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温了97版黄日华的天龙八部,这是每隔几年的必修课。但是,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每次重温,对乔峰的感受都不一样。

天龙八部乔峰今昔对比(再看97版天龙八部的乔峰)(1)

金庸的原著和经典电视剧差不多都看了,细数金庸笔下的天下英雄,乔峰若称第二,恐怕没有人敢称第一!他果断稳重,宽容却有原则,豪迈中不失细心,刚毅中又饱含内蕴深沉感情,他具有武侠英雄豪杰讲义气、重承诺、扶危济困等优良品格,还具有古往今来的侠客中最为潇洒不羁、纵横无束、豪爽纯真的性格和深厚的怜悯情怀,身怀绝世武功,但侠义为怀的精神令人敬佩。对于乔峰这一人物形象,最准确的评价莫过于少林寺藏经阁扫地僧所言:“唯大英雄本色。”

天龙八部乔峰今昔对比(再看97版天龙八部的乔峰)(2)

无处不悲的一生。身为丐帮帮主,在杏子林一役忽然身世秘密暴露,契丹胡人与汉人世代仇怨的故事拉开序幕。乔峰的一生,注定是悲剧。无论是他所处的历史环境、还是他辗转曲折的身世以及他的情感经历,都是他悲剧的一部分。即使是在他最春风得意的时期,也不过是为其成为悲剧发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悲剧效果。造化弄人,竟遭到命运如此的捉弄,莫此为甚。

乔峰一生悲苦,出身大辽贵族,却自幼在宋国长大。置身血海深仇和民族矛盾之中,身世凄苦之极。在襁褓之中,慕容博的诡计让他失去族人,在仇人的养育下终成一代豪杰。

天龙八部乔峰今昔对比(再看97版天龙八部的乔峰)(3)

在乔峰的姓氏由乔变萧的转变中,他的生命彻底的改变了。乔峰,是他一生最得意的阶段,名满江湖,丐帮帮主。但随着身世真相逐渐被揭开,却成了汉人鄙夷的契丹狗,避之唯恐不及的大恶人,为中原江湖所不容,在汉人环境成长的契丹人,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得到“忘恩负义,残忍好色”八字评语。此后为复仇陷入圈套,在满心恐惧焦虑中追踪仇人,结果反而误杀爱侣。他救过耶律洪基两次,但是君臣之间的矛盾,自一开始,就是无可调解的,虽是契丹人,骨子里却早已融入汉人情怀。发生在乔峰身上的事,再加上他辽人宋养的敏感身世,这一切都注定了他的悲剧,无一不是解不开的死结,这些死结一个连一个,悲剧收场也早已注定,使他成为了民族矛盾的牺牲品。

乔峰在大宋长大,从小受的是北宋年间以儒家为主的汉人文化教育,但命运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他身处人生最辉煌境地之时却遭受到了命定的苦难和不幸。杏子林中却突然有人揭露他是与汉人有世仇的异族后代——契丹人。乔峰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灾变打倒、崩溃,于是乔峰开始了追索身世之谜的艰难历程。种种事实证明了当年他家世的惨变和他永远无法改变的契丹血统。他由乔峰变成了萧峰,由丐帮帮主变成了丐帮及中原武林乃至整个大宋的敌人,师长又都变成了当年误杀他父母的仇人。他的身世使他无法继续生存在汉人世界,他的教养又使他无法进入契丹人的生活,无尽的诬陷、侮辱、误会也接二连三地降临到他头上,天大地大,竟无乔峰的容身之地。最后在宋辽两军阵前,乔峰以一己之勇胁迫辽王百年之内不犯宋境,以保辽宋边土平安,而后他悲壮地自尽身亡。然而,在这一连串的过程中,乔峰都是无辜的。他的契丹血统并不是他的罪过,而是空前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父辈的罪孽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贪嗔痴”。相对于冥冥中无处不在的命运,“贪嗔痴”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人物结局,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三毒,性格决定命运。

天龙八部乔峰今昔对比(再看97版天龙八部的乔峰)(4)

在乔峰错杀阿朱这个惨剧中,我们都会很自然地把憎恶的目光投向了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马夫人康敏,从而忽视了个人性格在悲剧中的作用。对于乔峰的悲剧人生康敏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便是揭破乔峰的身世之秘,并指称是乔峰杀害了马大元;第二便是向伪装成白世镜的阿朱透露“带头大哥”是段正淳。乔峰在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仇恨已经蒙蔽了他的双眼,一意报仇。尽管康敏的谎言破绽甚多,他却毫无察觉。在小镜湖畔他见了段正淳,本已起疑,但终于还是让性格征服了理性,直到亲手打死最心爱的人,他才知道痛悔。阿朱被杀这个惨剧是个人的真诚愿望与片面性格所带来的毁灭。

乔峰一生中与几个女子的情感纠葛,也推动了他的悲剧命运的发展。

乔峰一生的最爱是阿朱,到塞外牧马放羊是雁门关后乔峰和阿朱两个人定情,相约百年。乔峰是个浓情厚意的汉子,只是不太会表达感情,但是他用情之深之切,令人感动。阿朱是重情重义的女子,不管天下人怎样说乔峰,她跟定了他。

天龙八部乔峰今昔对比(再看97版天龙八部的乔峰)(5)

命运弄人,一切都因马夫人康敏而改变。康敏为什么要揭露乔峰的身世,害得他身败名裂呢?只因为,当年洛阳牡丹花会上的康敏美貌迷人,男人看见她都要惊奇地凝视她一会儿,然而却有一个人不看她,这个人就是乔峰。她从此记恨于心。于是她故意误导乔峰和阿朱,说大理段正淳就是当年率领中原英雄在雁门关堵截并杀害乔峰父母的“带头大哥”,以致阿朱为此易容后代父亲段正淳去赴战,乔峰不察,一掌将她拍死。自己最爱的人竟然死在自己的手下,缘为一片误会,世间至悲痛莫过于此。乔峰后来到辽国当了南院大王,耶律洪基看他每天郁郁寡欢,打听到原来他喜欢一个江南的女孩子。乔峰并不是喜欢江南的漂亮女孩,而是他心中只有那个被他误杀的江南女子阿朱,阿朱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天龙八部乔峰今昔对比(再看97版天龙八部的乔峰)(6)

坏女孩阿紫居然也爱上了乔峰。就在乔峰打死阿朱那个大雨之夜,阿紫躲在桥边,亲眼看见了乔峰打死了她的姐姐阿朱。然而乔峰却如此伤痛,野兽一样咆哮,天塌地裂般的痛苦。阿紫才发现人和人之间不止是星宿派中残忍的狼群般的关系,还有如此真挚如此痛楚如此美好的感情。就从那一刻开始,她心里就有了乔峰。她觉得阿朱是那么的幸福,她希望自己能够代替自己姐姐阿朱,她也想要阿朱的幸福。但是对于阿紫,乔峰只是怀着赎罪的心情答应阿朱去照顾她而已。他心里只有一个阿朱,再容不下任何女子。阿紫是一个狠毒而可怜的女子,她不知道怎么去获取乔峰的爱,就用了最简单、愚笨的办法,比如有一次她想杀死乔峰。她对乔峰是一种占有欲极强的爱,所以她才会上耶律洪基的当,把软筋散认为是爱情的圣水,混在乔峰的酒中,导致乔峰被擒。在小说后部,乔峰自杀后,阿紫抱着他的尸体跳下了悬崖。她活着的时候,不能得到;死了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她仰慕的英雄。

乔峰作为一代当世豪杰,性格中自然具备“义”这种精神内涵。无论是与虚竹、段誉之间的惺惺相惜,还是与丐帮兄弟或者耶律洪基之间的肝胆相照,都说明了乔峰是义薄云天的一条好汉。但是,乔峰对朋友的一片赤诚却得不到应该有的回报。他对丐帮众人仁义有加,丐帮中人却嫌弃他的契丹人身份,与他势不两立。他对耶律洪基忠心耿耿,最后却被其用计擒禁。这是一代的大侠的孤独苍凉。当武林各门各派,四面合围欲杀乔峰而后快时,只有不通世务的段誉和举止温吞的虚竹愿与其同生共死,“人皆曰可杀,我意独怜才”,他的知己仅此二人而已。

天龙八部乔峰今昔对比(再看97版天龙八部的乔峰)(7)

乔峰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他在慕容博之流挑动的宋、辽民族残杀中失去了丐帮和武林的许多朋友,甚至失去了阿朱,还亲眼目睹了宋、辽双方的无辜百姓都遭掳掠,被杀戮的惨重苦难,乔峰在心理和行为上都达到了“人道主义”的层次——所有的战争都无正义可言,残杀流血是人类的可耻表现,受害者终是黎民百姓。乔峰回辽后被封为南院大王,依然抵制和反对侵宋的战争,此举还引起了耶律洪基的猜疑。乔峰被擒,中原武林闻讯以为乔峰此举证实他绝不可能是契丹人,便同段誉虚竹一行带人救出了乔峰,至雁门关外,雁门关宋国守军却拒不开门。耶律洪基率大军追至关外,虚竹段誉在十万大军中将他擒获,乔峰逼他立誓赎身,他只得当众宣誓终其一生不许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此时,悲剧的终结已经无可避免。

金庸先生以主观情感逻辑为基础,按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为想象前提成功的塑造了乔峰这一悲剧形象。乔峰是悲剧英雄的代表,他的悲剧力量是永不磨灭的。所谓英雄寂寞,壮士悲歌,如此纵横江湖而无所不能的英雄,却在命运面前一筹莫展,最后落得天地不容,乔峰最后选择了为拯救世人而自我毁灭。这样一个悲悯的拯救者形象无疑具有更强烈的悲剧力量。

我想,也许乔峰最辉煌和得意的时候并非是成为丐帮帮主,也非武学成就最高峰之日,而是和阿朱在一起的时候是他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和段誉虚竹兄弟情恐怕也是世间最难得的。

感受乔峰,TVB虽然将原著进行修改,但是呈现了一个更鲜活的人物形象,乔峰的经典,有豪气、有细腻,有家国大爱也有私定终身,悲剧成为贯穿乔峰一生的主线,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对乔峰的喜爱,也许,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大侠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