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才能让我们写出好作文(从语文老师评判作文的角度看看)(1)

好的习作优点是相同的,不好的作文各有各的问题。结合最近一段时间批改的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我认为一篇好的作文有三大特点:语言优美、逻辑清晰、注重细节。

接下来,我们分三辑跟各位同学注意展开说明。

第二辑,逻辑清晰

什么叫逻辑?我们举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请问同学们:“老师是先走进教室再走上讲台,还是先走上讲台再走进教室?”不少同学肯定会说:“那肯定是先走进教室再走上讲台啦!”那杨老师要反问:“为什么?”很多同学肯定会困惑,这需要为什么吗?对,不需要!这其中包含的原因就是逻辑。

逻辑是一种思维的顺序。逻辑清晰就是思维顺序合理、明显。落到作文上,逻辑包含两层:一层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靠日常思维方式联系;一层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靠关联词、过渡句联系。

我们以具体例子来说明。拿《二十年后的家乡》举例,先给大家展示两个段落,请同学们在第一遍读完以后凭借这自己的感觉选择出哪个更有逻辑。

1.正想着,一辆汽车疾驰而过,但本应有的汽油味却丝毫没有了,道路上突然又驶过很多辆汽车,仔细一看,竟然都是3D打印的。我继续往前走,看见一家超市,我走了进去,看见一只手表非常先进,只要戴在手腕上就会出现一个半透明的在空中的屏幕,用手一滑就会出现很多软件点,进去可以打电话、玩游戏、发信件等等,马路上很多人都在用这种手表。走进校园,花坛上的花朵,朵朵都美丽诱人仿佛一个个美丽的花仙子,它们散发着香气,似乎全世界都可以闻到。走进教室,桌子摆得整整齐齐干净极了。

2.我先去看了看奶奶,奶奶家的房子又升级了,最新研究的新型材料制造的高智能房屋,占地面积不大但是内部空间却很宽敞,所有的家具都是智能的,不用的时候会自动缩小,使用的时候可以放大到正常,使屋子变得更加整齐好整理。见到爷爷奶奶我很高兴,他们看着比上次见面还要年轻,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人均寿命已经突破两百岁了,此时年过80的爷爷奶奶正处在人生的巅峰阶段。看到我,奶奶很高兴,立马就要给我安排我爱吃的饭,但是此时做饭已经不需要奶奶亲自动手了,奶奶按下一个按钮一个厨房机器人立马出现,奶奶只需要把菜名告诉机器人,菜很快就会准备好,再也不需要奶奶劳累了。

我们抛开语言层面去判断,你会觉得哪一段读起来更顺畅?相信你会和老师一样选择第2段。为什么?逻辑清晰!我们逐一分析一下。

先看第一段。当老师读完这一段以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段描写的内容很丰富,但提到的事物与事物之间没有逻辑联系,或者叫没有强联系。第一段第一句写到自己在路边散步,看到了3D打印的未来汽车。随后继续往前走就看到了一家超市,于是走了进去,正好在超市看到了一只未来手表。后来走莫名其妙地走进了校园。

我们仅仅看前半段,提到了这三样事物,看似有着一定的逻辑在:路上看到汽车,走着看到超市,进入超市看到手表。单单这样的联系还是太弱经不起推敲,也无法让读者信服。为什么写着汽车,走两步就会看到超市,还要进去呢?为什么超市里那么多东西你注意不到,偏偏就注意到了手表呢?完全没有任何解释说明或者铺垫。这样就造成了逻辑不清晰!三个事物之间本身没有什么强联系在,所以需要我们做好关联的铺垫。

我们可以这样改改看看:......道路上突然又驶过很多辆汽车,仔细一看,竟然都是3D打印的。我想停下脚步仔细看看这未来的3D打印汽车,可是这个时候肚子已经开始咕咕叫了。于是我继续走了,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家超市......

同学们,这样从汽车再去介绍超市是不是就那么突兀了?因为老师已经做好了铺垫,因为肚子饿所以想去超市,这样的逻辑顺利成章。这样的修改就将原来的弱联系改为了强联系。

再看第二段。第二段开篇写自己先去看爷爷奶奶,看到了他们的房子又升级了,十分科技。随后进入家门看到二老更年轻了,因为医疗技术的几步。最后写到在奶奶家吃饭,奶奶都不用做饭了,这也得益于科技。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第二段可以拆分成这三部分。三部分之间看着没有使用什么关联句衔接,但是我们却仍然感觉逻辑十分清晰、顺畅。这是为什么?因为三部分之间存在着明显符合我们思维逻辑的强联系在。去看爷爷奶奶,首先是进入小区看到二老的那栋楼,自然会先写到房子。前面已经说到要去拜访,自然会见到爷爷奶奶,写到他们的状态。日常你不管是去爷爷奶奶家还是去亲戚朋友家拜访,避免不了的事吃饭,那接下来写做饭自然合理。

第二段的书写逻辑清晰,主要在于事与事之间有着强联系。其次在于将我们会有疑问的地方能解释清楚。在提到爷爷奶奶变年轻以后,顺便将原因写清楚,这就做到了“挖坑又填坑”,不至于让读者困惑。

这样两段的分析下来,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已经明白。逻辑清晰就是要有强联系,或者是做好铺垫形成强联系。否则就会让读者思维断层,读起来云里雾里。

写到这里,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同学们底端留言提问。第三辑,我们将讲解“注重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