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中》中,张飞单人匹马,威风凛凛,手握丈八长矛,霸气全开,在长坂坡一声大吼,吓得夏侯杰心神俱裂、落马而亡,吓得曹操百万大军全军撤退。张飞这在当阳桥头的一声吼,其盖世神威让河水倒流的故事成为了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传说,那么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呢?夏侯杰真的如此胆小无能且死得如此窝囊吗?今天我们一起揭开历史的真相。

张飞长坂坡上一声吼吓死夏侯杰(长坂坡桥头一声吼)(1)

且说刘备携十万百姓一起逃亡,才行至当阳就被曹操追上,刘备再次抛妻弃子,好不容易在张飞保护下逃出包围,在乱军中回来的糜芳就搬弄事非来了,信誓旦旦地说赵云投奔曹操去了。张飞十分生气,心想赵云肯定是看刘备已走投无路,无利可图了,就去投奔了曹操,这让性情豪爽的张飞脾气大发,认为赵云贪图富贵而忘恩负义,要去亲自将赵云捉拿。

张飞长坂坡上一声吼吓死夏侯杰(长坂坡桥头一声吼)(2)

张飞率领了几名士兵去寻找赵云,到了当阳长坂桥时,远远便听见阵阵马蹄声、厮杀声,寻高处一望,只见对面曹军正迎面而来,张飞心头一惊,怎么这么巧正好撞上曹操主力军?回头看看身边士卒,寥寥几人,如何抵挡曹军?大家都知道张飞脾气冲动暴躁,没想到竟然也有粗中有细的时候。张飞命士兵在一片树林遮掩的道路上,将战马尾巴绑上树枝拖行,扬起漫天灰尘,以造成万马奔腾之势,给曹操唱一曲“空城计”,曹操果真中计,不敢再往前逼进。

张飞长坂坡上一声吼吓死夏侯杰(长坂坡桥头一声吼)(3)

张飞心中大喜,表面却不露声色,威风凛凛,独自立于长坂坡当阳桥上,横刀在握,严威尽显,张飞用高分贝的爆破音猛然大喝一声,让对面的曹军战战栗栗,恐惧不已,无人敢向前。有诗称赞张飞:

长坂坡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张飞长坂坡上一声吼吓死夏侯杰(长坂坡桥头一声吼)(4)

曹操的裨将夏侯杰,见张飞神勇,士卒胆气不足,便主动请战,誓要灭灭张飞的威风。夏侯杰,字麒麟,此时仅仅二十一岁,先祖乃是西汉的夏侯婴,从小就爱舞刀弄枪,武艺高强,勇猛善战,被军中士卒称为“麒麟帝"。 曹操曾经很得意地夸奖说,夏侯麒麟真是我的大将军!三国顶级“毒士”贾诩也曾赞扬过他不愧为麒麟帝!由此可见这个夏侯杰与三国演义中的胆小形象可谓是相差甚远,应该算得上是颇有名气之人。

张飞长坂坡上一声吼吓死夏侯杰(长坂坡桥头一声吼)(5)

张飞不怒自威,令曹军中人多人丧胆,但是夏侯杰不怕,给张飞下了单挑的战书,曹操倒是乐得看戏,两军中的勇将一对一单挑,高手相争,看点颇多,张飞与夏侯杰大战多个时辰,仍不分伯仲,张飞是个急性子,有些耐不住心头便烦躁起来。

张飞长坂坡上一声吼吓死夏侯杰(长坂坡桥头一声吼)(6)

此时,赵云已将刘禅救回,送至刘备身边后,便又带领士卒赶来长坂坡,只见张飞久战不下,沉不住气,竟有些不敌夏侯杰。赵云赶紧拍马上前,与张飞一起合战夏侯杰。曹军自然不会让夏侯杰独自对战两员大将,立即也加入战争行列,最终赵云负伤,策马而逃,去搬救兵了。刘备派遣了顾博带兵前来援救张飞,几回合就被夏侯杰斩首。长坂坡一战,刘备军败得彻底,毫无颜面、狼狈鼠蹿,夏侯杰却是一战功成,名声大噪,还得到了曹操的封赏。

张飞长坂坡上一声吼吓死夏侯杰(长坂坡桥头一声吼)(7)

《三国演义》将夏侯杰描绘成了一个弱不经风、胆小懦弱的小丑形象,被张飞的大吼声给吓死了,这实在是夸张得过分,也是作者立场的问题,要对曹军进行贬低,让刘备军的形象高大上,所以对夏侯杰刻意丑化,大家权当娱乐,呵呵一笑而过。只是很遗憾,夏侯杰这样一个武艺超凡、能与张飞战得旗鼓相当人物,只能作为陪衬来展示张飞威武强大的形象,还被写得如此的猥琐、胆小、无能,这实在是冤枉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