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唐朝,人们能想到的除了大诗人李白、杜甫和倾国倾城的杨贵妃,还少不了那些能力卓众、功绩显赫的名臣,其中自然包括被后人称为“唐室砥柱”的狄仁杰。官居三品的狄仁杰,当时却连满朝文武都惧怕他。

作为名誉古今的贤相,狄仁杰近年来受到文学影视圈的欢迎。某部电视剧曾提到狄仁杰官居三品。和一品、二品的大员比起来,这样的官职看起来并不大,为何狄仁杰却能被其他众多官员所畏惧呢?

狄仁杰身为宰相为何只是三品(狄仁杰的内史不过是个三品官)(1)

一、低位高权

事实上,在唐朝,文武职事官基本上不被设为正一品,而能够被设为正一品的官职天策上将被唐太宗担任过而没有官员敢担任。因此,正一品的那些大官职都是些表荣誉而非授实权的闲职

同样的,正二品的大员除了尚书令也没有其他职事官。而尚书令这一职位也因被李世民担任过而无人敢居,后被唐高宗李治废除。于是,作为从二品中唯一的实职,尚书省的副职左右仆射被命为尚书省长官,并与侍中和中书令同为宰相。这也发展了隋朝时建立的群相制。

狄仁杰身为宰相为何只是三品(狄仁杰的内史不过是个三品官)(2)

然而,随着群相制的进一步发展和皇权的不断巩固,仆射这一职的实际权力被一点一点地剥夺。贞观年间,自徐世绩起,仆射入政事堂议事必须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称号,仆射遂不再是宰相。于是三品官员狄仁杰成为唐朝权大、地位最高的文职职事。

因此,狄仁杰的三品官职虽然看起来没有那些一品二品的风光,但实际上却有着比它们更多更重要的实权,这也是为什么朝中大臣为什么会这么害怕狄仁杰了。

狄仁杰身为宰相为何只是三品(狄仁杰的内史不过是个三品官)(3)

二、刚正不阿

狄仁杰被百官畏惧,除了基于他手中的权力外,还因为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和大公无私的工作精神。即使冒着被记恨、被贬职的危险,他也要弹劾那些巧言令色、仗势欺人的佞臣,谴责其他大臣不利于社稷和百姓的不端行为。

担任侍御史一职期间,狄仁杰在众大臣皆敢怒不敢言的情况下,依旧毫不犹豫地选择弹劾仗着皇帝的宠信手持政权、“恃宠用事”的左司郎王本立。向不忍降罪于王本立的唐高宗晓之以理,以一句“请弃臣于无人之境”让唐高宗最终将王本立定罪,正了朝廷的不良风气。

狄仁杰身为宰相为何只是三品(狄仁杰的内史不过是个三品官)(4)

垂拱年间,平定越王的宰相张光弼放任自己的将士仗着功劳大肆勒索,时任豫州刺史的狄仁杰不仅不答应,还怒斥张光弼纵容将士的暴行给百姓带来灾难,任由贪求战功的人杀戮降兵的行为。张光弼自知理亏却仍怀恨在心。

回朝后,他就公报私仇,以狄仁杰出言不逊为由弹劾了他,狄仁杰因此被贬为复州刺史。狄仁杰一心以江山社稷为重,所做所言皆围绕着朝廷天下,并不把其他官员对他的毁誉放在眼里,为了他忠于的李氏江山,就连天子之怒,他也无所畏惧

狄仁杰身为宰相为何只是三品(狄仁杰的内史不过是个三品官)(5)

圣历元年,武则天有意立侄子梁王为太子,狄仁杰直言皇子庐陵王才应该被立为太子,因为天下人还在思念唐朝。武皇大怒。狄仁杰不慌不忙地顺着武则天,为何她梦见自己下了好几盘双陆都没赢的问题,反问她姑侄与母子谁更亲?谁会让武皇在千秋万岁后配享宗庙?

武则天被他的一番话打动,派人接庐陵王回宫,唐朝的嗣统遂得以恢复。其实之前,宰相吉顼、李昭德都曾多次请求武皇让太子回宫,武则天都没有答应,唯独狄仁杰的一席话真正地触动了她。

狄仁杰身为宰相为何只是三品(狄仁杰的内史不过是个三品官)(6)

由此可见,狄仁杰的刚正不阿并不是不经大脑的冒失和鲁莽,相反,他的刚正不阿以深厚的家国情怀为背景,以先社稷后个人的考虑为前提,以灵活多变而又饱含人情味的智慧为手段。这样刚正不阿的狄仁杰,确实是让人畏,且让人敬

三、武帝器重

武则天准备登基称帝时,将包括狄仁杰在内的一干反对她称帝的大臣打入大牢。然而惜才如命的武则天并不甘心失去狄仁杰这么好的人才,她苦苦劝导狄仁杰以朝廷百姓为念,终于说动了狄仁杰。武皇登基后,狄仁杰官拜宰相。

狄仁杰身为宰相为何只是三品(狄仁杰的内史不过是个三品官)(7)

狄仁杰一心为国,功绩颇丰。他英明断案,举荐人才,抚国安邦,匡正武皇弊政,逐渐成为了武则天的左膀右臂。武则天对狄仁杰也是打心眼里敬重,她经常称呼狄仁杰为国老,出于对人才的爱惜与不舍不愿批准他的退休请求。

公元696年,狄仁杰立功,欣喜的武则天亲自在他穿的紫袍上写了几个金字,赞扬了狄仁杰的功绩,要求他激励朝中大臣,共同治理好国家,表达了对狄仁杰的肯定与期许。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制袍字赐狄仁杰”

狄仁杰身为宰相为何只是三品(狄仁杰的内史不过是个三品官)(8)

武则天对狄仁杰这个人才的敬重和爱惜还不止于此,她曾对狄仁杰说,跪拜的是狄仁杰,感到痛楚的是她的身体。为了照顾年老而身体不佳的狄仁杰,武则天免除了他的跪拜之礼。这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是不可思议的。

公事上,武则天会悉心听取狄仁杰的大多数意见,狄仁杰有僭越的地方她也会表示宽容。而退出朝堂,武则天又会把狄仁杰当成亲密的朋友,经常在夜里召他入宫商谈政事。

狄仁杰身为宰相为何只是三品(狄仁杰的内史不过是个三品官)(9)

700年,七十一岁的狄仁杰病逝,武则天闻讯哭道:“朝廷空了。”悲痛的武则天废朝三日,后来,每当遇到无法决断的朝廷大事时,武皇都会感叹上天为何这么早就夺走了她的国老。

总结

狄仁杰之所以会被其他官员惧怕,除了受到他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作风和武则天对他的敬重与信任的影响外,主要是由于他看似不高的三品官职实际上赋予他的地位和权力

狄仁杰身为宰相为何只是三品(狄仁杰的内史不过是个三品官)(10)

浑浊危险的官场中一步步走到一人之下的位置,并受到皇帝的尊敬,去世后还被皇帝怀念追思,狄仁杰的能力有多强可想而知。人无完人,即使他因肚量狭窄、性子刻薄受到一些人的非议,他对百姓、对唐朝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否则百姓也不会为了建造生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