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逸动再进化#10年前,手握10多万想买一台家用轿车其实选择很有限,主要是合资车型的天下,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日产轩逸是大部分人的三大选择,而随着国产车企的崛起,如今10多万的家轿选择十分丰富,而且国产家轿相比于合资家轿在价格有优势的情况下,可以在颜值空间配置动力等方面让消费者满意,比如吉利帝豪,奇瑞艾瑞泽GX,长安逸动等!

长安逸动plus dct(满油轻松跑900KM轴距2米7双前脸)(1)

一箱油跑900KM,轴距2米7五座布局,8万买自动挡,逸动PLUS成功了!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其中之一的长安逸动,一款国产老牌家轿,上市10年到如今已经收获超100万用户认可,而且车型一直在更新换代提升产品力的过程中,目前在售的是中期改款车型2022款长安逸动PLUS,售价为7.29-10.39万元,相比于朗逸轩逸的起售价要便宜好几万,且提供1.6L和1.4T两种动力可选择,6款配置车型满足不同预算和需求的消费者。#十年逸动再进化#

长安逸动plus dct(满油轻松跑900KM轴距2米7双前脸)(2)

长安逸动plus dct(满油轻松跑900KM轴距2米7双前脸)(3)

从外观来看,逸动PLUS的前脸设计在同级是属于夸张的那种,更多一份年轻的个性和张扬,且提供双前脸可选,这是朗逸卡罗拉所没有的,图中所示的是大尺寸格栅内部是熏黑样式的装饰,更显运动气息,还有一种是横幅式镀铬条装饰,多的是一份精致气息,相信年轻人更喜欢前者运动格栅风格,左右两侧大灯造型比较犀利,除了最低配均为LED光源,功能也算全面。

长安逸动plus dct(满油轻松跑900KM轴距2米7双前脸)(4)

长安逸动plus dct(满油轻松跑900KM轴距2米7双前脸)(5)

车长4730mm让该车的侧面看起来比较修长,腰线在后车轮上部设计得比较显眼,这也是辨识度,此外整个侧面还运用了曲面造型,车窗四周采用了镀铬装饰,家轿常用的装饰件。图中所示的是轮毂样式是高配车型,双色更显运动气息,当然其余车型配置了不一样的轮毂设计和尺寸,尺寸上该车长宽高分别为:4730/1820/1505mm,轴距为2700mm。

长安逸动plus dct(满油轻松跑900KM轴距2米7双前脸)(6)

尾部的层次感比较强,特别是顶部小尾翼的设计显得特别运动,下部是常见的贯穿式尾灯不过在家轿车型上并不常见,官方有个好听的名字是天际霓虹贯穿式LED尾灯,点亮后的效果比较亮眼有辨识度,双边两出的排气口可以提升一定的豪华感。

长安逸动plus dct(满油轻松跑900KM轴距2米7双前脸)(7)

来到车内,和朗逸卡罗拉对比逸动PLUS的设计是更具科技感的,双10.25英寸的双联屏设计已经下放到了该车内饰上,低价格可以享受到高水平设计,车机系统也换上了全新的Incall 3.0S智能交互系统,功能涵盖得比较全面,还支持火山车娱高德在线地图等APP,提升扩展性。此外该车提供不同的档把机构,1.6L版本车型是传统机械式换挡杆,而1.4T版本是和UNI-V相同的电子挡杆,电子档杆可以让档把区更显规整感,设计的两个杯架比较实用。

长安逸动plus dct(满油轻松跑900KM轴距2米7双前脸)(8)

长安逸动plus dct(满油轻松跑900KM轴距2米7双前脸)(9)

后驻车雷达和倒车影像是标准配置,在高配车型上还配备了540度高清全景影像系统,相比于常见的360度全景影像,它还支持180度底盘透视功能,在倒车的时候可以更清楚得知车辆周围情况,对于新手来说很友好,行车记录仪也是自带功能。

长安逸动plus dct(满油轻松跑900KM轴距2米7双前脸)(10)

前面已经介绍了逸动PLUS的车身尺寸,属于标准的紧凑型家轿,传统的5座布局可以得到较为充裕的空间享受,地板也是近乎纯平,在部分车型上还有后排独立出风口和全景天窗的配置,提升了乘坐舒适性,正常情况下后备箱可以放下三个大行李箱,4/6比例放倒后可以让空间进一步提升到1000L,更有家用场景适用性。

长安逸动plus dct(满油轻松跑900KM轴距2米7双前脸)(11)

长安逸动plus dct(满油轻松跑900KM轴距2米7双前脸)(12)

在动力方面,2022款长安逸动PLUS提供1.6L和1.4T两款发动机可选,1.6L发动机最大功率128马力,匹配的是5挡手动和CVT无级变速箱,是比较常规的家用动力设定,百公里综合油耗为5.7L-5.8L,1.4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60马力,匹配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动力更显强劲有涡轮的爆发力,对动力有要求的可以选择1.4T,百公里综合油耗为5.6L,加满一箱油可以轻松跑900KM,家用燃油性还不错。最后,经过这样一番介绍相信对于2022款长安逸动PLUS的了解更深了,感兴趣的可以去亲自体验试驾。

长安逸动plus dct(满油轻松跑900KM轴距2米7双前脸)(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