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离魂事已凄,一棺何处祇悲啼,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遗体被盗配冥婚?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遗体被盗配冥婚(替人守尸结姻缘)

遗体被盗配冥婚

除夜离魂事已凄,一棺何处祇悲啼。

贪心似此自当饿,义侠如君宜得妻。

  除夕,又叫穷日,即一年结束于此日之意。到了那天,要举行“进傩”的活动,由人扮傩公傩母,迎神以驱逐疫鬼,有时找来女童举行“驱傩”,或装扮出六丁六甲的形象。人们有的将白石灰绕门撒一圈,像是画城池一样,大概这是效仿《琅嬛记》所说的“古代氐人国白玉城,城墙全由白玉筑成,鬼不敢进去”之意。

  杭州府城里有个袁翁,年纪老迈,家里又穷。已经病了好几个月,家中只有一个女儿,刚年满十五及笄,孤单地守在病床边。到了除夕夜,袁翁最终病死。该入殓的时候家里连棺材都没有。姑娘有一个舅舅住在杭州城外,若是去告知则无人守尸,若是不去则没法取得棺木入殓。不得已之下,只好哭着祭奠老父亲的亡灵。关上屋门打算去找舅舅,哭着经过市集。有个少年韩生,家里还算小康,无拖欠的债务,他一向有侠义,注重承诺。当天没什么事,就在街头闲逛,嘴里吟着庾肩吾的《岁尽应令诗》:“

  岁序已云殚,春心不自安。

  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

  金薄图神燕,牛泥印鬼丸。

  梅花应可折,倩为雪中看。”

  正边走边吟时,看见一姑娘掩面痛哭经过市集,韩生有些疑惑,说:“见她哭得悲痛,是何事如此悲伤?”于是叫住姑娘询问缘由。女子说:“我说出来也没什么用。”在韩生迫问下,才把家里的情况说给了韩生听。韩生感慨地说:“你回去守你父亲的尸身,我替你去告诉你家舅舅,如何?”询问住址后立即出发,走了几步又返回来,说道:“我和你舅舅没见过一面,今天又是除夕,我说了他定会相信我么?”女子就道:“我本来就说,说出来也没有用。”哭得愈加哀伤。韩生又问:“你家在哪儿?”女子给他说了。韩生说:“那么这样吧,你去告诉你舅舅,我替你守你父亲的尸身。”女子于是下跪以头触地表示感谢,给了韩生钥匙便走了。韩生来到女子家里,打开门,院子里长满了野草,寂静无人声。推开房门进去,袁翁的尸体还躺在床上,用破旧的帐子围起来。当时天气寒冷又没有火,风轻轻从破窗灌入,韩生想要躲一躲寒却没地方。因而又想到帐中老翁虽然是死人,但毕竟年纪年迈,我好意为他守尸,怎么会起尸加害我呢。于是掀开幔帐坐在床边以躲避寒冷。过了一会儿,听到后院有细微说话的声音,但是辨不清说的是什么。随后声音渐渐靠近,就听见有一个声音说:“你这么急有什么好选的,吃的都差不多。”另一个声音说:“分成小块儿来吃,那真是像蜜一样美味。”第三个声音说:“优哉悠哉,凑合过除夕。”韩生知道他们就是鬼,趁他们接近床边的时候,韩生左手一伸,抓住了一个。床边放有麻秆,韩生朝这鬼唾了一口唾沫,右手抄起麻秆打他,鬼长跪在地上求饶。后面两个鬼在门外拱手辩白说:“这位先生,这尸体原本就是咱们饿鬼的食物。先生和这老头非亲非故,为什么要管别人的事?”韩生问:“为什么说是你们的食物?”三个鬼齐声说:“阴曹旧例,凡是除夕死去的人,允许饿鬼食用,此案例记录在酆都判官的第十三部铁案中。你和这个老头非亲非故的,为什么不离开,把这尸体交给我们呢?”韩生说:“我知道,这老翁虽然病重但还不至死,你们想要吃了他,于是趁除夕日杀死他。我说的对不对?你们能让他死,也一定能让他活过来。现在我告诉你们,要是能让他活了还好,不然我就用麻秆抽打几千上万次,让你变成魙!”被抓住的那鬼苦苦哀求,后面两个鬼于是说:“他还有温气吗?”韩生摸了一下尸体,心口还有微温,于是告诉鬼说:“还有。”后面两个鬼于是催促被抓住的鬼说:“事情既然到了这地步,你就吹口气让这老头活过来吧。”被抓住的鬼就靠近尸体一吹,片刻,尸体的脚忽地动了一下,那鬼对后面二鬼说:“我力竭了,你们来帮我一把!”后面二鬼马上过来跟着吹气,这下尸体的手也动了。韩生心一喜。鬼又说:“人的身体分为阴和阳,如今阴气已经够了,还需要你的阳气让他生出人气来,不然光有阴气也是无法活的。”韩生于是以口吹气,老翁就打了个呵欠,有了喘息声。韩生于是放鬼离去了。老翁看到韩生,瞪目说道:“我的女儿去哪儿了?你是哪儿来?”韩生以实相告,老翁十分感激。韩生出门去街上买了壶热酒,和老翁对饮起来。等到女子和她舅舅哭着进门来的时候,却看见老翁和韩生聊天和平时一样,十分惊骇。老翁见到女儿,说:“这是我的大恩人啊。”韩生就说出自己和鬼打交道的事,女子舅舅佩服他的侠义,劝老翁把女儿许配给他,于是当晚就拜堂成亲。半夜,传来三个鬼的声音说道:“咱们好歹有做媒的功劳,怎么没有一杯谢媒酒呢?”韩生夫妇有所领会,于是第二天蒸年糕烹鱼肉,又有酸汤甜酒,祭奠三鬼。此时,就见三个鬼显出身形,黄脸空腹,弯着背上前来,吃喝完毕,欢跳着离开了。

  柳崖子说:凡能办到平常人办不到的人,胸中都有一股不平凡的气势,韩生此举颇有侠义之风,在儒家里称为“贤者之过”,在释家里叫“正藏法门”,即便叫他管理度朔山的鬼门关,抓捕群鬼,尚且无愧,更何况区区三个饿鬼呢。

出自徐昆(清)柳崖外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