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讔(yǐn)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譎(jué)譬以指事也”——《文心雕龙·谐讔》,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真正的天王盖地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真正的天王盖地虎(别再天王盖地虎了)

真正的天王盖地虎

“讔(yǐn)者,隐也;遁辞以隐意,譎(jué)譬以指事也。”——《文心雕龙·谐讔》

在《盗墓笔记》故事的开端,三叔给吴邪发过一条短信,“龙脊背,速来。”吴邪立刻明白这龙脊背就是有好东西的意思,这是他们之间的暗话。

不管是盗墓还是做古董生意,这种隐语总是他们那个圈子里少不了要经常用的,就像三叔不好直接喊吴邪,“大侄子,快过来,三叔这有一把黑金古刀,哈哈哈!”

对于历史长河中盗墓以及做古董生意的过程中会有哪些隐语,也就是黑话或者行话,我本也并不通晓,尤其是盗墓这行当。

现实中的胖子在潘家园混迹时会经常和同行扯哪些行话?吴邪家祖孙三代在江湖上叱咤风云时会和人用哪些黑话交流?

想想都还是挺有意思的,这几天看了一点资料,挂一漏万的总结了一些,随便聊聊。

首先是盗墓界的隐语。

即使自我放飞如胖爷爷者,在现实中也不太可能会直接用“盗墓”这个词,相信吴邪成长为吴小佛爷后,如果他听到哪个手下直接嚷嚷,“老板,我们去盗墓吧”,他也会把这个脑子瓦特了的愣头青摔进西湖里去泡一会的。

据说历史上南方盗墓者常用的一个代称是“翻肉粽子”,这并不是说要去盗的墓里面都是有会起尸的那种粽子的,毕竟吴邪这种开棺必起尸的体质也不是人人都有,这么说是因为人死之后会穿上很多层衣服再入殓,尸体就像粽子一样被层层包裹着,“翻肉粽子”就是去翻这种被层层衣服包着的尸体,也就是盗墓的意思了。

“揭墓”也是南方盗墓者所用的一个隐语,采用从墓顶直接向下挖掘的方法来盗墓,称为“揭墓”,这种盗墓的方法也演变成了整个盗墓行为的一种隐称,不过这个似乎隐得有点直白。

安徽、湖南一代也会用“挖堆子”这个说法;河南、江苏等地会用到“挖红薯”、“刨山芋”来代称;江苏地区也有用“下湖”来暗指盗墓行为的。

“炸坟”一词是胖爷爷的故乡北京一代流行用的隐语,这个也很好理解,隐得也比较率真,除了盗墓贼,谁没事去炸坟呢。

“炸坟”这个说法应该是从民国开始流行的,那时北平的军阀喜欢在盗墓的时候使用炸药,胖子非常爱炸,这个大家都知道,想必和其家乡的盗墓传统也有点关系。

胖子自称“倒斗界肥王子”,这也是不错的,在过去北京周边和沈阳地区的盗墓者会用“倒斗”这个隐语指代盗墓行为,“斗”指的是棺材。

过去北方盗墓者也用“挖蘑菇”、“翻膛”、“扫仓”、“抢阴宅”、“撬死祖”等隐语来代称盗墓。

不同出身的盗墓者所用的隐语也是不同的,比如“撬死祖”是过去北京地区的土匪盗墓时喜欢用的,而“挖冢子”是旧时小偷在兼职盗墓时使用的黑话,如果彼时张启山听到有人说一句“驾枯票”,他应该知道这是洪帮的人在盗墓。

听起来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一个说法是“找铜路”,因为墓里的青铜器在经年累月后可以把墓周围的土壤变黑,行内称其为“铜路”,寻找这种铜路的行为如果不是考古,那便是盗墓了。

北方的盗墓隐语里有一个词叫“滤坑”,指的是去盗已经被人盗过了的墓,所以严格上说,从山东七星鲁王宫开始,吴邪和王胖子等一行人的几次征程,叫“滤坑”可能比较准确,当然了,也有一位大神背着龙脊背来来回回的滤坑,这大概可以叫祖传的坑,跪着也要滤完。

关于“起灵”一词,也被一些挖了自家祖坟取宝的人借用过,墓主的后代借“起灵”祖坟再葬的名义行盗墓之实,据说清末不少王爷的后代到自家祖坟去“起灵”过,二次元里有一个张起灵,三次元的历史上连爱新觉罗·起灵都是有的。

民国时湖南长沙一代的盗墓者,也就是老九门那一辈人,常称墓穴为“洞子”,保存得好的墓被叫做“火洞子”,保存得差的,已经被水侵入了的叫“水洞子”。想来这两个词在当年土夫子的日常中出现的频率应该是比较高的。

在盗墓者的圈子里,“棺材”一词也是不方便直接说的,可以隐称为,“斗”、“材”、“盒子”、“匣子”、“四块子”、“狗碰头”、“狗棚子”、等,看来狗果然是和盗墓这个圈比较有缘分。

曾经某日,如果三叔和潘子说,你去带上古树、浑条、叶锋、小保,我们今天晚上去翻肉粽子,那意思就是让潘子拿上蜡烛、铁钎、砍斧、铁质器具等去盗墓了,在他们的行当里,这些盗墓的相关工具也不会被直呼其名。

尤其是在盗墓小说火爆的今天,大家都知道洛阳铲不是用来炒菜的了,可以想象盗墓圈更有使用隐语的必要。

从墓里盗出来的赃物一般被盗墓者称为“水头”,水头被销赃成功,叫做“出码”了。

“老板,咱们那批水头高价出码了。”估计吴小佛爷喜欢听王盟说这句话。

再来简单聊聊古董行里常用的隐语,这是吴邪、胖子、小花等一众大佬在现实世界中需要密切接触的一个圈子,实际上古董行里的很多隐语与盗墓圈子是共用的,比如金、银、铜分别可以称为地鼠、地龙、地蛇。

在古玩行里,“开门”或者“一眼货”指的是一件东西是真货,花爷家里摆的应该就都是这一类的“开门”货了。

“吃药”、“打眼”、“走眼”、“交学费”等指的是买主没有分辨好一件东西的真假好坏,花了冤枉钱,而“吃仙丹”的意思恰好相反,指以便宜的价格买到了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件藏品,胖子常年混迹于潘家园,这种事情应该是见得多了,但不知他药吃了几次,仙丹又服用了多少回。

这行里的不少行话和眼有关,应该是因为这行里主要考的主要就是眼力,“掌眼”这个说法大家都比较熟悉,“这件东西请您给掌掌眼”,意思就是请高手帮忙看看真假、把把关,当吴邪修炼到吴小佛爷这个段位后,应该没少去“掌眼”。

还有一个词叫“判眼”,意思却和“掌眼”截然不同,这个词指的是一件东西是新仿旧的,做旧还做得不好。

“妖”这个词在古董行里用得也很传神,说一件东西“妖”,就是说看起来不正,很可能是新仿旧的假货。

“虫儿”指的是一家店里压箱底的镇店之宝,吴邪爷爷留给他的那份战国帛书拓本当属于此了。

另外,“生坑”指的是刚从墓里新出土的东西,这种从墓里盗出来的也被古玩行里的人为“老鼠货”。

对应刚出土的“生玩”,“熟玩”指的是已经出土很久,世代相传的古董。

在古董行里“邪价儿”这个词指的不是吴邪先生出的价儿,其意思是出奇高的天价,比如铁三角大闹新月饭店那天,那只鬼玺拍出来的就算的上是“邪价儿”了,恰好那天吴邪点天灯,这个“邪价儿”用在这儿似乎颇能有点一语双关的意思。

“八爷”这个词在古董行里的意思估计齐八爷是不大喜欢的,说一件货是 “八爷”或者“高老八”,那就是说这件东西是新仿旧的了,基本等于是冒牌货。

孔庙里舞文弄墨啦,贵圈隐语,闲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