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情分析

重点词语的含义在初中是高频考点,在中考中属于中高频考点;重点词语的妙处及表达效果的赏析,在中考中属于高频考点;包括词语的使用是否矛盾,也是重点词语的一种考核方式。重点词语的相关题目一般分值为3分。

二、常见题型

1.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有什么含义?

2.请从词语的表达效果上赏析下列句子。

3.请赏析加点词语有何妙处。

4.请说说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使用上是否矛盾?为什么?

中考常考50个词语辨析(中考重点词语含义及其妙处)(1)

三、答题模式:

1.词语的含义:(本义指……,)在文中指……含义,表达了……的情感。

2.词语的作用(妙处/表达效果):……(这个词语使用了大词小用、或贬义褒用、或褒义贬用、或一语双关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

3.矛盾性词语:不矛盾。……(第一处)是指……(语境义),……(第二处)是指……(语境义),所以两个词/两种说法不矛盾。

四、典型例题

《谅你挣不到一元钱》

暑假过后,锋就要升大二了。锋的样子长得很像爸:高高瘦瘦,头发浓而黑。惟一不同的是,锋的双眸是炯炯有神的,老爸的眼神很有点岁月留痕。

从读中学时起,爸就爱给锋讲小时候的贫穷,讲知青岁月的艰辛。开始,锋像听故事一样感到新奇,但同时也感到有点不可思议。他寻思,那都是经过夸张了的,是父亲为了培养自己节俭习惯的说教。

锋嘴里不说,心里却反感:现在都什么时代了?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老爸这人说老不老,但脑筋早已陈腐僵化得不行!

这次暑假回家,锋决定“敲”老爸一笔,然后和朋友去江西庐山度假,避避暑。

老爸没说给,也没说不给,又“”起了说教法宝。锋不耐烦了,说口而出道:“你不嫌烦,我还嫌烦。干脆点,给还是不给?”

老爸也来气了,但没表现出来,说:“你长这么大,还没体会到挣钱的辛苦。这样吧,如果你不凭借自身以外任何手段能挣到一块钱,那么你提出的这笔费用我给。”

锋负气地说:“老爸你说话可得算数!”

与其说是为得到一笔钱,不如说是为赌一口气。锋真的两手空空地出门了。

他先是想到帮人擦鞋。可是一无工具二无鞋油,不成。他想到帮小饭店送外卖快餐,可一连问了好几家,几乎家家都说现时人手够了,暂不增人。只有一家店主反复审视锋,说,是需要一名送外卖快餐的人,但需要有劳务市场介绍函件,起码要有身份证。可是锋没能提供。

锋忽然想起,自己的歌喉还可以,倒不如到中档饭馆去卖唱,也许能弄到点钱。于是他挨个进入小单间,问:“先生、小姐,需要听歌吗?”几乎每一个单间的人都投来不耐烦甚至是鄙弃的目光,大概因为他的出现打扰了人家的聚会,扫了别人的雅兴。有些不客气的,甚至挥着手“去去去!”地驱赶他。

但锋不死心,他又进了另一家小饭店,敲开了一个小单间的门。他畏畏缩缩地重复当天重复了许多遍的那句话。没想到,意外发生了。一个干瘦干瘦的男人从口袋里摸出一元钱,扔在了地上,说:“年纪轻轻,有手有脚的,出来讨钱,讨厌!滚吧!”

这时候,如果锋弯腰拾起张皱皱巴巴的纸币,他算是赢了。但不知为什么,人固有的一点尊严,突然将他击得了一下。他稳住了自己,没有弯腰捡钱,轻轻地拉开了小单间的门,含着泪离开了饭店……

1.揣摩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妙处。(4分)

⑴老爸没说给,也没说不给,又“咒”起了说教法宝。

“咒”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锋对父亲说教的反感,表现了锋的自以为是和不以为然。

⑵但不知为什么,人固有的一点尊严,突然将他击得晃了一下。

“晃”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锋尊严受到严重伤害时的情景,表现了锋的感愧与失落。

2.最后一段写道,锋如果捡起这一元钱,便能“赢”了这场赌,然而他最终“没有弯腰捡钱”,你对他的这一做法有何评价?(3分)

(围绕锋的做法是对的,人的尊严高于金钱。)

3.锋“含着泪离开了饭店……”这是文中惟一写锋流泪的地方,你认为锋流泪的原因有哪些?(两点即可)(4分)

①锋因人格受到严重侮辱而流泪;②锋因感到生活的艰辛而流泪;③锋因自己曾误会父亲,感到愧疚而流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