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晴雨交替、气温回升

野生蘑菇似乎一夜之间打开了小伞

密密匝匝地挤在路边或森林里

勾引着吃货们蠢蠢欲动的心……

10大常见的有毒蘑菇(健康大量上市蘑菇季来了)(1)

蘑菇虽然美味

但是如果采了毒蘑菇并误食

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为了让大家吃得安心

今天就带大家好好了解

一番野生蘑菇吧~

10大常见的有毒蘑菇(健康大量上市蘑菇季来了)(2)

吃了毒蘑菇,会是什么感受?

▼▼▼

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异。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或许有人会告诉过你,

鲜艳的蘑菇就是毒蘑菇等经验

但是!这些经验并不靠谱!

1、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鸡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美味可食;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等剧毒蘑菇,其颜色则为灰色或白色。

2、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

事实上,很多对人有毒的蘑菇是其他动物的美食,比如豹斑鹅膏经常被蛞蝓取食。白毒伞也有被虫啮食的记录。

3、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多汁蘑菇受伤后,多有乳汁分泌,同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不能成为蘑菇是否有毒的区分标准。

4、毒蘑菇往往有鳞片、黏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

按照“有菌托、菌环和鳞片的蘑菇有毒”的鉴别标准,可以避开包括白毒伞和毒蝇鹅膏在内的一大波毒蘑菇。但是,这条标准的适用范围非常狭窄,不能外推到形态高度多样化的整个蘑菇世界,更不能引申为“没有这些特征的蘑菇就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并没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如亚稀褶黑菇,没有菌托、菌环和鳞片,颜色也很朴素,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因器官衰竭致死。另一方面,这条标准让很多可食蘑菇躺着也中枪。例如,常见食用菌中大球盖菇有菌环、草菇有菌托、香菇有毛和鳞片。

眼见为实!

这就带大家

去认识几种常见的毒蘑菇!

↓↓↓

毒蝇伞因可以毒杀苍蝇而得名。其毒素有毒蝇碱、毒蝇母、基斯卡松以及豹斑毒伞素等。误食后约6小时以内发病,产生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精神错乱、出汗、发冷、肌肉抽搐、脉搏减慢、呼吸困难或牙关紧闭、头晕眼花、神志不清等症状。

10大常见的有毒蘑菇(健康大量上市蘑菇季来了)(3)

狗尿苔又称“致幻蘑菇”,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应。发病较快,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其毒素为光盖伞辛等。由于中毒后引起跳舞、大笑,故群众称做舞菌或笑菌。生长在粪上又名粪菌。

10大常见的有毒蘑菇(健康大量上市蘑菇季来了)(4)

致命白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的食用蘑菇较为相似,极易引起误食,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在新鲜毒菇中毒素含量很高,50克左右的白毒伞菌体所含毒素便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白毒伞毒素对人体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造成的危害极为严重,中毒者死亡率高达90%以上。

10大常见的有毒蘑菇(健康大量上市蘑菇季来了)(5)

铅绿褶菇毒性比致命白毒伞弱,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但也可能含少量类似白毒伞的毒素,对肝等脏器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也有可能因误食而致命。

10大常见的有毒蘑菇(健康大量上市蘑菇季来了)(6)

毒红菇味麻辣,有毒,食后主要引起胃肠炎型中毒症状,一般发病快,病程短,除发生剧烈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外,严重者还出现面部肌肉抽搐,脉搏加速,体温上升或下降,有的可因心脏衰弱或血液循环衰竭而引起死亡。毒红菇与可食用的大红菇样子很像,一般人难以分辨。

10大常见的有毒蘑菇(健康大量上市蘑菇季来了)(7)

红网牛肝菌此种在新疆有人采食,而在南方有中毒发生。含胃肠道刺激物等毒素。中毒后主要出现神经系统及胃肠道病症。据报道小白鼠试验有毒。与马尾松、疣皮桦、鹅耳枥、山毛榉、栎等树木形成菌根。

10大常见的有毒蘑菇(健康大量上市蘑菇季来了)(8)

既然毒蘑菇这么难分辨,

那么如何才能彻底避免

采食到毒蘑菇呢?当然是!!!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

10大常见的有毒蘑菇(健康大量上市蘑菇季来了)(9)

10大常见的有毒蘑菇(健康大量上市蘑菇季来了)(10)

可是,万一不幸

吃了毒蘑菇怎么办?

① 立即呼叫救护车;

② 要立刻进行催吐,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一次5-10ml,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③ 孕妇慎用催吐;

④ 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⑤ 加盖毛毯保温;

⑥ 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无论是否发病,也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⑦ 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以供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阅读 23

在看

写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