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女神陈靖姑

陈靖姑,曾名贞姑,靖姑乃是法号,闾山法院下山后,在福州独创“闾山派”,为国(闽国)效力,深得百姓爱戴。24岁那年在龙潭角祈雨后,又到龙源洞除蟒,因脱胎(流产)身体虚弱而殉职。这是一位勤劳勇敢,美丽善良的凡间奇女,由于她多才多艺、有胆有识和大智大勇,在闽中留下了一串普济众生,护国佑民的传奇故事,成为人间真善美的化身和海峡两岸同胞共仰的女神。

陈靖姑 电视剧(妇幼女神陈靖姑)(1)

一、靖姑出世

唐大历二年(767)正月十五凌晨,福州藤山(今称后龙山)下渡(今称下藤路)陈昌家里一派喜气洋洋,.上元节元宵日添了一位千金,全家上下喜不自禁。满月后取名靖姑。小家伙自幼聪明伶俐,人见人爱,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世间一切都是缘。靖姑小时已显露出擅长宗教法术的禀赋,才两岁的她,见到观音图像便会虔诚地用小手合掌拜揖;更惊奇的是,四五岁时就会念观音咒,甚至模仿巫觋跳舞(像小鸟跳蹦)动作,惹得大人哈哈大笑。平时非常爱听老人讲神仙和精怪故事,对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花虫鸟草非常感兴趣,通过美丽的遐思,努力编织一个属于她自己未来事业的梦。靖姑自懂事时候起,认为人生第一要义是做一个好人,特别是要做一个对社会对百姓有用的人。秉于这种天性,她有一个永远不息的向往和非常执着的追求。她经常与闺中密友说,长大了要当一名巫医(古代巫医不分),为百姓救死扶伤。人们都说气质灵秀、天资过人的小靖姑,长大了绝非等闲之辈。·

陈靖姑 电视剧(妇幼女神陈靖姑)(2)

二、闾山学法

唐末的中华大地,兵荒马乱,哀鸿遍野,满目疮痍。为寻找道家要义,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她几次告诉母亲葛氏,要上闾山学院学法。怎奈父母怕她出门会出问题而加以拦阻,为束缚她那颗不安份的心,特在古田找一个对象。为了抵制早婚习俗,靖姑跟父母讲白,自己婚事容学法回来再办,为此事还向未婚夫刘杞(在家名杞莲)表明了决心。刘见靖姑这么执着,认为未婚妻很有志气,也就支持她去。闾山学院主修法术性和医学性两门功课,道术主要是画符念咒,驱魔降妖;医学是中医草药,除瘟灭病。为了学得闾山正法,靖姑经常看书到深夜,练功时更是闻鸡起舞,平时遇到问题,直到弄明白为止,不管师兄师妹,谁有一技之长,她都抓住不放向他们学习,不论是学气功,打太极,研((易经)),都是全身心投入。由于人缘好、天分高,在法府她如鸟投林、似鱼得水,很快成为闾山出色一员。三年花开花落,寒来暑往,修行益勤的她,不仅学会了上刀梯、过火埕、画灵符等诸法,还练就一手好剑。对于祈雨,恩师交待一定要善于观察星像和物候,如月冕月晕,鸟儿昆虫,以及咸鱼腊肉干湿度等,由于她潜心学习,遂精通天文地理,师傅赐法号“靖姑”。下山时,师父再三叮嘱:“闾山宗旨在于抑恶扬善,扶危济困,学法师为了行道,济生不度死。”

陈靖姑 电视剧(妇幼女神陈靖姑)(3)

三、扶危解厄

靖姑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性,当她12岁时便出落得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当时其兄在后龙山放牛,中午都是靖姑送的饭。有一次,靖姑看见一个老妪饿昏在路旁,就把自己的那份饭喂之,老妪吃了东西,顿时来了精神,回家后还送来几本药书,靖姑如获至宝,大家都说靖姑好心必有好报。还有一个邻里,给地主当长工,腿上生病疽,靖姑不避恶臭给他上药。平时看到难民乞丐,经常施舍他们食物和零钱。村民都称赞她,别看她年纪这么小,却拥有世上最美好的心灵。

陈靖姑 电视剧(妇幼女神陈靖姑)(4)

古代农村瘟疫肆虐,生长在乡下的靖姑目睹缺医少药、求救无门的悲惨情景,决心长大以后要承袭父业,悬壶济世。为实现这个理想,靖姑经常跟民间草医上山采药,研究中草药的药性功能,注意收集民间的偏方单方,形成自己的验方。有一个病者喊心绞痛,面如土色,靖姑施“法”营救,终于化险为夷,还有一个患者手脚都僵硬了,经靖姑施“法”治之,立马灵活自如。有一天,闽王皇后头痛厉害,还请靖姑用气功推拿点穴等综合疗法治好。总之,靖姑对家乡的父老乡亲,无论寒暑远近,几乎是有请必到,风雨无误,对小孩和妇女更是倍加关怀。由于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凡小孩出疹出痘及蛇伤虫咬,无不找她求医。对那些身患绝症的病人,靖姑也是匠心独运,哪怕只有一分希望,也做得十分努力,对于一贫如洗的,则分文不收,以至受惠者感恩不忘,靖姑的名声从此也一天天地传扬开来。

陈靖姑 电视剧(妇幼女神陈靖姑)(5)

四、结友行善

中国有一句老话,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多一份力量。靖姑十分注意结友行善,当年她的深闺密友有罗源人林九娘,连江人李三娘,最后还与福清人邹铁鸾、福州人高雪梅等结成十姐妹。据传,侍郎之女邹铁鸾因颇有姿色,被一大把胡子的闽王看上了,因抗旨拒婚,王欲斩其全家,邹求助于靖姑,遂收为门徒请求免罪;刺史之女林九娘才貌双全,因家境剧变,倍受恶僧欺凌,被靖姑搭救后归靖姑协下。靖姑结的十位姐妹,除欧阳公主外,李三娘、高雪梅等皆是身逢绝境,经靖姑解救之后,感到用钱财都难以报答,都到她身边干一番事业,她们经常在一起谈经论道。正是她们的团结奋战,为救受欺凌的妇女儿童不遗余力,从而解除了广大妇女肉体上和精神上的许多创伤。在男士中值得一提的,是福州凤凰池杨太保、闽清王宇龙,不仅武艺高强,且为人豪爽正派,靖姑也非常器重他俩,在多次除妖灭怪中大显神通,百姓称他俩是英雄侠客护花使者。由于靖姑曾为王后治心痛病及入宫斩蛇,闽王遂封靖姑为顺懿夫人,並令地方官在临水建造府第,让其食古田三百户,一子为舍人,但靖姑辞食不受,只愿意接受黄莺柳婵等36位宫娥为弟子。为增加力量扩大影响,靖姑决定创经立派,以自己、林九娘。李三娘为核心,打出“闾山”旗号,加上堂兄陈守元国师的推崇,三奶派信奉者众迅速风靡南平、莆田、宁德、龙岩等地区。

陈靖姑 电视剧(妇幼女神陈靖姑)(6)

五、除妖灭怪

八闽之地山精、木魅、岩虫很多,像建宁、永泰等地蛇患严重,很多人由于救治无力而死于非命,靖姑经常巡游各地为人救治蛇伤。古田城外有一个龙源洞,出现巨蟒袭击人畜,有一日众人看见有身穿红衣女子执剑与蟒搏斗,並把碗口粗的蟒颈斩断,开头人们还以为是捕蛇女捉蟒,事后方知乃刘勋儿媳所为。有一天,一蟒窜入王宫,头枕门槛吐出吓人信子,王宫上下恐惧万分,靖姑率弟子将其斩为三截,还让御厨做了一次蛇宴美餐。为了灭蛇和救治蛇伤,靖姑号召人们大种蛇伤草以备急需,並教人们如何放血、包扎和敷药。为感谢靖姑在救死扶伤方面所做的贡献,如今人们还称白花蛇舍草和半边(枝)莲为夫人草。

陈靖姑 电视剧(妇幼女神陈靖姑)(7)

靖姑学艺下山后除了灭蛇之外,还帮助民间除了不少精怪动物,如福州的百姓称北郊神出鬼没的果子狸为狐狸精,把豹头山胡作非为的红毛猴称猴精,把福清一带的野猪称猪母龙。农民最恨的是野猪和猴子,它们经常把庄稼地果园弄得一塌糊涂。靖经常应农民的请求,带上王宇龙、李三娘等众兄妹,在山上安营扎寨,用陷阱、用炮轰、用饵毒等办法消灭它们。此外,还伺机消灭虎豹豺狼、蜈蚣蜘蛛等在内的害人虫。人们对闾山三奶派的业绩是义声载道,有口皆碑。

六、助夫破案

靖姑有着美好的爱情。刘杞之父刘勋曾在王府当过教官,与古田舅舅葛如川相交极深。当年刘率子来榕串门拜访时,两个小家伙一见面就玩得非常投缘,·每一次都舍不得离开。有道是世间有情人终成眷属,靖姑18岁时与刘杞结为伉丽。婚后夫妻和睦,相敬如宾,不久随夫到了罗源,当时刘杞在巡检司任职。自古道,妻贤夫祸少,面对当时政治腐败,贪官污吏甚多的社会,靖姑时时劝夫当官要勤政为民,千万不能贪不义之财和草营人命,她经常凭着自己的聪明才干,救贫扶弱成人之美,使好几对夫妻破镜重圆。还利用智慧协助丈夫巧妙审案,如罗源同日结婚花轿错接的错夫案,连江发生的兄弟争夺案,还有闽东各地发生的丈人杀婿案、恶奴栽赃案等。靖姑还帮助丈夫惩治了福清县一个横行乡里的刘阁王,将罗源白塔寺霸财占色的铁头僧缉拿归案,在长坑山将外号张竿鬼的歹徒绳之以法。由于刘杞的贤正,为地方除大害,使受欺压的好人扬眉吐气,罗源县境大治,百姓和乐。

陈靖姑 电视剧(妇幼女神陈靖姑)(8)

七、脱胎祈雨

古代福建几乎没有什么水利建设,人们都是靠天吃饭,在旱魔降临时,就请巫师道士祈雨。靖姑嫁古田第六年,入春以来只下场把雨,入夏以后雨水更少,八闽大地江河干涸,土地龟裂、稻干枯焦,百姓大半断炊,官员忧心如焚。担任国师的兄长陈守元请妹子出山祈雨,适靖姑身怀六甲,姐妹们怕她有个闪失也不让她去,碍于兄长的哀求,为了社稷百姓,靖姑只好答应,由于怕身孕带晦沾污神灵,毅然用药物坠胎,身体尚未复元便来到福州,每日都上山观星察云,有一日发觉东南方出现一片鱼鳞天,俗话话“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再到厨房看腊肉与咸鱼,发现已经转润,凭气象与物候,知识物极必反,三日内必定有雨,于是在龙潭角设醮。是日,文武官员,农工士商纷纷来到,在坛前焚香跪拜,在府官上台读完《求雨疏》后,靖姑即登坛踏罡,只见她不时诵真经、吹牛角、舞法剑、焚血符身穿朱衣的她,如火中凤凰,在咚咚的鼓声中不停地舞蹈,至次日下午三点,可能是感动了上苍,终于飘来了鸟云,不久下了几滴雨,靖姑跳得更欢了。未已,风卷云涌,彤晕密布,于是电闪雷鸣,下了一阵滂沱大雨,由于天降甘霖,快枯的稻禾果树都复活了,大地一下子恢复了生机。在人们雀跃欢呼的时刻,靖姑却从坛上跌落江中,随江水飘到鸭牳洲,被放鸭人搭救岸上,她对众人说了这么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凡女今能祈得上苍霖泽,虽九死而无悔,只是当年年轻人性,未肯学习扶胎救产之术,以至在实施保胎救人时总是感到力不从心,此次不死,定要再上闾山补学,以保护妇幼福祉平安!”

尾声

祈雨后不久,壮志未酬的陈靖姑含笑离开了人间。福州父老乡亲说“阿姑是祈雨时落水寒浸腑脏不治而死”,古田父老乡亲说“阿姑起源于回家后在龙源洞与巨蟒搏斗而牺牲”。鉴于靖姑生前做了许多济世救人的善举,由于对其的崇敬与怀念,乡人用泥炭漆布包裹其体塑成肉身神像。闽王闻报派特使祭奠,并封其为昭惠崇福临水夫人,府县拨库银在临水处建庙祀之。福州家乡打一块“巾帼永冠不朽”也立石碑竖在靖姑故居旁边。靖姑的生命虽然只有短暂的24个春秋,但她的身后却留下了一条闪光的人生之路,她那一颗人类至爱的灵魂,为人间、为世界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成为维系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重要的精神纽带。福州人民的好女儿一靖姑将永远活在海峡两岸同胞,东南亚各国、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侨胞的心中。

#福州##福州##福州身边事##福州爆料##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