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他是用脑子打仗。东汉善于品评人物的刘邵称韩信是“胆力绝众,才略过人”的骁雄,是与战神白起可以相提并论的人物。明代茅坤奉韩信为“兵仙”。茅坤说:“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辞赋仙也;刘阮,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然哉!”(《史记抄》)

韩信以“兵仙”之名著称,下面来说说他的著名战役:下齐削楚。

韩信在楚汉相争过程中打的最后三次大战中的两战分别就是下齐削楚。

齐国在楚汉相争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田横收复齐国之后,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在楚汉相争的相持阶段一直坐山观虎斗,中立的时间长达十七个月。韩信擒魏取代胁燕破赵之后,田横明白韩信接下来兵锋所指必然是齐国,所以他调集二十万重兵在历下布防。

兵仙韩信能反叛刘邦吗(兵仙韩信如何下齐削楚)(1)

韩信拜将

就在双方厉兵秣马之际,刘邦派郦食其前往齐国进行说服。一番权衡之后,齐国决定归降,下令解除了历下的警戒。韩信本想收兵,辩士蒯彻对韩信说:“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以数万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资治通鉴》卷十)

蒯彻问韩信:“将军你受命攻打齐国,而汉王又另外安排人游说说服了齐国归降,难道有让将军停止进攻的诏令吗?为什么不继续进攻呢?况且郦食其一介儒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说降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而将军你用兵数万之众,一年多才攻下赵国五十多座城池。身为将军历时数年,反而不如一介儒生的功劳大啊!”

结果经过辩士蒯彻一番鼓动,韩信悍然发动突袭,趁机打败了实力强悍但放松警惕的齐国历下守军,进而攻占了齐国的都城临淄。随即挥师东进追击齐王田广余部。这个时候的项羽才醒过味儿来,派大将龙且领兵二十万大军前来援救盟军齐国,在高密与齐王的军队会师。

项羽手下的大将龙且本可以固守与韩信相持,却出于轻敌和贪功,草率地在潍水两岸摆开阵势与韩信开战。韩信命人连夜赶做了一万多个袋子,装满沙土,投堵潍水的上游,然后率领一半部队渡河去袭击龙且,随即假装战败,往回奔逃。龙且果然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韩信胆小如鼠嘛!”于是渡潍水追击韩信。

眼看龙且的部队一大半已经开始渡河,韩信派人挖开堵塞在潍水上游的沙袋,大水立刻奔泻而下,龙且的军队大部分或淹死或没能渡过河去。韩信迅速组织反击,龙且被杀,楚军崩溃。韩信随即追逐败兵到了城阳,俘获了田广,全部平定了齐地。

兵仙韩信能反叛刘邦吗(兵仙韩信如何下齐削楚)(2)

韩信题跋全身像

下齐削楚,韩信又是利用河水的力量和龙且的轻敌思想。下齐削楚实际上是两次战役,这两次战役不仅解决了齐地的大隐患,而且消灭了项羽的精锐部队二十万,直接削弱了项羽的力量。此消彼长,接下来的垓下决战项羽已经处于不利局势。

《孙子兵法》中说:“兵者,诡道也。”作为用兵大事,谋划是先决条件。纵观韩信的用兵,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疑兵示形,把兵法运用得出神入化。而且韩信还特别善于利用水利。《孙子兵法》中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 虚实》)韩信堪称是一位把兵形、地形、人谋运用到极致的军事家。无怪乎刘邦也由衷感慨“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评说〈资治通鉴〉之秦崩汉兴》】

兵仙韩信能反叛刘邦吗(兵仙韩信如何下齐削楚)(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