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物理成绩很苦恼,学生面对高中物理庞大且琐碎的知识点也很迷茫,今天青春蓝课堂给大家总结高中物理学史模块知识点,让孩子能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波动学

1、17 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周期是 2s 的单摆叫秒摆。

2、1690 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3、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 增大;相互远离,f 减少】

4、1864 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

5、1887 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6、1894 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7、1800 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尔发现红外线;

8、1801 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9、1895 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 X 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 X射线的人体照片。

热学

1、1827 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 布朗运动。

2、19 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3、1850 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

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4、1848 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指出绝对零度(-273.15℃) 是温度的下限。T=t 273.15K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5、瓦特在 1782 年研制成功了具有连杆、飞轮和离心调速器的双向蒸汽机。

光学

1、公元 140 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认为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是简单地的正比关系(实际上这个结果只对以比较小角入射才大致成立),1621 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这就是折射定律。

2、公元前 468-前 376,我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3、1801 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4、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广义相对性原理——在任何参考系中(包括惯性参考系),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等效原理——一个均匀引力场与一个加速运动的参考系等价。

1915 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广义相对性原理——在任何参考系中(包括惯性参考系),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等效原理——一个均匀引力场与一个加速运动的参考系等价。

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E=mc2。

5、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1887年,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

6、1849 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注意其测量方法)

7、关于光的本质:17 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青春蓝公众号,高中九科文化课干货知识点免费领取。

普通物理光学重点知识总结(高中文化课知识点)(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