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唐墨华,今年四月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遴选到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基层法院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十年,办理各类民事案件二千余件仔细回想,每一个案件在我的脑海里或多或少都留下了记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读爸妈写的情书?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读爸妈写的情书(姐姐一页一页读着父亲日记)

读爸妈写的情书

我是唐墨华,今年四月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遴选到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基层法院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十年,办理各类民事案件二千余件。仔细回想,每一个案件在我的脑海里或多或少都留下了记忆。

但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标的特别大的或是被媒体广泛报道过的案件,而是那些透着温情,触动过我心灵的案件,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其中一件。

1

缘起:姐妹因遗嘱对簿公堂

这是一起遗嘱继承案件,坐在原、被告席上的是一对亲姐妹。

姐妹俩的母亲早年已经过世,是父亲将她们拉扯长大。

父亲因病过世,留下一张遗嘱,将自己名下的一套商品房留给了大女儿。

姐姐拿着遗嘱找到妹妹,想让妹妹协助办理过户手续。

妹妹一口咬定遗嘱是姐姐哄骗父亲写下的。

协商未果,姐姐将妹妹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房屋按照遗嘱由姐姐继承。

2

波澜:法庭上姐妹剑拔弩张

法庭上,姐妹俩各执一词。

姐姐说,父亲晚年都是由她照顾,所以父亲把房子留给了她。

妹妹说,姐姐把父亲接到自己家里,又把父亲的房子出租收租金,是姐姐处心积虑地骗了父亲的房子,遗嘱不是父亲的真实意思。

姐姐说,房子出租是为了给父亲付医药费,妹妹常年不照顾父亲,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妹妹说,姐姐怂恿父亲抛弃了她,她一辈子也不会原谅姐姐。

看着姐妹俩在法庭上互相指责,我的内心也不平静。从证据来看这个案子的事实是清楚的,但双方的矛盾那么尖锐,如果一判了之,姐妹俩的误会和怨恨只会越来越深,能不能找到一个突破口把这个案子调解掉呢?

3

转机:父亲的日记消除姐妹的嫌隙

没想到转机出现了。

法庭辩论结束后,姐姐突然从包里拿出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说是父亲生前的日记,希望法官看一看,上面的内容可以证明她没有说谎。

我接过本子,快速翻看了一下,在妹妹确认是父亲的笔迹之后,我决定让姐姐当庭读一读这本日记。

空旷的法庭上,姐姐一页一页地读着日记,日记记录了大女儿悉心照顾父亲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了父亲对亡妻和小女儿的思念。

父亲在日记中写道:昨天是我的生日,大妹买了蛋糕,还准备了一桌菜,小妹没有来,小妹不知道在忙啥?很久没有来了,我很想她……

我静静地听着,细细地观察着小女儿的表情变化,渐渐地我看到她眼睛里的怨愤慢慢地消去,眼角闪现了泪花。

当大女儿读完那本日记时,原、被告席上的两姐妹都已泪流满面……

4

结局:当庭调解唤回久违的亲情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姐妹俩终于达成了和解。

妹妹理解了父亲的决定,表示愿意配合姐姐尽快办理过户。

姐姐也说出了父亲临终前的嘱咐:“父亲说房子给我,但希望我多少补偿小妹一点,我自己条件也不宽裕,我愿意补偿她十万元。”

走出法庭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是畅快的,我想,封闭和偏执会滋生误会和怨恨,只有打开心扉,积极沟通,才能化解矛盾。

作为法官,我希望自己在辨法析理之外,能够多听一些,多想一些,多做一些,用自己的善意和温情,为当事人架起一座桥梁,帮助他们解开心结,找回心中的平静和温暖。

END

来源: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人像摄影:施蕾 | 编辑:段茜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