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叫法的由来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苹果的别称有多少 现在流行的苹果(1)

(苹果,小鸟都爱吃)

在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内地的水果中,栽植最为广泛、且成为大众消费水果主力品种的,应该是苹果。苹果是中国西部(西域)原产,还是由中亚传入中国西部,是有争议的,但在明朝之前还没有“苹果”这一叫法,是不争的事实。

苹果的别称有多少 现在流行的苹果(2)

(古籍《群芳谱》)

早期中原并不产苹果,只出河西。晋郭义恭《广志》记载:“柰,有白、青、赤三种,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西方例多柰,家以为脯,数十百斛蓄积,如收藏枣栗……谓之‘频婆粮’。”唐段式成《酉阳杂俎》亦称:“……白柰,出凉州(今甘肃武威)野猪泽,大如兔头。”

柰在汉代已有栽植。从《广志》所记来看,汉晋时张掖、酒泉这些河西地区,不只栽植苹果,而且已有苹果深加工,古人称苹果制品为“频婆粮”。值得注意的是,柰在引入中原后,栽植技术出现突破,出现用林檎木嫁接的技术,一直到今天都在运用。

苹果的别称有多少 现在流行的苹果(3)

(苹果园)

“频婆”,则是苹果的又一古名称,《群芳谱》即称:“柰,一名频婆,与林檎一类而二种,江南虽有,西土最丰。”既然已有“柰”,那古人为什么还要称之为“频婆”?有点小复杂。

有学者考证,“频婆”二字是从伊朗语sâb sêf音译而来。这一观点如果成立,更证明中国的苹果是从国外引进,与葡萄、石榴一样,应该均是西汉时从中亚,经古丝绸之路传入的。

明朝人嘴里的“蘋果”,应该是音译“频婆”的讹称,或是“频婆果”的简称,到清朝时,“频果”叫法已相当广泛,为社会接受,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即称:“柰,即频果……林檎即沙果。”至于现在写作“苹果”,则是简化而来。

苹果的别称有多少 现在流行的苹果(4)

(清代吴其濬撰《植物名实图考》中插图“柰”)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苹果品种,与本文所说的柰,即频婆是有区别的,频婆是一种绵苹果。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苹果品种也非中国原产,是近代从欧美及日本等国引进,可以说是“新丝绸之路”交流成果。

苹果的别称有多少 现在流行的苹果(5)

(枝上苹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