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诫篇————不吃嗟来之食

关于放牧寓言的故事简短 齐国寓言故事(1)

【原文】

《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故事】

有一年,齐国发生严重饥荒。齐国大夫黔敖,他家里非常富裕,就在路旁摆上饭食,送给路过的穷人吃。”

一天,一个被饿得皮包骨头的人,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踉踉跄跄的走来。黔敖看到后,就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碗,吆喝说:“喂,来吃。”他以为这个饿汉会对他感激不尽。可出乎他预料的是,这个饿汉听到喊声,抬起头来,抖了抖衣袖,轻蔑地瞪了黔敖一眼说:“我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黔敖赶忙上去向他道歉,结果饿汉还是不接受这种没有尊严的施舍而被饿死了。

简析

人,实际上有两个生命,一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一个是文化学意义上的,前者是活着,后者是尊严,也就是怎么活。这个齐人更看重的是后者。别人用语不恭敬,他都忍受不了,尽管饿得连路都走不动了,仍然牢记着自己是人,绝对不吃那种像吆喝牲口吃食一样发放的饭食。本来,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对于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嗟来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关于放牧寓言的故事简短 齐国寓言故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