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爱吃涮羊肉,蘸点调料,那滋味美极了。但是,你知道吗,在宋代以前人们是吃不上火锅的,因为火锅是忽必烈发明的。那个时候,火锅还是宫廷菜,老百姓是吃不到的,直到清朝才逐渐普及开来。

涮羊肉到底是不是忽必烈发明的(我们现在经常吃的火锅)(1)

火锅缘于战争,本来是一种快餐

涮羊肉传说起源于元代。

七百多年前, 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经过多次战斗,人困马乏,饥肠辘辘。忽必烈猛地想起家乡的莱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正当火夫宰羊割肉时,探马突然气喘吁吁地飞奔进帐禀告敌军大队人马追赶而来,离此仅有十里路。

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着:“羊肉!羊肉!清炖羊肉当然是等不及了,可生羊肉不能端上来让主帅吃,怎么办呢?这时只见主帅大步向火灶走来,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快地切了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了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人碗中,撤上细盐、葱花和姜末,双手捧给刚来到灶旁的大帅。

庆功宴上再吃涮羊肉

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战前吃的那道羊肉片。这回厨师精选了优质绵羊腿部的“大三叉”和“上脑”嫩肉,切成均匀的薄片,再配上麻酱、腐乳、辣椒、韭菜花等多种佐料,涮后鲜嫩可口,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忽必烈更是喜笑颜开。厨师忙上前说道:“此莱尚无名称,请帅爷赐名。”忽必烈一边涮着羊肉片,一边笑着答道:“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众位将军以为如何?”从此,涮羊肉成了宫廷佳肴。但直到光绪年间,涮羊肉才逐渐走向民间。

涮羊肉到底是不是忽必烈发明的(我们现在经常吃的火锅)(2)

为啥后来又叫火锅了?

当涮羊肉流传到民间后,人们还只是涮羊肉。 后来, 人们发现什么都是可涮的 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国人皆可拿来涮。乌江鱼、酸汤鱼、香辣蟹、鸡煲、打边炉、潮州牛肉丸火锅、狗肉火锅、海鲜火锅、盆盆虾、肥牛火锅、野味火锅,等等。

这个时候,涮的品种太多了,涮羊肉这个名称已经不合适了,所以人们给这道菜起了一个新的名字——火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