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牵羊‖原文‖,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三十六计顺口溜?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三十六计顺口溜(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三十六计顺口溜

顺手牵羊

‖原文‖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译文‖

敌人出现的小漏洞也必须乘机利用。再微小的利益,也要力争获得。变敌人的小漏洞为我方的小胜利。

||计名典故||

顺手牵羊是看准敌方在移动中出现的漏洞,抓住薄弱点,乘虚而入获取胜利谋略。古人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意思是要捕捉战机,乘隙争利。当然,小利是否应该必得,这要考虑全局,只要不会“因小失大”,小胜的机会也不应该放过。

苻坚

公元383年,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势力强大。前秦王苻坚坐镇项城,调集九十万大军,打算一举歼灭东晋。他派其弟存融为先锋攻下寿阳,初战告捷。荷融判断东晋兵力不多并且严重缺粮,建议苻坚迅速进攻东晋。苻坚闻讯,不等大军齐集,立即率几千骑兵赶到寿阳。

东晋将领谢石得知前秦百万大军尚未齐集,决定抓住时机,击败敌方前锋,挫敌锐气。谢石先派勇将刘牢之率精兵五万,强渡洛涧,杀了前秦守将梁成。刘牢之乘胜追击,重创前秦军。谢石率师渡过洛涧,顺淮河而上,抵达淝水一线,驻扎在八公山边,与驻扎在寿阳的前秦军隔岸对峙。苻坚见东晋阵势严整,立即命令坚守河岸,等待后续部队。谢石感到机会难得,只能速战速决。

淝水之战示意图

于是,他决定用激将法激怒骄狂的苻坚。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说道,我要与你决一雌雄,如果你不敢决战,还是趁早投降为好。如果你有胆量与我决战,你就暂退一箭之地,让我渡河与你比个输赢。苻坚大怒,决定暂退一箭之地,等东晋部队渡到河中间,再回兵出击,将晋兵全歼水中。他哪里料到此时秦军士气低落,撤军令下,顿时大乱。秦兵争先恐后,人马冲撞,乱成一团,怨声四起。这时指挥已经失灵,几次下令停止退却,但如潮水般撤退的人马已成溃败之势。这时谢石指挥东晋兵马,迅速渡河,乘敌人大乱,奋力追杀。前秦先锋苻融被东晋军在乱军中杀死,苻坚也中箭受伤,慌忙逃回洛阳。前秦大败。淝水之战,东晋军抓住战机,乘虚取胜,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案例

弦高献牛退秦军

春秋时,地处西方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与戎狄不断的战争,秦国的地盘不断扩大,国势日盛。公元前627年(周襄王二十五年),素国乘晋文公去世的机会,企图插足中原,派军偷袭郑国。

孟明视

秦国许多大臣都反对穆公的军事计划,但穆公固执己见,派孟明视率大军偷袭郑国。而郑国对秦国此举毫无觉察。郑国有一个商人,名叫弦高,具有爱国思想,且能随机应变。他在贩牛的路上正好碰上了准备偷袭郑国的秦国军队,兵强马壮,浩浩荡荡。弦高知道这对郑国将意味着什么,他急中生智,一边派人飞驰回国报信使郑国及时动员,作好防御的准备,一边自己假装成郑国的使官,入秦营见秦将孟明视,用自己所带的十二头牛和千张牛皮犒劳秦军,并用警告的口气对孟明视说:“我们郑国是个小国,而且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日夜怀有恐惧之心,从来没有敢放心睡大觉。今日我们的国君听说将军劳师前来,特派我奉上一点薄礼,以表心意。”

孟明视听后大吃一惊,认为郑国早已有了准备,而秦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按原计划偷袭郑国是不现实的,秦军乃移师灭晋国的盟国而归。晋国对秦的东进政策一向怀有戒惧心理,在秦军回国途中,晋国出兵截击秦军于崤,秦军陷入晋军的包围圈,全军覆没。

在此例中,弦高偶遇偷袭郑国的秦军,他假借郑国国君的名义,以自己的商品犒劳秦师,并暗示郑国已有准备,使秦军移师别处。弦高作为商人,他本来的目的是贩牛和牛皮获利,但他却以牛和牛皮而使郑国获救,可见弦高顺手牵的“羊”实在非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