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好的牛排档次(选牛排需要懂这些)(1)

腌制好的牛排档次(选牛排需要懂这些)(2)

腌制好的牛排档次(选牛排需要懂这些)(3)

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西餐牛肉主要是来自澳洲的“和牛”,其特点是肉味较淡。澳洲农民在十多年前引进日本的母牛并以日本的饲养技术来养殖,培育出了新品种。相对于原产地日本的品种,其产量更高、价格相对也更低廉,而美味程度并不输于日本“和牛”。

常见的牛排种类很多,如沙朗牛排(也译作西冷),菲力、T骨、肋眼、牛小排等。不管哪种名称,一块牛肉如果被称为“牛排”,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厚度要和一般成年男性的食指宽度类似。国内超市中的“儿童牛排”只为迎合一部分人的消费心理。这类产品口感很细嫩,但事实上它并不是天然的优质牛肉,大多是由牛肉边角料再加工合成的,消费者在购买时要特别注意。不同名称的牛排有其不同的特点,要根据我们的需要选购合适的牛排。

沙朗牛排:前腰脊肉。含有些许脂肪,是最适合用于煎烤牛排的部位,在美国俗称纽约客。在肉的外延有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适合年轻以及牙口好的人。

菲力:去脂腰里脊肉。位于牛腰背的内侧后段肌肉,一头牛只有两条,由于较少运动到此处,因此是肉质最柔嫩的牛排部位,不含肥膘。是牛排中的首选。煎成3成熟、5成熟、7成熟皆可。

T骨:带骨的前腰脊肉,因为带T字型肋骨而得其名。骨头的一边是菲力,另一边是沙朗,由于可以同时吃到两个部位的肉所以价格也较为昂贵。如果在西餐厅的菜单上看到“Porter House-红屋牛排”,是指大T骨牛排,是T骨牛排中肉量面积最大的部分。

肋眼:是指牛的第6-12根肋骨间的肋里肌肉,富含脂肪纹路,一般所说的“霜降”牛肉指的就是这块地方。肋眼牛排无论是煎或是碳烤都很适宜,肉间的油脂能让口感更滑顺。将肋眼肉切成薄片就是寿喜烧或涮涮锅用的顶级肉片。

牛小排:全名叫带骨牛小排,是取第6-8节肋骨部位横切下来的带骨部位,其含有丰富的油花脂肪,肉质柔软,是最好的碳烤食材。闻名遐迩的台塑牛小排就是这个部位的。

除了根据生长部位命名牛排的名称,美国、日本、澳洲还对牛排分别制定了严格的分级制度。这些国家分级的标准各不相同,但主要标准是牛肉所含的脂肪多少,含有脂肪越高相对等级也越高。不过,分级的目的是为了让牛肉更好地在市场上流通,而不是攀比。因为等级越高,含脂肪越多,所以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看,高等级的牛排不一定更健康。

文并图/李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