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白诗中描绘的形象,大概便是所有人心中最初的侠客梦了吧:动作利落而飒爽,孤身一人行走于江湖,行事乖张却维护心中的道义。

拂衣而去的侠客,如此干净利落的动作似乎与我们印象中,宽袖大袍的传统文人不太一样。居于中原地带礼治严谨的汉民族,深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礼、儒家等礼治思想影响,注重礼节、礼法,无论是冕服、深衣、袍服,其样式都是宽松肥大的。而侠客衣着简短紧身,则与胡服样式更为相似。

胡服即少数民族服饰,它传入中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年代与事件大概就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及北魏孝文帝改革。

唐朝时东西方交流的典型事例(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1)

图丨赵武灵王

少数民族的服饰对隋唐以后的中古常服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梦溪笔谈》卷一记载: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

赵武灵王首先对传统服饰的权威发起挑战,而后北魏鲜卑族的服饰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古常服饰的形成。二者看似时间相去甚远,但若是没有前者的开拓,后者则不会为众人接受得如此顺利,乃至后来唐朝中原侠客装束成为众人仰慕歌颂的存在。

一、传统服饰的第一次变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商周时期的服饰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一般为分为两种配套穿搭,一种是襦、裤、深衣与下裳,另一种是上衣、下赏相配。

衣穿于襦、裤、深衣之外。“深衣”因“被体深邃”而得名,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型连体服饰,又称长衣、麻衣、中衣。样式是连体的长衣服,把衣、裳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连在一起包住身体。如此穿着虽然从审美角度来看十分美观,但如此配套的繁杂穿戴可想而知极其不便且束缚行动,更不用说行军打仗了。

唐朝时东西方交流的典型事例(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2)

图丨深衣

战国时期,赵国位处中原,时常受到以东胡、林胡为首的游牧民族骑兵骚扰,相邻的齐、秦诸国也频频侵犯边界,处境十分窘迫。同时,中原地区以农耕与种植为生活基础,百姓穿着大袖长袍耕地劳作也十分不便。改革服饰加强军备迫在眉睫,于是,赵武灵王的变革开始了。

与中原地区形成强烈对比的则是西北的林胡和正北的东胡、娄烦“三胡”。他们身为游牧民族,平日里骑马射箭乃是常有的事,因此他们多衣着简洁、便利。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裤,腰系皮带,脚上则穿着便捷的长靴。

服装的方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或是决定了战争的方式。中原各诸侯国的军队虽气势宏大,但行动迟缓、灵活性低,不适合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作战。反观游牧民族的骑兵,机动灵活,特别适合长距离地突袭,以及在极其复杂的地形下快速作战。

唐朝时东西方交流的典型事例(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3)

图丨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从小耳濡目染北方游牧民族的骑马射箭,在他的心目中就逐渐形成了一幅"胡服骑射"的蓝图。于是他立场坚定地批判传统习俗和民族偏见,积极向游牧民族学习改穿胡服、采用骑兵作战,并力排众议,大肆推广,以使赵国在军事上迅速强盛。

但由于服装规制是祖宗留下来的传统,中原民族向来崇拜祖先沿袭旧制,赵武灵王此番作出改变的阻力定然是巨大的。

公元前 307 年的某一天,赵武灵王于国都邯郸,从朝见群臣开始,实施了他变革的第一步。他没有穿戴往日的宽衣大袖的袍服,而是换上一身窄袖窄衣的胡服出现在大殿之上,众臣子皆哗然。

唐朝时东西方交流的典型事例(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4)

图丨胡服骑射

之后,决心推行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希望身为朝廷重臣且为其亲叔叔的赵成能首先支持其这一改革的推行,但事与愿违。为表反对之心,公子成于赵武灵王颁布“胡服骑射”令法的第二天便称病不朝,以实际行动抵制改革。

然而,《尚书》有云: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戎”即兵事,意在开疆拓土,守卫国家。赵武灵王深知自己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非议与阻拦甚至天下人的耻笑,但为保卫国土乃至拓展疆域,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还是进行了下去。

这次改革的主要变化是废除下裳,改为有档的长裤;废除履舄,改穿长筒的皮靴。相应地,上衣改变为紧身左衽的短袍。而中原传统惯用的丝绸、葛布、麻布等材质逐渐,被毛毡制品、皮革等所代替。此时的衣着已经初现侠客装扮的雏形。

唐朝时东西方交流的典型事例(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5)

图丨实力强大的赵国

二、鲜卑族服装在北魏孝文帝改革后与中原服饰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之后,鲜卑族服服装款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北魏后期,其穿着借鉴了汉民族服饰中宽袖等元素,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服饰部件。

早期的鲜卑族以帽为主要的头部衣着,因其居住地北方温度低风沙大,无论男女都习惯带帽。且帽多以暖帽为主,常见的暖帽有风帽、突骑帽、鲜卑帽、合欢帽等等。而至北魏后期,帽则改为冠与巾,原因一是收到了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二是随着生活区域南移而不再那么需要保暖防寒。

唐朝时东西方交流的典型事例(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6)

图丨砖刻上的胡服

北魏早期人们常穿小袖袍。这是一种交领袍,款式有左右衽和对襟,袍子的袖长大约到手腕左右,与汉服不同的地方是其袖口要小些。鲜卑族男女都穿着这种服装,区别在于男性下身穿小口挎来与之搭配,女性下身则穿及地长裙。这种小袖袍服饰在《梁书》中也有所记载。

北魏后期常着褶衣,即交领,左右衽或对襟、袖子宽大,长度一般及臀下,腰部束带。这种服饰一般与大口裤搭配,北魏后期男女都有穿着这种服饰。

其中最具特色的穿着则是半袖。半袖。顾名思义就是长度较普通衣物袖子要短的上衣。其袖口一般只到手肘,袖子长度也只是普通袖子的一半。

《晋书·五行志》中就记载魏明帝面见朝臣时便穿过半袖服,且还带上了女子的秀帽。而当时,其臣子的反应大概也是传统文人的态度了:直接直言上谏,质问皇帝穿的是什么奇装异服。可见,至魏明帝,虽朝堂之上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异议仍然存在,但上至王侯贵族,穿半袖等衣物的行为也已经存在了。

唐朝时东西方交流的典型事例(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7)

图丨北魏孝文帝

三、从胡服传入至初唐侠客的飘逸风姿

唐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侠客形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游离于市井闾里斗鸡逐猎、任气杀人、放荡嗜酒的游侠。主要是指权贵侠少、富家豪侠子弟以及禁军侠少和市井侠少,他们放荡轻狂,游离于市井,主要活动于都市中青楼酒家和斗鸡狩猎场所。

五陵侠少声色犬马,寄身酒肆青楼,纵横恣意的生活方式让文人倾倒。同时,他们身上洋溢着一种丰满的想象力、具有青春的张力与热情。即使是享乐、颓废、忧郁、悲伤却也仍然闪烁着朝气与自由。

唐朝时东西方交流的典型事例(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8)

图丨电影中边陲的侠客

他们是最能接受新事物的一批人,表现在穿着方面的,便是不拘泥于传统。侠客少年们受到新颖便捷的以胡服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服饰吸引。于是在市井小巷酒肆街头游戏的侠少们,身形利落,行踪敏捷,没有繁重的礼制束缚,已初见大唐之开放的风采。

另一类侠客则出没于边陲,他们解救边界处于忧患的难民,效死沙场,是孤身游侠的形象,颇像是王家卫东邪西毒电影中侠客的缩影。

与狂放不羁、自由无束的市井侠少不同,边陲游侠成熟稳重,以国事为重,济时救民,深受人们的爱戴。他们本就扎根于边境交界之处,穿着则更为随意,同时结合边境的地理气候条件,胡服也更为方便舒适。

结语

赵武灵王的服装改革不但改变了赵国的社会风俗,而且影响到中原地区的其他国家。至秦汉时期,其服装中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因素的存在。但受固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直至汉代许多社会上层人物都仍保持宽襦大裳的服装样式,只是军人及劳动人民改穿短衣。

北魏孝文帝与赵武灵王不同,他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法令与政策可以使自己的民族融入中原地区的汉族。与此同时将少数民族服饰结合汉族服饰进行改变只是他决策中的一部分。

唐朝时东西方交流的典型事例(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9)

但两人所做的改革本质上都是符合时宜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化,为它添加了色彩绚丽的多元因素。

至唐代,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以侠客为代表的或贵族或平民子弟都慢慢放下了偏见。而胡服元素的融合与借鉴也必然为传统服饰注入新的血液与活力。

参考文献:

《魏书》

《战国策》

《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