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新闻冲上了热搜,明星张庭夫妇TST庭秘密被石家庄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同时因为其利用金融机构转移或隐匿涉传资金,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依法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

近年来,社会上对于传销的认知深度已经上升,也清楚身陷传销的危害,但也依旧有一些人在面临传销时不小心掉进坑里,并且一度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

在TST庭秘密被控传销的案件中,就不乏为其洗白的“代理商”,这些人坚信TST的营销只是一种模式,公司运营合理合法,这场所谓的传销控告是莫须有的罪名,并且认为在年底进行如此的“污蔑”纯属“其心可诛”。

传销洗脑最新揭秘(心理学揭露传销)(1)

传销与反传销,两类人就像隔着围城,里面的人看外面,外面的人看里面,谁都搞不明白对方为何如此冥顽不化。走上传销容易,破解传销其实也容易,而且其中涉及到的心理学知识小编简化为“传销洗脑三部曲”,可以说道说道。

1. 浮躁、贪婪,想要赚快钱

这个社会发展很快,几年前网购都不太发达,现在已经是随处可见,人要跟上社会的发展,要挣钱,要担负婚姻、教育、养老压力,在这场征战中,一个人必然要经历心路历程上的改变。疫情来得突然,街上实体店关掉不少,人心逐渐浮躁,都在想着如何赚钱养家。

实体不行,赚钱太慢,所以才会有人想要赚快钱,周围一圈人月入几万几十万,朋友圈发,微博发,于是个人在连番的信息轰炸下选择相信传销,搏一搏还有机会单车变宝马呢,为什么不试试呢?

传销中的心理其实有点类似于赌徒心理,但赌徒心理还可能会赢,传销中没有赢,只有裂变的无数下家,和囤在手里的货。

传销洗脑最新揭秘(心理学揭露传销)(2)

2.从众的心理压力——不得不做

想要破解传销,要先明白什么是传销,传销有三个特点:第一看要不要交入门费,第二看需不需要拉人头,第三看这套体系的计酬方式是怎样的。

可以看一下传销的例子,在广西“10·16”特大传销案中,头目以“资本运作”为幌子,以高额报酬为诱饵,吸引参加者缴纳5.6万到8.6万的入会费,又引诱群众到北海、南宁、桂林等地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上一级发展下一级,赚的是“子子孙孙”的钱。

再比如贵州“5·07”特大传销案,该案件打着“连锁经营”的幌子,收取6万多元的入门费,之后大肆发展下线人员,牵涉到的人数达到3000人,又在聚集地聚众演讲,增加知名度。

当说到最后一点时,我们就能看到社会心理学在此处的运用。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具有从众心理,这一方面是个体的需要——在面对未知情境时,选择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另一方面是群体的压力,即群体内所有人都这么做,一旦一个人不做,就会显得很另类,并且这时候没有从众的人,心理也会感到纠结。

传销洗脑最新揭秘(心理学揭露传销)(3)

在TST的体系中,处处可见人群的从众效应,因为别人都在发朋友圈,都在拉人组团队,那么我不做的话会不会很另类、很特殊?而这种情况下,个体想要摆脱这种“孤独感”就要做出和其他人一样的行为,来摆脱受到排斥的感觉。

在传销组织中常见这种情况,为什么常见的一个场景是下面坐着一群人,台上站着一个人进行讲解?因为传销组织要运用群体的从众心理,只要这个时候在下面听众中有一声或者两声应和,那么这个群体的所有人都倾向于同意讲台上的人的观点。这就是从众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个体的观点,使个体观念顺从群体的观念。

不止在传销中,只要是一个群体,其从众心理的威力就是巨大的。相信很多人都见过这样一个现象:在一段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聚集起来的人数众多,其中但凡有一个人迈出脚步,其余的人会直接跟上,不会考虑“路上车很多”“现在没有红绿灯”等因素,大家就像跟在母鸡后面的小鸡一样,下意识地遵从。

传销洗脑最新揭秘(心理学揭露传销)(4)

这就是从众的力量,在传销组织中进行群体性演讲。不仅可以让单个个体更加遵从群体意愿,而且有助于其不断巩固已有的有利于传销组织的认知,相关认知越来越坚固,即使是外来反驳意见来临,也能屹立不倒。

3.认知失调——无法接受改变后的结果

如上所说,在进入传销组织之前,以及进入传销组织一段时间之后,个体都处于一种“被演讲”的模式之中。在一场又一场的演讲中,演讲人不断重复“某项产品多么好多么棒”“已经有XXX人拿到XXXX元”等信息,不管信息真实与否,个体在不断的重复中已经将其转化为短时记忆进而转化成长时记忆。

即使是在其他无关时刻,脑子里可能都会蹦出来一两句,而在其转化为长时记忆固存在记忆中后,一旦和外来信息冲突,就会引起激烈的反驳,这时的个体就会处于认知失调的状态之中。

传销洗脑最新揭秘(心理学揭露传销)(5)

认知失调是对个体行为态度一致性的损坏,每个人都会经历认知失调,经历认知失调的人有时可以转换自己的态度或行为,有时却不可以。

在传销组织中,个体有机会接触到外界的信息,即会接收到“这是一个不正当组织”“我正陷入传销组织之中”等信息,但是个体做出的改变依旧很少,这是为什么?

既然个体已经接收到正向信息,那么TA就该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做出改变,但是事实是往往没有。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个体此时正处于认知失调之中,无法承担转变态度后的后果,转变态度后与原态度不一致,行为也发生改变,那么一种重要的,对自我价值产生毁坏性的问题就浮出水面:我原来在干什么?

传销洗脑最新揭秘(心理学揭露传销)(6)

这个疑问深深地回荡在这些传销个体的脑海中,使其产生一种面对现实的恐惧,因为无法承担后果,所以不做出改变,依旧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身在传销,心也在传销中的原因。

传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谁都知道传销是非法行为,也十分警惕身边的传销陷阱。人在接受初始信息时警惕性往往会很高,这时一旦外界正向信息输入,个体会很及时做出改变。但是如果在初始阶段没有外界信息输入,那么个体就会在一次次演讲中越陷越深,最终成为传销组织的“洗白者”。

2019年,电视社交平台花生日记就被判为传销组织,据统计,该公司收取佣金4.5亿,这些都是洗白者们的功劳。

身陷传销而不自知,获得新信息而不改变,传销组织中的个体一方面在从众的压力下,另一方面在认知失调的压力下,逐渐丧失想要挣脱出来的愿望,随波逐流,必要时还会逆向反驳新信息的输入,就是在此种情况下,才会有人不断进入传销,并继续在传销中生存。

传销洗脑最新揭秘(心理学揭露传销)(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