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这首七律《登高》被誉为唐诗七律之冠,历来也都是高中语文课本必不可少的诗词作品。虽然年少的时候我们就学了这首古诗,但是恐怕直到人到中年之后,才能懂得杜甫在这首唐诗当中所表达出来的那份情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三首绝句全文(人到中年再读杜甫登高)(1)

​之前大家对于这首古诗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中间的两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出了这个深秋的景色,天地间一片萧瑟之感,更突出了诗人此时此刻心中的沉重。“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进一步地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处境。本来秋天就让人感觉到伤感,更何必是诗人万里悲秋常作客的状态下独自登台,更容易想起诗人的一生的悲苦。

而在今天,我们显然更容易从这首诗歌的第七句当中,去体味到诗人人到暮年的苦涩。“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三首绝句全文(人到中年再读杜甫登高)(2)

​“艰”,写出了诗人生活的艰难。世事艰难,杜甫的人生尤其如此。就如同他在《旅夜书怀》当中所描绘的那样,“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生飘零艰难,是他此时此刻真实境遇的反映。

“难”,是指生活的困难还有指世道的艰难。作为唐代名气最大的诗人之一,杜甫一直饱受着生存的艰难,实在令人不可思议。年少的时候来到长安,没有多长时间,父亲的去世就让他失去了经济来源。而后经历了安史之乱兵荒马乱的岁月,更让他感觉到民生之多艰的伤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仅仅是诗歌当中的字眼,更是当时真实情况的反映。即便此时流落夔州,在好友严武去世之后,他也感受到了生存的伤悲。甚至亲身经历过小儿子活活饿死的场景,人到中年经历如此,如何不让人道出一声“难”。

杜甫三首绝句全文(人到中年再读杜甫登高)(3)

​“苦”在诗人这里,常常与“愁”联系在一起。人生艰难,所以他的人生也是苦不堪言也是苦涩的。“苦”在诗人这里,早已经成为了一种宿命,因为经历了太多的艰难,他丝毫不相信在他的生命当中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已经是一种宿命,岂不是又多了一份苦涩。

“恨”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情怀,也是诗人内心的郁结。因为此时的诗人是孤独的。百年多病,长年做客,离家万里,独自登台。内心的郁结永远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只能靠燃烧生命才能抒怀,此所谓“繁双鬓”。

“繁”的意思,就是多。作为一个士大夫,他渴望致君尧舜上,但是他一生都没能达成这样的愿望;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他没能给家里人的生活带来安定的收入,家庭也是破碎的;作为一个诗人,他把所有的伤感都融入到诗词当中,可惜天地之间是找不到知音。

杜甫三首绝句全文(人到中年再读杜甫登高)(4)

​所有的一切都涌上心头,染白了他的头发,燃烧了他的生命。

50多岁的杜甫有如此生命的感慨。今天我们人到中年不见得有他那么的伤悲,但是也从中能够读出自己的影子。人到中年的苦涩,危机重重。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面临着转型,无论是担任什么角色,都也已经是不堪重负。看镜中已是满头白发,看身形早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挺拔。

这是岁月的痕迹,这是人到中年都逃不脱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