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缑氏镇哪些景点(偃师县缑氏镇的故事)(1)

作者/保尔

豫西几个命运相关的家族,近百年间经历了战乱和各种社会变革,笔者经过数年多人次的详细采访记录,不带政治观点地真实反映和再现了这一段平民历史和生活痕迹。「民国篇」几乎全是真人真事为基础的纪实描述。用真实姓名的均得到其后代亲属同意。by 保尔

「每个故事,独立成章,既方便阅读又适合连续收藏观看。」

1

缑氏古镇,竟然有一块大洋买一间的临街门面房

「夫人,你说什么?一块大洋一间门面房,这也太便宜了吧!」钱掌柜满头都是汗珠子,用不解的眼光,焦急地望着不动声色的李夫人。

「世事动荡,不再想为琐事烦心了。」坐在八仙桌旁的李夫人说完这句话后,端起盖碗茶盏缓缓地品了一口。

「那……我……」钱掌柜欲言又止。

「对于跟随多年的老伙计,我自有安排。门面房的转让,先紧着咱们自己人,若是哪个伙计愿意经营这十几间铺子,货物权当白送,也是这几年辛苦的馈赠。你看中不中?」李夫人在心中早把一切都安排得很妥帖了。

钱掌柜听了李夫人的话,内心狂跳不能自已。这临街的十几间店铺加上货物少说也值六、七百块大洋,现在只要一块大洋一间,全部下来才十几块大洋,这等好事,和白捡的又有什么区别?

这其中不会有什么状况吧?哪有拿着钱财往外推的?人世间也没有这样的道理呀?

「行了,时间也不早了,歇着吧。这个事情不着急,今天先给你吹吹风,明儿先把房契什么的都归拢归拢,账目也清点一下,做好准备吧。」

李夫人说完后,就站起身回自己的房间去了。只留下钱掌柜怔怔地站在那里,半晌,他才挥手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验证一下究竟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

一个月前,正值深夜,李副官悄悄地回到了家中。

「咋酙(这么)晚?看你脸色也不太好。」李夫人关切地问他。

「时局恐怕是要变。张子模司令和我们几个亲近的人都交了底,让尽快回来安排一下家里的事情。」稍作停顿,李副官坐下来,无比眷恋地看着妻子的眼睛缓缓地说出这句话。

「是短期的安顿还是……?」李夫人问。

「政府内部人心浮动,国军内部矛盾重重难成合力,蒋主席疑心又重,这一次江山估计要变。而共产党走的是杀富济贫的路子,所以,家产护院队什么的都要遣散,尤其是地产和房产。家里的枪械、马匹和护院的弟兄们更不要留,剩下几亩吃饭的薄地就中了。」

「那你呢,是留在家里还是回省府?」李夫人首先想到的是李副官。

「恐怕是要浪迹天涯。若是共产党得了天下,我替国军服务多年,又去日本学习过军事,绝不会有好下场的!」

「你又没有干过坏事!所做一切,都是奉上级命令。」说着李夫人的鼻子一酸眼泪就流下来了。

「社会变革的惊涛骇浪到来的时候,每一个个人都是不起眼的小石子。哪一场革命都是血雨腥风的,所以,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才是第一位的。」

李副官的话没说完,李夫人就紧紧地拥着他泣不成声。

「咱的护院队可是没干过一件扰民的事,还冒死多次打过日本人!这也不能留?」李夫人说。

「共产党把这称为地主武装,要尽快遣散。夫人记住,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对错,当权者随时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道理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说辞罢了。」

「我明白,你放心吧,我会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的。」李夫人说。

「还有玉崑那里。刘莊老人家已经不在了,可他的恩情咱不能忘。那几年日本人和汉奸占了咱缑氏的房产地产,是刘莊收留了咱一家老小。现在这种情况,你要和他们夫妻沟通一下,提醒他想想办法,看能不能避一避。还有他那个小老婆小花,眼珠子滴溜溜转,不是个善茬,不宜久留呀。」

李夫人再次认真地点了一下头。

「那你要往哪个方向走?」李夫人盯着丈夫说。

「西北方向应该安全一些,共产党在那边实力弱,整个情形也比较混乱。无论发生什么,你和孩子们的性命最重要!不要顾及我太多,只是这一别会不会再也……」李副官说到这里竟也有些哽咽了。

偃师缑氏镇哪些景点(偃师县缑氏镇的故事)(2)

2

唐僧故乡——缑氏古镇的集会

「钱掌柜,你再合计合计,我是觉得你一个人盘下这么多间门面太操劳。还有,树大招风呀,这时局不稳,你要不要再寻思寻思?」李夫人不无担心地说。

闻听此言钱掌柜以为李夫人要反悔,竟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双手作揖对着李夫人说:「夫人大恩大德,我老钱操劳一辈子,早想置办一些自己的买卖,都是不凑巧,另外手中也不宽裕,今天有次机会,定不忘夫人恩惠之德。」

李夫人忙扶起他说:「钱掌柜,你知道我的为人,此言既出,绝无反悔。只是咱们伙计一场,怕你被时局世事所伤呀!」

「夫人,老钱自有分寸。咱从来都是童叟无欺,为人厚道,想必不会有什么风险。还有,夫人无论何时有事,只管招呼一声。」钱掌柜又作揖道。

沉吟良久以后,李夫人开口道:「钱掌柜,你可愿意听我的建议?」

「愿意、愿意。」钱掌柜说。

「所有店铺全给你我没有任何意见,不过,房契等最好不要全用你的名字。」

「不明白夫人意思?」钱掌柜问。

「你丈哥不是一直跟着你吗?」

「你是说我老婆的那个傻哥哥呀。」钱掌柜接话说。

「对,就是他。」

「他是个傻子,能干什么?」钱掌柜不解地问。

「你把一半房产放在他的名下,另一半放在你的名下,这样更妥帖,明白不?」

「中、中、中。」钱掌柜虽然不太明白李夫人这样做的用意,可也觉得没有什么风险,于是就满口答应下来了。

「还有两件事你帮我办好。」李夫人说。

「夫人只管交代。」

「护院队也要解散了,我已经和他们一一见面都交代过了。所有枪支弹药自取,我一点也不留。」

「夫人使用的那一对德国驳壳枪也不要了?」钱掌柜说。

「是的,即日起再没有双枪李夫人了,留之何用?把每人一份的银洋也分发下去吧。」李夫人心情沉痛地说:「弟兄们各自闯荡江湖,前路未知,只希望各人安好、少受波澜了。」

「你放心吧,夫人,我一定会办好的。」钱掌柜说。

「还有最后一件事。后天是咱缑氏的集会,你帮我把双泉村的华云、韩村的爱玲请来。」

「好的。」

「从此往后,我们也就不再是东家关系,只是普普通通的街坊了。」李夫人说。

「岂敢岂敢?夫人有事,一定随时效力。」钱掌柜慌慌忙忙地说。

「不用了,街坊就是街坊,慢慢的,你就会习惯的。」李夫人不紧不慢地说。

缑氏古镇是唐僧唐三藏的故乡,古往今来,一直有个传统,就是十天一个大的集会。这个集会不仅为老百姓交换生产用品、购置农具和生活用品,同时也肩负了亲朋好友聚会的重任。

偃师缑氏镇哪些景点(偃师县缑氏镇的故事)(3)

3

社会剧变前三个女人的焦虑

听完李夫人的话,双泉村的华云、韩村的爱玲都默不作声,显然,她俩都认为李夫人有点言过其实了!

这么多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一会儿共产党、一会儿国民党、一会儿日本人的,对咱庄户人家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呀?

「我知道,你们觉得我说的有点玄乎,事情不会那么严重,可是我相信张子模司令和我家先生的判断,他们看事情总是比我窝在家里的女人要准确!」

「真要像你说的,那我们该怎么办?村里确实有两家有地的富裕户跑了,地里没收的庄稼也不要了。昨天玉崑半夜睡不着,也在长吁短叹的。」双泉村的华云半信半疑地说。

「这,我也说不好。反正我把房产货物什么的全都贱价卖掉了,护院队也解散让他们回家了。」李夫人说。

「听说共产党是杀富济贫,打土豪分田地。要是既没有现钱、又没有很多地的话,应该没有什么风险吧?」韩村的爱玲这样说。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觉得华云姐家的情况比较令人担忧。」李夫人说:「首先,你家有八十多亩地,还有六处宅院,其次,你家少不了还有一些金银什么的。」

「咱一不偷、二不抢,这地和宅子都是祖上起早贪黑辛辛苦苦挣下来的呀?」华云说:「哪一朝哪一代都是这样的,又不犯法?有啥不中的?」

「有啥不中?你没有听人说过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就是号召穷人分富人的田和地。」李夫人叹口气说:「恐怕这还真是个躲不过又解不开的扣!」

「那咋个解法呢?」爱玲说:「难道就在家坐等着,总得有个出路吧?」

「恐怕只有一条路了。」李夫人说。

「什么路?」华云和爱玲这对感情甚好的表姐妹齐声问。

「不行的话出去躲一躲吧,」李夫人叹口气缓缓地说:「这地和宅子短时间也处理不掉,恐怕只能避一避风头再说了。」

「还有一件事,”爱玲也不无担心地说:「就是玉崑的那个小老婆小花。听说共产党也不允许有小老婆,这事也很麻烦。」

听了姐妹们的话,愁云堆上了华云的脸,其实,这些天她早已经听说了不少事情,只是她执意在回避,不愿意也不相信传言的一切。从今天的谈话她明白了,躲是躲不过去的,自己必须要真正去面对这个问题了!

(小花玉崑的小老婆,她家住扒头村,是苦出身,因为家里贫穷,十四岁就被卖给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

两年后,春节回娘家,小花就赖着不回那个老头子家啦。那个老头也是个老实的庄户人家,来接了几次都被伶牙俐齿的小花给骂了回去。看看也不是办法,为自己也是为了躲避那个糟老头子,小花心一横就和村里的一个地痞好上了。

皮定均来豫西抗日时最早就驻扎在扒头村,为了端正民风,处理了一批村痞恶霸,而和小花相好的那个村痞,因为手上有血债被共产党处决了,因此小花也就再次尴尬地孤单了下来。

为了传宗接代刘莊夫人就通过媒人的介绍认识了聪明伶俐的小花。

对于到双泉村去给刘玉崑当三姨太,小花满口答应,她太需要一个殷实的家了。)

「爱玲,你那里情况怎样?」李夫人问。

「看着形势紧张,自富就让我带着宪回韩村了,他在部队那边的情况就不清楚了。」爱玲说:「前几天听人说他们往成都方向撤了。」

李夫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缓缓地说:「时局变换,希望我们三姐妹一切都好,不要受到什么大的冲击。」

【不受到大的冲击是李夫人的一厢情愿,后来的几年里这三个女人遭受了血雨腥风的重创。】

偃师缑氏镇哪些景点(偃师县缑氏镇的故事)(4)

4

三个女人各自老公的状况又是什么样的?

李副官装扮成教书先生到了西安,住在一个小旅馆里思忖良久,他也想不清楚下一步该逃往哪里。他知道,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没有大问题的。问题是执行政策的多来自基层的农民,又没什么文化,他们的内心只有对富人的仇恨,况且他们手里面又有枪,依李副官的身份一旦落入他们手中,后果自然不堪设想。

「先生愁眉不展,莫非有什么不解之忧?」一个算命的和尚双手合十来到了他的面前。

「当今乱世,还有人请先生指点迷津?」李副官问道。

「纷纭乱世更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和一双看破尘世的眼。」那和尚回答得不卑不亢。

和李副官谈了近一个时辰,那和尚接过李副官递过来的零钱,道声谢后,径直去了。

这个和尚可是不简单。留学日本学过军事、又阅人无数的李副官,从他的言谈举止来判断他根本不是一个和尚,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他是乔装成和尚来掩护自己的真实身份。

几天后,受了启发的李副官乔装成一名和尚向西而去;两个月后,他在甘肃武威郊外的一座寺院中悄悄地安下身来。

……

对于逃跑,刘玉崑早就打定了主意。他在开封省政府里当过文书,也听说过共产党的一些政策,无论怎样,像他这种家里有近百亩土地的,一定会被打土豪分田地的!

让刘玉崑迟迟不能逃走的有两件事。

首先,父亲刘莊给自己留了五个罐子,每个罐子里有金砖金条还有银元宝,这些东西带不走,即使带着也不安全;其次,家眷和唯一的女儿润桃,那都是自己的亲人,如果逃跑的话,不可能都带着。二房满子已经被打发回了许昌老家,可是三房小花现在也有了身孕,说不定能生个儿子传宗接代。共产党只允许一夫一妻呀,在家长期潜伏不太现实。

经过几十天的冥思苦想,刘玉崑终于一步步藏好了父亲留下来的几辈子也用不完的金银财宝。

那么,接下来就要实施逃跑计划了,一个大胆的罪恶计划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雏形。

「我不是人!」想到某些细节的时候,刘玉崑狠狠地用手抽自己的嘴巴。

匆忙中,在一个浓雾弥漫的清晨,刘玉崑一家人坐上雇来的马车,向古城洛阳逃去。

……

成都城外四十里,驻扎着国民党被打散的一小股部队。

「长官,有人指名要见你。」一个士兵跑进来敬礼后对韩自富说。

「让他进来吧。」郁郁寡欢的韩自富说。

「长官,你还认得我不?」来人摘掉眼镜兴奋地说。

「看着面熟,只是真得想不起来了。」韩自富不解地问。

「皮司令的部下,在豫西多次见过你。」来人有点自来熟。

「不用说,你是来游说的。」韩自富说。

「明人不说暗话,皮司令派我来的,找你找得我好苦。」来人很直率。

三天后,韩自富率部起义,部队被收编,按照他自己的要求,韩自富后来被安排在一个成都的军事院校,享受副院长待遇。

【注:在历史事件中,一个具体小人物的命运往往会显得无足轻重,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家不过都是小人物,所以,我们了解宏大历史的同时,请把目光放在真实的小人物的沧桑经历上。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由于这几章内容完全还原历史,所以,并不做过多描写处理。今天,文中几位主人公的后代依然还生活在缑氏、韩村、双泉村。】

(下期内容预告:玉崑抛妻弃女,母女落难洛阳。)

-END-

作者简介:保尔,生于郑州长于郑州。最爱郑州。因为藏有太多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