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小利

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第一节的第三句话: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里的“愠”,是怨恨的意思;

“君子”,在《论语》中,君子要么指“有位者”,要么是指“有德者”。这里是指“有德者”。

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那么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

我们知道,这句话是接着前面的两句话来的。

第一句话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的是自修,也就是说自己学习,然后有所收获的时候,这样的一个内心喜悦的状态。

那第二种情况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也就是说,在得到他人认同,然后和弟子共修的这样一个其乐融融的、快乐的、共修状况。

这一句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说,当别人不认可我们,或者哪怕说是认可我们,但是并没有能够真正地理解我们所倡导的理念的时候,那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办法就是“人不知而不愠”。

就是说,我们并不会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有所怨恨。这也恰恰是君子的行为。

人不知而不愠说明了什么(不被理解才是人生常态)(1)

1、知己难觅

正所谓知己难求,要找一个真正理解我们、认可我们的人,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我们知道孔子有弟子三千,并且时常会有一些国君、大臣来向孔子请教问题。

对于不认可孔子的人我们不多说了,单就说这三千弟子之中,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理解孔子的理念,并能够践行孔子的教诲呢?

其实并不是。在《论语》后面部分的内容我们就会发现子路是孔子非常喜欢的一个弟子,也是一直跟在孔子身边的。

而他最后的结局则恰恰是因为没有遵从孔子的教诲,而致使自己死于非命。

对于那些来向孔子请教问题的国君和大臣,就更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并践行孔子所推行的“仁道”了。要不然孔子也不会发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慨了。

意思是说:推行的仁道执行不下去了,那我就会乘着小船出海避世。这也是孔子非常少见的一句牢骚。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其实也从侧面像我们揭示了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人不知而不愠说明了什么(不被理解才是人生常态)(2)

2、不被理解的一生

其实,孔子的一生以及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恰恰就是不被理解的典范。

我们知道孔子生活在一个世风日下、礼仪崩坏的时代大背景下。也正因为此,所以孔子才会去推行仁政,想要重新建立礼仪,但同时这也注定了他推行仁政的道路会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直到最后也没有得到任何一位统治者的认同。

从这个角度来说,孔子的一生是相当不得志的一生。

在孔子死后几百年之后,到了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倡导得到了汉武帝的认可,所以才把儒家思想认定为官方的正统。儒家思想也是第一次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但同时,董仲舒又创建了“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其实是对儒家思想的错误解读。把儒家思想中,原来的这种双相交互的伦理关系变成了单向的。

什么意思呢?

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中君臣、父子、夫妻相互之间应该是对应的关系。 就是说,你要想得到臣子的辅助和忠心,那你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明君,实施仁政;作为父亲,你首先要承担起作为父亲的责任,才能得到子女的认可;作为丈夫,你要承担起作为丈夫的责任,才能得到妻子的认可。

人不知而不愠说明了什么(不被理解才是人生常态)(3)

但在董仲舒的“三纲”中,则意味着说,只要你处于君王、父亲、丈夫这样的角色中,那么对方:臣子、子女、妻子就要无条件的服从你。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所以,虽然在汉代,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第一次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是一个很大的发展。但同时,这也是儒家思想一系列灾难的开端。

到了宋代、明代,儒家思想得到了第二次大的发展。 这时候出现了以程颢、程颐(兄弟俩)和朱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以及以陆象山和王阳明为代表的陆王心学。二者均是以创造性的方式来诠释的传统儒家。

最后以程朱理学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并从此之后,所有的封建王朝(除元朝之外),都以程朱理学作为国家的基本准则。同时,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也成为科举考试指定的学习资料。直到20世纪初,封建王朝被废为止。

其实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辩证发展过程,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是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的。但在政治应用层面,宋明理学的一些说法被断章取义地截取了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拿来教条式的强加于人们。

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有:“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些说法都因为剥夺了人的自由和压制了人的自然欲望,而成为20世纪早期反儒浪潮中集中批判的靶子。

那么“存天理,灭人欲”其真实意思是什么呢?

其实,所谓“天理”是本心、真我;而“人欲”则是私欲习气,是假我。并不是人们误以为的人的自然欲望。而孔子也并没有要人们消除欲望。相反,孔子倡导的是以有理有节的方式来满足这些欲望。这也正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动物的关键区别。

总的来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过去2,500多年的历史中,有着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一面。比如说,出现了一些新的儒家思想的代表,像孟子、王阳明。

同时,在更长的时间内,其实是处在一个不被认可、不被理解、被统治阶级当做统治工具,甚至是被误解、被批判、被冤枉的境遇当中。

比如说,像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其实就是把解读错误的这样的一个观念安放到了孔子的头上,然后对孔子进行了批判。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对孔子来说也是很冤枉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说我们现在学习传统文化,最好是从第一手的资料,比如说《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开始学习的原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学到孔子或者说儒家思想的最原汁原味的思想理念。而不是被误解、误读之后的错误的理念。

了解完孔子的一生,我感觉被深深得安慰到了。因为既然说像孔子这样一位先贤圣人,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都要经历不被理解、不被认可,甚至是被误解、被冤枉的过程。那么像我这样的一个普通人,不被理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人不知而不愠说明了什么(不被理解才是人生常态)(4)

3、理解他人很困难的客观原因

虽然说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着被理解、被认可、被接纳。但不得不说,不被理解其实是有着客观的因素的。

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每个人的过往经历和知识体系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哪怕两个人共同经历了同一件事情。那么对这件事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我们都是基于个人的过往经历和现有的知识体系来理解的。所以不可能完全的一样。

第二点,知识的诅咒。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对于我们自己知道的情况或者说已经具备的一些知识体系。比如说,事情发生的背景条件等自己知道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别人也知道、也了解这些事情。但其实可能是别人并不知道我们所了解的这些事情。或者说,并不具备我们的这些知识基础。这也是误解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人都是逃避思考的。

这也是人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因为思考真是太消耗能量了。所以说,为了尽可能地避免能量消耗,节省能量以便于生存下来,大脑是能不思考就不思考。

所以我们在做选择或者说做决定的时候,都倾向于依赖于系统1,也就是《思考,快与慢》书中提到的这种自动的、一个条件反式般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然后大部分情况下就直接依据这个想法来行动,而不是在对这个想法的准确性进行审查判断之后再行动。

可以说,对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在做决定或者选择的时候,都倾向于不思考,不去做出全面的考量。

那么对于别人的一些想法,特别是当其跟自己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也就更难做到说暂时放下自己的观点,然后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别人得出这些想法或者说理由的(内在)原因。

这是更难做到的事情。所以做到拥有同理心是很难的一件事,得到他人真正的理解,亦或是真正的理解他人也同样是非常难的事情。

既然不被理解有着客观的因素,那为什么人们还会纠结着期盼着想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同呢?

这是因为人是群居动物,对于被他人理解、认同和接纳有着发自内心的渴望。 因为在远古的时期,如果说一个人,确切地说是一个猿人,若是不被族群所接纳、所理解、所认同,这往往意味着死亡。因为你不可能在那样的一个原始的、充满危险的环境下一个人独立生存下去。

虽然说现在的社会已经高度发达,即使是一个人也可以生活的很好。但是在遇到不被理解的状况的时候,甚至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我们内心的这种对死亡的恐惧就已经发生了。然后,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生气、怨恨,甚至暴力。 也就是对于他人的不理解、不接纳表现出这种“人不知而愠”的状态。

人不知而不愠说明了什么(不被理解才是人生常态)(5)

4、持续学习,成为“君子”,是生活幸福的根本之道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呢?

其实孔子也给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成为君子,即成为对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非常了解的“有德者”。

那又为什么说成为君子就能够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呢?

这可以从老子《道德经》中对道与德的解释来理解。老子所谓的“道”,简单的说,就是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整体。“德”就是具体事物的规律。对于个人来说,就是我们能够学到和理解的这部分规律。

那么所谓的成为君子,也就是成为有德者,也就是去学习了解更多的客观规律、法则。不管是自然界的还是人类社会的。因为你了解的客观规律越多,那么自然就能够做到以理化情。当不被理解的状况再次出现的时候,你能够知道原因出在什么地方。这样自然而然的也就能够做到不愠。

其实第一节的这三句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果说我们能够深刻的理解这些话,然后能够记住它,甚至说能够把它当做座右铭的话。那么它是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困难、挫折以及痛苦的。

简单来说,一切问题,最根本也是唯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向内求。学习学习再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去了解更多的道,去了解更多的自然规律、人类社会的规律,不断的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一个有德者,成为君子。然后才能够在关键的时候,做到以理化情,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

当然,这也将是我们毕生的追求,因为永远有新问题出现,也永远有学不完的道理,我们也永远有可以进步的空间。但同时这也意味着我们人类可以持续的延续下去。

因为完美的、终极的状态并不是我们的目标。在短暂的一生中能够享受不断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才是我们努力的目的。 同时若是也能够让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的更好,哪怕只有一点点,那我们的一生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1、杨伯峻 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20.2、张景、张松辉 译注,《道德经》,中华书局,2021.3、倪培民 著,《孔子——人能弘道(修订本)》,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