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聲律啟蒙》為元代祝明所寫,劉節編撰古本,和車萬育無關。

放在這兒的純粹是課後筆記。

本身就喜歡《聲律啟蒙》裏那些優美的句子。

如“一灣流水綠”或“巫山雨洗,嵯峨二十危峰。”

又很想借《聲律啟蒙》把對仗學好,徐晉如老師開了“古本聲律啟蒙”的課,毫不猶豫就報了名。

但我終究不是個聽話的學生!

他說吟誦不可用普通話,可我唱不出國子監就演變成了黃梅調,更別談尖團和上口了。好在,可以用粵語勉強交作業。

他講到“漢皇置酒未央宮”,我引經據典在筆記中反駁,是“呂后置酒未央宮”,結果發現不踏實的自己,根本沒聽明白,人家老師所講“漢皇置酒”根本就不是說殺韓信的那回事。

他講“智似欒書謀晉國”強調的是“智”,我接受到的是“權”,感興趣的是一代梟雄弄權的一生。

可見“話從你的口出來,聽到別人耳朵裏就成了別人的”。

所以,“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各人。

”這“修”就難了。

唯有記下這學習的過程。

唐诗经典朗读大全(古本声律启蒙一东)(1)

01

沿對革,

異對同。

俊雅對英雄。

才人對逸客,

牧子對漁翁。

顏巷陋,

阮途窮。

海霧對江風。

雲孤秦嶺斷,

天闊楚江空。

梁武講經同泰寺,

漢高置酒未央宮。

塵慮縈心,

懶撫七絃之綠綺;

霜華滿鬢,

羞臨百煉之青銅。

唐诗经典朗读大全(古本声律启蒙一东)(2)

古本聲律啟蒙一東之三(粤)音频:00:0001:15合集#古本聲律啟蒙吟誦8个

古本聲律啟蒙一東之三(國)音频:00:0001:12合集#古本聲律啟蒙吟誦8个

吟唱古本聲律啟蒙一東之三(粤)音频:00:0001:24合集#古本聲律啟蒙吟誦8个

吟唱古本聲律啟蒙一東之三(國)音频:00:0001:23合集#古本聲律啟蒙吟誦8个

02

1、:入聲字,

意為改變。

革,更也。

2、俊雅對英雄

俊雅:秀美文雅。

俊,本義是指才智超群的人,

引申為容貌美。

《說文》:“俊,材過千人也。”

《禮·禮運》:“大道之行也,

與三代之英。”

注:倍曰俊,千人曰英。

《淮南子。修務訓》:

“故智過千人者謂之俊,

百人者謂之豪,

十人者謂之傑。”

3、逸客

兩字皆為入聲,

指超逸高雅的人。

逸:隱遁,安閒,避世。

“客”與“主”相對,

引申為寄居在外的人,

如客居。

《說文解字》客,寄也。

4、顔巷陋

出自《論語。雍也》

子曰:“賢哉回也,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說白了,

就是孔子誇了自己的學生顔回一番。

說他吃一小筐飯,

喝一小瓢水,

住在簡陋的巷中,

換了別人都愁死了,

他還樂在其中。

5、阮途窮

出自《晉書·阮籍傳》:

“阮籍率意獨駕,

不由徑路,

車跡所窮,

輒慟哭而反。”

說的“竹林七賢”中的那位阮籍,

是個喜歡自駕游的人,

且大多數時候是酒駕,

也不做出行攻略,

走到哪兒算那兒,

遇到車過不去了,

總是痛哭一場就回去了。

按:此兩句說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

一個安於陋巷求學,

雖一生未做過官,

也無傳世之作,

但他的隻言片語收在《論語》等書中,

成為孔子最得意的門生,

其思想與孔子一致,

其德是留給後世最豐厚的文化遺產。

他自漢起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

歷代統治者不斷追加諡號,

被後世尊為複聖,

配享孔子,

陪祭於孔廟。

一個門蔭入世,

身為朝廷命官,

飲酒放縱,

橫決禮俗,

在政治上則採取謹慎避禍的態度,

被後世作為“離經叛道”的典型。

兩種人生恰成對比。

6、梁武講經同泰寺

梁武,為梁武帝蕭衍,

他數度出家同泰寺,

差不多每次都是大臣們集資籌款給贖回來的。

第一次還好,

去了三日,

回朝後改年號大通,

大赦天下。

第二次就脫下黃袍,

穿起僧衣講起經來,

大臣們見群龍無首捐錢一億才得贖回。

第三次花2億,

第四次又1億。

同泰寺在當時靠著“綁架皇帝”可算“撈”了不少錢啊!

很好奇那些錢幹什麽用去了,

又是落到什麼人手裏支配的呢?

另,搞不懂一個皇帝不當,

卻要當和尚的思路是什麼呢?

因為講起經來特別有存在感嗎?

畢竟聽眾逾萬,

比起在深宮不能和粉絲互動是過癮些的吧?

7、漢高置酒未央宮

漢高,指劉邦。

這裏講的是韓信之死的典故。

有兩點需考量:

其一、殺韓信的是呂后,

當時劉邦不在朝中,

正外出打仗。

當然,夫婦同心,

後世就把賬算到了劉邦身上。

其二、韓信被殺不在未央宮,

而是長樂宮的鐘室。

未央與長樂為兩處。

考據《史記·淮陰侯列傳》:

“呂後欲召,恐其黨不就,

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

言豨已得死,

列侯群臣皆賀。

相國紿信曰:

「雖疾,彊入賀。」

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

斬之長樂鍾室。

信方斬,曰:

「吾悔不用蒯通之計,

乃為兒女子所詐,

豈非天哉!」”

所以實為“呂后置酒長樂宮。”

當然改成這樣就不對仗了。

注意:以上理解大錯特錯,

聽課不仔細呀!

重聽第三遍才注意到,

該打手心!

“漢高置酒未央宮”

一句根本不是說呂后殺韓信,

實在是說劉邦為慶賀未央宮建成在未央宮大宴之事。

《史記.高祖本紀》中有這樣一段:

未央宫成,

高祖大朝诸侯群臣,

置酒未央前殿,

高祖奉玉卮,

起为太上皇寿,

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不能治产业,

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熟与仲多?”

殿上群臣皆呼万岁,

大笑为乐。

有人說這是說明家庭充滿歡樂的氣氛,

我看到的是兒子拿話呛老子的不禮貌!

劉邦的爸沒有教會兒子在人前不教人尷尬的禮儀,

受到了報應,

在那麼多官員面前受窘,

多可憐呀!

另一方面,

可見這劉邦對當年父親所言自己不如哥哥之事,

得有多計較呢!

這就是一代皇帝的胸襟啊!

唉.…

8、綠綺

綠,入聲字,

古音念“lù”,擬音“錄”。

綺:念“qǐ”。

注意:yí、qí都是錯誤的。

《說文》,文繒也。

綠綺,是漢代司馬相如的一張古琴,

也就是他情挑文君的那把“媾女利器”,

不過他這把琴也是因替梁王做賦所得回贈,

因而司馬並非原主。

“綠綺”在落入他手前已是一張傳世名琴,

琴內銘文:“桐梓合精”,

當然司馬有精湛琴藝,

使“綠綺”有了生命,

後來“綠綺”更成為古琴的別稱。

9、百煉

百,為入聲字,

古音念“bo”,

擬音“博”。

“百煉”為青銅鏡的名字,

聽名字便知它身經百煉方磨就,

白居易有詩《百煉鏡》:

“百鍊鏡,

鎔範非常規,

日辰處所靈且祇,

江心波上舟中鑄,

五月五日午時。

瓊粉金膏磨瑩已,

化為一片秋潭水。

鏡成將獻蓬萊宮,

揚州長吏手自封。

人間臣妾不合照,

背有九五飛天龍。

人人呼為天子鏡,

我有一言聞太宗。

太宗常以人為鏡,

鑒古鑒今不鑒容。

四海安危居掌內,

百王治亂懸心中。

乃知天子別有鏡,

不是揚州百鍊銅。”


撰文及吟誦:成文

畫圖:樂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