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旅游的小张在用餐之后全身发痒,出现荨麻疹。到医院就诊后,发现竟然是吃大闸蟹惹的祸。

吃蟹应该注意些什么?听听“健康上海”怎么说……

哪些人吃蟹需要警惕

01

对蟹、虾、扇贝等过敏的人

“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其过敏原主要是肌肉组织中的原肌球蛋白、精氨酸肌酶以及血蓝蛋白等,而上述过敏原在其他品种蟹、虾和扇贝中也广泛存在,存在交叉过敏。故而在既往明确对蟹、虾、扇贝等过敏的人,秋季吃蟹需谨慎。

02

过敏性体质的人

存在湿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体质的患者,虽然“蟹”作为食物变应原引起过敏的可能性较低,但上述患者若存在食用蟹后明显原发病加重,也要考虑这可能性,万不可放纵食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吃蟹过敏了怎么办

若吃蟹短时间内出现风团(蚊子包样皮疹)伴瘙痒,则首先考虑食物引起“急性荨麻疹”。

在家自查是否有眼睑、外阴、嘴唇、舌头肿胀,或胸闷、气促、喉咙紧、腹痛等全身状况,若有立即急诊就诊。若仅有皮疹且较局限,无上述症状,无扩展趋势,可尝试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若症状不缓解,再去医院就诊。

若既往有湿疹、过敏性皮炎、皮炎患者,近期频繁吃蟹后出现原发皮疹加重。

建议患者一方面自行回顾:既往吃蟹和皮疹加重是否一直存在关联,并去医院就诊,做特应性过敏原检测,进一步明确蟹和皮疹之间的相关性。另一方面,暂时抑制食欲,避免吃蟹,至医院门诊就诊,加强原发病治疗,如:加强润肤,急性期外用激素,口服抗过敏药,必要时光疗等系统治疗。

吃蟹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蒸、煮、炒、炖蟹时一定要烧熟,并避免腌蟹、糟蟹、醉蟹与酱蟹等生蟹吃法,减少细菌、寄生虫等肠道感染可能性。

大闸蟹吃了浑身发痒怎么办(吃完之后全身瘙痒)(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