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利根

希伯来和犹太人有什么关系(希伯来以色列等名字)(1)

希伯来、以色列、犹太,这些名字之间都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犹太民族建立的国家名叫以色列?本文将会跟大家讲清楚。

希伯来和犹太人有什么关系(希伯来以色列等名字)(2)

1948年5月14日凌晨,英国对巴勒斯坦的托管期结束的那一刻,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非常地争分夺秒。

和以色列一样争分夺秒的,还有以色列的铁杆支持者美国。尽管已经是半夜,但总统杜鲁门和他的幕僚还没睡觉。承认以色列的文稿早就准备好了,但总统发现文稿上写的不是“以色列国”,而是“犹太国”,赶紧亲自把“犹太国”划去,改为“以色列国”,并立刻签发。在以色列宣布建国后仅仅17分钟,美国就宣布承认以色列国。

美国政府急急忙忙地承认以色列,容易理解,但这个新的“以色列国”,美国人为什么会预测其国名为“犹太国呢”?另外,以色列国的官方语言叫“希伯来语”,为什么不叫以色列语呢?

还有,在《圣经》里,“上帝的选民”称呼一直在变:希伯来人、以色列人、犹大人、犹太人,这些称呼为什么也会“与时俱进”?有啥不一样呢?

今天,让我们沿着“上帝的选民”的足迹,来探寻这些称呼的来龙去脉,各位看官很快就能回答上面的问题了。

渡河而来——希伯来

大约在4000年前,两河流域一带生活着闪族人,据《旧约》创世纪篇记载,他们是挪亚(就是制造方舟躲避洪水后,和上帝立虹为约的先知)的儿子闪的后代。

他们中有一位叫亚伯兰(后来改名为亚伯拉罕)的人,和父亲一起前往迦南。父亲死于途中,但亚伯兰依然执着地带着家人和侄儿罗得一起来到了迦南。

希伯来和犹太人有什么关系(希伯来以色列等名字)(3)

亚伯拉罕前往迦南

为什么亚伯兰要千里迢迢前往迦南呢?《圣经》记载是因为亚伯兰接受了上帝的启示,迦南是上帝给他的“应许之地”。有学者认为,亚伯兰笃信耶和华上帝是唯一的真神,和当地的多神信仰发生了冲突。

前往迦南,必须渡过幼发拉底河,所以,他们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是“渡河而来的人”。

“希伯来”这个称呼,伴随着亚伯拉罕的后人大约六百多年,直到他们在希伯来人的英雄——摩西的带领下,摆脱埃及人的奴役,他们开始才被冠以新的名字——以色列。

以色列——与神角力

“以色列”最初不是族群的称呼,而是一个人名。

据《旧约》创世纪篇记载:亚伯拉罕的嫡子以撒,有双胞胎儿子——以扫和雅各。按希伯来人的习俗,以扫作为嫡长子,将成为父亲以撒的继承人,但雅各颇有心机,知道母亲偏爱自己,和母亲一起演了一出偷天换日的戏,冒充以扫骗取了老眼昏花的父亲的祝福,取得了嫡长子的权利。以扫当然心有不甘,欲杀雅各以夺回继承权。

雅各的母亲在征得以撒的同意后,安排雅各去他舅舅家躲避。这一去,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后,雅各带着他的两个妻子和儿女们,还有侍女、仆人等,返回他的家乡。

在一个渡口,他一个人落在最后,夜色中,有人与他摔跤。《圣经》是这样记载的:

有一个人来和他摔跤,直到黎明。那人见自己胜不过他,就将他的大腿窝摸了一把,雅各的大腿窝,正在摔跤的时候就扭了。那人说,天黎明了,容我去罢。雅各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那人说,你名叫什么?他说,我名叫雅各。那人说,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神与人较力,都得了胜。

于是,在那里给雅各祝福。

于是,后来雅各就改名为以色列。

这里有一个问题,与雅各较力(角力)的,是上帝(也就是神)还是天使?许多人解读为天使,如百度的“以色列人”条目;也有学者解读为上帝,如卓新平著的《圣经鉴赏》;也有做两可解读的,如百度“以色列国”条目这样表述:“雅各与神(天使)角力并取胜”。

尽管《圣经》原文的表述是“那人”,但“那人”是谁,雅各有自己的判断。

紧接着,《圣经》是这样说的:

雅各便给那地方起名叫“昆努伊勒”,意思是我面对面见了上帝,我的性命仍得保全。

这样看来,当事人雅各的判断是——“那人”是上帝。

各位看官注意,这里,“以色列”是一个人名。

“以色列”成为一个民族的称呼,是在四百多年以后了。

以色列:从一个家族到一个民族

各位看官请注意上文的一句经文:“我的性命仍得保全”。这是啥意思?——我们接着往下看。

雅各返回他的家乡,必须要面对曾经要杀他的哥哥以扫,所以能否保全性命,他心里没底。所以在和以扫见面之前,他做了周密的安排。

他先派人打前站去见以扫,称呼以扫为“我主”,自称为“你的仆人”,如此低调,是为了平息以扫的怨气;他还准备了非常丰厚的礼品以表示诚意;他把自己的妻儿安排在队伍的最后,并保持距离,以策安全。

因为雅各得到了上帝的祝福,并且是“面对面”的,所以他得以安心,相信“我的性命仍得保全”,并真的获得了以扫的谅解,得以在迦南安家。

以色列(改名后的雅各)共有12个儿子,这12个儿子的后代,逐渐形成了这个家族的12个支派。

在以色列晚年(据《圣经》记载,当时他已经130岁了),迦南遭遇饥荒,他举家逃荒到埃及。由于他最喜欢的儿子约瑟在埃及做宰相(《圣经》记载:法老立约瑟为埃及宰。关于约瑟的故事本文从略),故以色列全家得以在埃及国中最好的地——歌珊地住下了。

这一住,就是430年,希伯来人的人口逐渐繁衍兴盛。

此时,埃及的法老对人口众多的希伯来人感到忧虑,担心难以控制,进而对其进行奴役和迫害。后来,在希伯来人的英雄——摩西的带领下,希伯来人逃离埃及,进入了西奈旷野。

他们的目标,当然是上帝的“应许之地”——迦南。

《圣经》记载,在西奈旷野,摩西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人口普查,也就是对以色列十二支派的人口进行调查清点,重点是20岁以外可以出去打仗的。这样,摩西就建立起有史以来第一支以色列的军队。也标志着“以色列”正式从一个家族发展成为一个民族。

希伯来和犹太人有什么关系(希伯来以色列等名字)(4)

摩西带领希伯来人出埃及时穿越红海

这件事,《旧约》的民数记篇有详细的记载。当时十二个支派所有“20岁以外可以出去打仗的”的男丁共有60.355万。这里有一个细节应该介绍一下。

当年雅各有十二个儿子,后来形成了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但其中的利未支派是上帝拣选担任神职人员的,所以不在民数之列。

不过,当年雅各对在埃及为宰的约瑟说过:“我未到埃及见你之先,你在埃及地所生的以法莲和玛拿西,这两个儿子是我的”,这样,以法莲和玛拿西就和雅各的其他儿子一样,成为以色列以法莲和玛拿西两个支派的始祖。

所以,尽管利未支派不在民数之列,但计入民数的支派数依然是十二个。我们可以估算一下当年以色列人进入西奈旷野时候的人口规模:有60万能打仗的男丁,应该还有60万左右的青壮年女性;加上20岁以下的和年纪大的,还有未计入民数的利未人。这人口数,至少有150万吧。

(大司马按:《圣经》的部分记载含有寓言成分,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史实,刚进入迦南的以色列人应该没有这么多人,考古发现,希伯来人在迦南也没有发动《圣经》里记载的那么多战争。)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