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的性格特征 听谢晋说往事我只怕他走不出三国演义中饰演曹操的阴影(1)

鲍国安

1994年,电视版《三国演义》热播后不久,就引发强烈的讨论,无论走到哪里,鲍国安都能听到观众讨论剧情的声音。鲍国安乐了:这下,我火了!

鲍国安确实火了,凭借出演的曹操,将第1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第1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两个重量级奖项收入囊中,成为家喻户晓的演员。

谢晋的性格特征 听谢晋说往事我只怕他走不出三国演义中饰演曹操的阴影(2)

谢晋的性格特征 听谢晋说往事我只怕他走不出三国演义中饰演曹操的阴影(3)

谢晋的性格特征 听谢晋说往事我只怕他走不出三国演义中饰演曹操的阴影(4)

谢晋的性格特征 听谢晋说往事我只怕他走不出三国演义中饰演曹操的阴影(5)

《三国演义》剧照

可鲍国安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就收到一个让他心里为之一凉的消息。著名的古典文学大家李希凡先生在看过鲍国安的表演之后做出了这样的点评:我看过《三国演义》,这个鲍国安,以后演不了别的角色了。

鲍国安听后心里凉了一截,专家的点评并非空穴来风。自己演的曹操并非不好,而是太好,太深入人心了。换句话说就是:今后鲍国安很难在演艺事业上超越曹操这个角色了。演艺生涯基本也就宣告结束了。

记得1996年8月中旬,­上虞市文联将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谢导是市文联的名誉主席,前二次文代会召开时他都在百忙中应邀出席。为此,我随市领导一起前往东阳相邀。我们带去了家乡的葡萄,只为捎上家乡人民的一点心意。

谢晋的性格特征 听谢晋说往事我只怕他走不出三国演义中饰演曹操的阴影(6)

1996年8月,作者与市领导等在东阳拍摄《鸦片战争》基地与谢导合影

谢导闻之我们专程而去,他把正在为拍摄《鸦片战争》布景的工作暂交给他的助手,陪同我们一起观看刚刚由横店集团搭建的横店“香港街”,一路为我们讲述了筹拍《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他说,我已拟邀由鲍国安来饰演林则徐。鲍国安是我所敬重的演员,特别是他在电视版《三国演义》中所饰的曹操,精湛的演技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但他的那双三角眼,一脸的奸诈狡猾的模样能否饰演好正义凛然的林则徐真让人有点担心。谢导对此充满着信心,但言谈间也露出一丝忧虑:我只怕他走不出《三国演义》中所饰的那个曹操的阴影。

谢晋的性格特征 听谢晋说往事我只怕他走不出三国演义中饰演曹操的阴影(7)

浙江横店香港街 浙江横店香港街

其实,谢导早年就与鲍国安有过交结,当年他筹拍《赤壁之战》时,他的挚友黄宗江就很看好鲍国安,曾经力荐过鲍国安给谢导,让他去《赤壁之战》剧组演曹操。他还对谢导说:鲍国安最适合的角色是曹操。只是《赤壁之战》剧组早已经确定下来了曹操的人选,是艺术家于是之主演。

在出演《三国演义》之前,鲍国安已经在舞台上活跃了三十多年。出生在演艺世家的鲍国安,从小就耳濡目染,对表演有着特别的爱好。孩子喜欢,父母自然也不会藏着掖着,倾尽全力,对儿子进行培养。

13岁时,天津的网民艺术剧院要拍摄一部关于儿童的话剧,急需到学校去挑选适合出演的小演员,于是就到鲍国安所在的学校选角。那时候,鲍国安在表演上还是一张白纸,可在一群学生中,慧眼识珠的导演还是将鲍国安“挖掘”了出来。

炯炯有神的眼神,眉目清秀的面孔。有了导演的赏识,鲍国安拍摄了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少年英雄刘文学》。

在《三国演义》播出后的3年里,没有一个剧组愿意邀请他出演新的影视剧,这让鲍国安很郁闷。郁闷之后,是心情的平复,鲍国安又一头扎进了中戏的教学中。在学习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演技。

1996年的某一天,沉寂了很久的鲍国安,突然接到谢晋导演的电话,邀请他演林则徐。鲍国安有些懵,在电话里问:林则徐赵丹老师已经演得非常成功了,我再去出演,不是自取其辱吗?你为啥那么相信我?

谢晋回答:我相信你能演好这个主角。

当时鲍国安还深陷于曹操的角色不能自拔,对是否应允谢晋的邀请举棋不定。他没说答应,也没有回绝,只是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老老实实待在中戏教着自己的书。

谢晋的性格特征 听谢晋说往事我只怕他走不出三国演义中饰演曹操的阴影(8)

主演经典影片《林则徐》赵丹

谢导托黄宗江出面做工作。黄宗江给鲍国安打电话说:“忘掉阿丹(主演经典影片《林则徐》赵丹),演好你自己的林则徐。”并以六字相赠:朴朴实实的演。

鲍国安依然在犹豫之中……

谁知道,才过几月时间,学校即将放寒假的时候,谢晋导演又给鲍国安去了电话,这次,谢晋是来真的了。直接邀请鲍国安去林则徐的故乡福州体验生活。

鲍国安答应了……

谢晋的性格特征 听谢晋说往事我只怕他走不出三国演义中饰演曹操的阴影(9)

这也代表着,要想演好这个角色,鲍国安就必须把“曹操”的影子赶走。

为此,他特意参观了林则徐的墓地、纪念馆,还找了林则徐的后代,只是为了最真实地还原这个人物。

谢晋的性格特征 听谢晋说往事我只怕他走不出三国演义中饰演曹操的阴影(10)

谢晋的性格特征 听谢晋说往事我只怕他走不出三国演义中饰演曹操的阴影(11)

果不其然,影片上映后,又是电影史上的一部佳作。连带着被遗忘许多年的鲍国安,也因“林则徐”一角成功挣脱“曹操”的束缚。

可在外人眼里的成功,对于鲍国安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他不满意自己把“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演成了真真假假、如履薄冰的模样。

也因为入戏太深,把角色的习惯,渗入到自己的生活中。那一年,鲍国安51岁。却是第一次感受到,事业焕发新生的快感,第一次尝到“红”带来的好处。影迷的称赞,雪花般纷纷落下的戏约,再一次激发了鲍国安的表演欲……

附:

《沉沦与觉醒》——从鸦片战争到《鸦片战争》

郭伟成

谢晋的性格特征 听谢晋说往事我只怕他走不出三国演义中饰演曹操的阴影(12)

这是专门介绍拍摄过程的,作者用一章的篇幅介绍鲍国安接戏的情况,我从中截取了重要部分,以飨读者。

第一部分

一部《三国演义》使得鲍国安随着曹操的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在《鸦片战争》中,鲍国安摇身一变,成为了忧国忧民,睁眼看世界的钦差大臣林则徐。鲍国安说,从千古枭雄曹操到民族英雄林则徐,并不是要改变我留在人们心目中的曹操形象,而是要改变自己,超越自己。

鲍国安是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的一级演员。先后主演过话剧《麦科白》《天国春秋》等;电视剧《武则天》《大唐名相》《宋江》《三国演义》等;电影《山下是故乡》《决策》等,舞台、荧屏、银幕,样样拿的起,放的下,是个“三栖演员”。他在《三国演义》中扮演的曹操更是光彩照人,一举夺得《大众电影》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及“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在《鸦片战争》中,鲍国安不但要超越自己的艺术成就,还面临着超越前辈的艰巨任务。

提起林则徐,人们很自然会想到50年代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丹。在郑君里的影片《林则徐》中,赵丹塑造了一个凛然正义、光照千秋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形象。这个林则徐不仅在人们心中形成固定的形象,而且也是赵丹个人艺术生涯中的一块里程碑。面对鲍国安扮演的“林则徐”,人们自然会与赵丹扮演的林则徐进行比较。尽管鲍国安并不这样认为。鲍国安说:“《林则徐》和》《鸦片战争》这两部影片代表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这件事的认识。汽车虽然超过独轮车,但是独轮车也有他的魅力。”因此,鲍国安不愿意谈论他在20世纪末的《鸦片战争》中扮演的林则徐是否能超过赵丹的林则徐。事实上,在最近这30多年,中国思想界和史学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到文学艺术上,也正在改写着人们过去对历史的认识。尽管这样,鲍国安还是发现,他过去演过的魏征,曹操都有坚实的文学基础,都经过作家们的千锤百炼,虽然年代久远,却是有着鲜明和成熟的形象。

第二部分

1995年10月,谢晋找到鲍国安,请他出演林则徐。当时,电影剧本还没有形成。能够和谢晋这样有名望的导演合作,是很多演员的愿望。但是,当谢晋要鲍国安出演林则徐时,鲍国安还是感到非常吃惊。正当鲍国安举棋不定的时候,谢晋请出了赵丹的妻弟,著名演员黄宗江。黄宗江给鲍国安打电话说:“忘掉阿丹,演你自己的林则徐。”并以六字相赠:朴朴实实的演。鲍国安又一次扎进图书馆,查阅了几乎所有关于林则徐的资料,从中了解许多关于林则徐的鲜为人知的情况,仿佛走进了林则徐。鲍国安说:“我不注重表面的东西,更注重潜藏于人物内心的深层的东西。”

1996年1月,鲍国安到林则徐的家乡福建去考察。在那里见到了林则徐的玄孙女林子东。75岁的林子东陪同鲍国安参观了林则徐的故居,瞻仰了林则徐的塑像。站在林则徐的像前,鲍国安久久凝视,似乎感到与林则徐之间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沟通。吟诵林则徐的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他感到了一种激动肺腑的震荡。使他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外形也得到了林家后人的认可。他们告诉鲍国安,林则徐个子不高,微胖。两个人的神情与脸部棱角有些神似,难怪谢晋要力邀这位以演一代枭雄曹操闻名的鲍国安出演一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有道是,无巧不成书。鲍国安居然和出任钦差大臣时的林则徐年纪相当,都是50多岁。给予鲍国安创作冲动的是,他还了解到在香港的教科书中是没有鸦片战争的历史的。鲍国安说:“希望演好林则徐,拍好《鸦片战争》,让香港同胞了解150年前的这段屈辱的历史。”

鲍国安回到北京,看到了剧本第七稿。寒假,鲍国安带着剧本去香港探亲度假,认认真真的写了剧本分析,并交给《鸦片战争》的副导演祝士彬转交谢导。虽然谢晋并没有要求鲍国安这样做。但是,鲍国安却是带着做学问、搞艺术研究的态度来投入艺术创作的。因为,没有对人物的深刻了解,是难逼真的演好这个人物的。鲍国安要把他了解,理解的林则徐展示给观众。

纪念谢晋诞辰100周年:听谢晋,说往事(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