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王羲之很喜欢鹅。

有一天,王羲之在山阴的一条路上散步,忽然听到一座寺庙院内传出了阵阵鹅叫声,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走进寺庙,看见一个道士正在伏案抄写《黄庭经》(道德经)。道士看见王羲之来了,很高兴地迎上去,请求王羲之帮助抄写,王羲之也不推辞,坐下来,一口气抄完了《黄庭经》。

临别时,道士送给王羲之一只雪白的大鹅,王羲之高兴得合不拢嘴,连连道谢。

可是,当王羲之接过白鹅时。一转眼,寺庙,道士,鹅笼什么的都不见了。他正在疑惑不解的时候,手中的大白鹅也扑棱棱一下子飞上了天空。

王羲之抬头一看,鹅背上正坐着那个抄写经书的道士,在向他招手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王羲之低头一看,自己的手里果真有一根鹅毛。那个道士是个爱好王羲之书法的仙人,用这种方式取得了王羲之的真迹。

传说,王羲之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小桥。人们称呼它为“题扇桥”。

有一天,王羲之从这桥上走,见到很多人在桥头卖扇子。其中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婆婆也在卖扇子,却没人买。

王羲之很同情老婆婆,便拿出笔来,给她的扇子上题了字,告诉她要卖200文一把,钱少了不卖。

结果,人们见王羲之的题字,一下子把扇子抢购光了。从此,人们便把这座桥叫做“题扇桥”。可是据说那个卖扇子的老婆婆贪心不足,又弄来很多扇子,找上门来请王羲之题字。王羲之听说老婆婆又来了,就从后门溜出去,躲起来了。直到老婆婆离开了,他才回到家里!

千里送鹅毛故事简短一句话概括(千里送鹅毛故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