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的时候,要想清楚我们将来想在哪里工作而影响我们选择就业地域的一些影响因素一般包含工作机会、家庭所在地、气候环境等方面工作机会毫无疑问是首先要考虑的,北京作为首都,座落于此的院校骨子透露着与生俱来的高贵和霸气,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金融专硕开设院校一共多少?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金融专硕开设院校一共多少(京津冀地区17所金融专硕梯度院校全面解析)

金融专硕开设院校一共多少

择校的时候,要想清楚我们将来想在哪里工作。而影响我们选择就业地域的一些影响因素一般包含工作机会、家庭所在地、气候环境等方面。工作机会毫无疑问是首先要考虑的,北京作为首都,座落于此的院校骨子透露着与生俱来的高贵和霸气。

清华北大“号令天下”,“国字头”高校扎堆,学校内的院系也充满着诸如“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等“谁与争锋”的豪迈。在京津冀周边读研的话,毕业后大概率也是在北京工作,稍有常识的人就能想到从这些地方毕业的人就业前景会有何等的好。

北京是众多国企、大公司以及金融机构的“指挥部”,毕业后你可以选择去国企或事业单位等体面的工作,工作稳定且未来福利待遇好,工作压力不算太大,很有幸福感。

你也可以选择去金融机构或其他行业的金融投资部门工作,发展前景也是不可限量的。再说家庭因素,家在北方的同学如果你没有什么其他原因,只需要考虑京津冀地区就行了。

针对京津冀地区的金融专硕各大院校,我们将其分为了五档,供金融专硕考生们参考使用。

本次分类是按照院校性质来区分:

985名校:北大、清华、人大(396)、南开(396)211财经名校:央财、外经贸科研院校:中科院、社科院(396)

985&211:天津大学、中国农大、中央民族大学、北交大、北京外国语、中国石油大学(396)

双非财经:北工商、首经贸(396)、天津财大

接下谈一谈京津冀地区金融专硕各大院校,由于内容有点多,这是上篇:

1、北京大学

北大有五个学院招金融专硕,分别为北大光华、经济学院、汇丰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光华:

光华管理学院是北大历史最悠久的工商管理学院,是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放眼全国各经济管理学院,其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都属于最卓越的层级,学术成果与学生就业只有清华经济管理学院和五道口金融学院可以与之相媲美。

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硕士毕业生在中资和亚太地区的外资大型金融机构备受青睐。

2019届金融硕士毕业生有84人,直接就业人数占比90.5%,其中,从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国有/国有控股企业占比34%,外商独资与中外合资企业占比43%,政府机关占比5%;从行业上看,投行占比40%,资管公司占比20%,风投和私募基金占比11.8%,公募基金占比7.9%;从职能上看,投行部占34%,行研/权益投资部占20%,股权投资部占18%,固收和管培项目各占8%;就业地区最多的是北京(66%),其次是香港、上海和广东。

总体来看,考取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硕士难度非常大。

从报考人数上看,每年都过千,非应届毕业生较多,而且实力靠前的大神较多;报考光华金融硕士的大神较多,只要专业课题目稍微简单,分数线就会到400分。比如,2015-2017年微观经济学难度稳定,难度水平一般,三年分数线均为400分。2018年专业课微观部分难度较大,卡分现象明显,虽然分数线较低为365分,但竞争激烈程度比往年更大(共有4人总分过线专业课未过线)。对个人而言,还是要把知识点复习全面透彻,把往年真题反复练习掌握,才能做到无论题目难易,都能名列前茅。汇丰:

汇丰商学院相较于光华会稍许差一点,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金融、经济等就业领域取得了良好口碑,数千毕业生形成了互帮互助的传统,毕业生在金融行业就业形势良好。以2017届249名全日制硕士生的就业情况为例,79%的毕业生进入了金融行业,证券和投行占比33%,涵盖国内外知名券商和投行;银行占比17%,包括国有控股、股份制和外资银行,且多为总行相关部门。11%的毕业生进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上交所等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北上深为毕业生首选之地。汇丰商学院对初试的分数要求很高。从难度上看,比光华稍低。需要提醒的是,汇丰商学院的复试为全英文面试,对英语的能力要求很高,特别是英语口语,考生平时一定要重视英语的学习。软微:

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招金融专硕人数非常多,方向为金融科技和创新与创业投资管理。

其中的金融科技方向致力于培养兼具金融和信息技术双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创新与创业投资管理致力于培养创新与创业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软微金融专硕导师主要来自光华与经济学院的老师,也有中科院与台湾大学的教授,还有一些企业家作为社会导师,这为就业奠定了很高的基石。根据带的学员复试后反馈的信息,北大软微和别的学院不一样,北大软微金融专硕复试没有自我介绍,也没有英语听力考试,直接随机提问。比如问,投资者为什么不全部投资高收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哈哈,你没有看错,是一道政治题,只能说没有想不到的东西)......,这需要考生平时多思考,考察综合能力。

最后要说明的是,北大软微是北大这些学院里面对本科要求最低的学院,从之前带的考上的学员背景看,不少学员本科为普通二本院校考生。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有两个学院招收金融硕士,分别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其初试科目完全一样,但招生人数和复试分数线会有差异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后与清华大学签订框架协议,决定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基础上建设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由于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人们便亲切地简称其为“五道口”。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26年创建的清华大学经济系,本科生教育上,每年都能招到许多来自各省的状元,研究生生源也很好。“高端定位、强大师资、国际化”是清华经管的重要特色。

清华大学金融专硕考英语二和数三。英语二简单,考清华大学金融专硕的又都是学霸,考上的考生数三绝大部分都是高分(特别是奇数年),所以每一年清华大学金融专硕复试分数线会很高。例如2021年,清华大学金融专硕院系为405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复试分数线为422分,最高分为448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复试分数线为405分,最高分为437分。

至于就业前景,相信不用多说,那是相当的好,关键是能考上,这边也建议23的同学尽快备考起来,毕竟专业课要学的书确实不少。

3、中国人民大学(396)

在京津翼,甚至整个北方,人文社科起家的人大在经济金融方面是仅次于清北的存在。全国431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就是由人大财政金融学院负责编写的,由此可见人大财政金融学院的显赫地位。人大金融专硕招生,绝大部分考生报考校本部(北京),另外苏州校区(国际学院)也招金融专硕,复试分数线比校本部低。但是,2019年,苏州校区分数线竟然超过人大本部线,只能说出现了“囚徒困境”,大家都想考分数低的,结果分数反而上升。这也间接说明,金融专硕考研难,唯有加油才行!2021年,人大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硕复试线为404分;人大苏州学院金融专硕复试线为395分。

总体来看,复试分数线逐年提升,400 才能相对稳妥。要考400 ,考虑到专业课难度,需要付出足够疯狂的努力。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最终被录取的人数中,不少是二战甚至三战考上的考生,一战考生,如果想一战成功,一定要记住,好好努力,和二战考生PK。

4、南开大学(396)

南开大学金融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2015年,南开大学正式成立了国内综合性大学唯一的金融学院,将原经济学院金融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建制划归入金融学院。可以说,南开大学金融专硕实力很强大。

需要提醒的是,南开大学之前考“395经济类联考”,为南开大学自命题科目,全国仅南开大学一家院校考。估计是觉得单独命题太麻烦,所以2019年考研,南开大学改成“396经济类联考”。南开大学专业课出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出题也比较另类。它不经常考那些特别热的知识点和成块的、很系统的理论,而会考一些相对边缘的小知识点,并且有45分的计算题。所以,复习时,需要全面细致一些,多看多记,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

南开大学论述题一般都是和时事热点相关,临考前11月份多关注热点,多听热点课(我们课程的一部分),一般都能得高分。

2021年,南开大学金融专硕复试线仅为360分。之所以说仅为360分,是因为事实上高分如云。但是,按照往年情况,预期让很多考生去复试,复试淘汰一大批低分的。因此,要想顺利被录取,考南开大学金融专硕,理想分数是390 。

5、中央财经大学

央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为祖国培养财税人才的“嫡系”经管院校。在学术方面,它的应用经济学与人大并列第二,学术底子毋庸置疑。

就业方面,央财地处北京,实习和就业得天独厚。即使是比如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非财经相关的学生也能充分享受财经资源,经济金融科班出身的人就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央财既能给你提供一个充满浓厚学术氛围的象牙塔,也能带你领略金融市场的精彩。

中央财经大学招收金融硕士的学院是金融学院和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2021年,首次招金融专硕)。

需要提醒的是,2018年及之前,中央财大金融专硕初试考396经济类联考。2019年,改考数三。原因是:中央财大金融专硕导师发现招过来的学生数学水平一般,在学金融工程等对数学要求高的科目时水平跟不上。考虑到数学重要性,所以改成考数三。而在初试中,央财考英语一,相对于英语二,英语一难一些,所以大家要多重视英语哦。

中央财大对本科院校不歧视,不问英雄出身,这点很好。近年来,中央财大开始强化复试,意味着复试不是走过场,需要考生提前准备。从之前带过的学员情况分析,要考上中央财大金融专硕,一方面各科都要厉害,另一方面一定要努力,把书看透。

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96)

提到央财后我们不得不提的一个学校就是外经贸,由于两所学校无论从术业专攻、就业去向、考取难度等哪个维度来说都是大同小异。且同处北京,同为“两财一贸”的重要成员,外经贸和央财是一对相爱相杀的CP,互称对方为“隔壁”,微博和一些公众号经常给对方“找事”。

外贸起家的外经贸的性格像她的名字一样更加“外向”,适合想去看一看外面世界的同学。

不过由于近年来中国本土企业的崛起以及外企的颓势,外企的牌子相对来说没以前那么好使了,外企的待遇对同学们也没以前那么有吸引力了。外经贸和央财的就业越来越趋近,多为国企和金融机构。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和金融学院两个学院都招收金融硕士,每年对外招生人数各为200多人,高招生人数自然吸引无数考生报考。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是对外经贸大学的传统强院,成立时间早,学生就业情况很好。复试这一块,由于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老师很多都是经济学专业出身,所以复试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经济学问题,建议初试完之后看一些经济学相关的书;

金融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在由2000年并入对外经贸大学的中国金融学院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属中国人民银行管,师资实力要强一些。复试这一块,金融学院抽签,喜欢问一些金融相关的知识,很多知识和初试考的内容差不多,但更深入,比如涉及到一些金融衍生产品问题。

两个学院的专业没有绝对的强弱之分,每年的分数线也相当,同学们不用太过纠结报考哪个学院。

如果你是23的考生,并且准备报考以上六个院校之一的金融专硕,请从现在开始就务必疯狂努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