮助。”

而海珠区读六年级的小彤,深爱学而思。家长透露,她说老师很和善,耐心教学;而且越难她越喜欢,学到了意味着自己的水平又高了一个层次。“英语科在高级班的,不断升班深造让我很有成功感。”小俊妈妈表示经历了适应期后,她儿子的学习效率非常高,自信心也上来了。韩女士表示,女儿为了学而思牺牲了其他爱好,但收获不错,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英语科我是在(学而思)高级班的,不断升班深造让我很有成功感。数学科我还在基础班,但我不会气馁,继续努力就好。

——小彤

上课老师讲得很快,孩子‘吸收’不了,知识太难学不会反而会打击他的自信心。

——陈女士

超纲知识消化不了

采访中除了有三四位家长在犹豫,也有六位家长表示,不会选择读学而思。

张女士的儿子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她表示,儿子班上有超过80%的同学都去上学而思,但她并没有让儿子去学。

她认为,去上学而思与否主要取决于小孩的个性和性格。对于资优生、竞赛型的学生,去上学而思是有必要的,因为学而思可以开发智力。而对于一般的、普通的学生,学而思超前的课程对他们来说可能有点拔苗助长。她还表示,学而思里面学生和家长都要上课的这种模式不适合她。她觉得,对于学习,孩子应该自己背负起责任,家长不应该过多参与,“如果小孩本身好学,学多一门东西是绝对有收获的,但这个收获大不大,有没有用处,适不适合自己就要看小孩的个人情况。”

在海珠区一所市重点小学读三年级的小千(化名)是班里的尖子生,被学校评为全科优秀生。小千读二年级时,妈妈林女士想为她报名上学而思,但是在看过学而思教材后,林女士果断放弃了,她告诉记者:“学而思需要家长一起陪同上课,每次上课时常三个钟,对于小孩和家长来说都是超负荷的。很多知识都超出孩子的知识范围。”身边有不少家长都让小孩上学而思,但是林女士并不想跟随:“学而思对考民办的孩子有用处,但我的计划是让孩子一直读公办学校,不想去挤这条路。”

天河一位小林女士的孩子,在华南师范附小读三年级,相比学而思,小林女士选择让孩子读“名师小班”。而另一位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职工表示,不会让孩子去读学而思,她会在课余辅导读四年级的孩子。

除了一开始就不选择上学而思的,也有家长在孩子读了之后选择退出,只因课程太难。

佳佳(化名)读一所市重点小学4年级,在佳佳读二年级时,妈妈陈女士为他报读了学而思。但一年下来,由于学而思涉及到很多超纲知识,孩子根本无法理解。“上课老师讲得很快,孩子‘吸收’不了,所以想着还是自己在家慢慢教他。”陈女士告诉记者,“小孩压力好大,知识太难学不会反而会打击他的自信心。”和小俊同在一个班的一个小女孩,只上了一个月就退出了,理由是压力大,作业多,身体瘦弱吃不消。

下周,我们将继续讨论“学而思”,您有什么想法想发表,可发邮件至ttxs@188.com,或者扫上方二维码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