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石是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独具“皱、瘦、漏、透”特色,英石的主要产地是广东英德市的英山,早在宋朝就已被列为皇家贡品。据宋代杜绾所著《云林石谱》对英石的记载:“英州、含光真阳县之间,石产溪水中。有数种:一微青色,间有白脉笼络;一微灰黑;一浇绿,各有峰峦,嵌空穿眼,宛转相通,其质稍润,扣之微有声。又一种色白,四面峰峦,多棱角,稍莹彻,面面有光可鉴物,扣之有声......”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1)

英石源于石灰岩石山,是自然崩落后的石块,有的散布地面,有的埋入土中,通常分为阳石、阴石两类。阳石裸露地面,长期风化,质地坚硬,色泽青苍,形体瘦削,表面多折皱,扣之声脆,适宜制作假山盆景;阴石深埋地下,风化不足,质地松润,色泽青黛,有的间有白纹,形体漏透,造型雄奇,扣之声微,是漏和透的典型,适宜独立成景。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2)

对于英石等一类传统光赏石,北宋“石痴”米芾曾创立了“皱、瘦、漏、透”的相石、品石原则,“皱”指石上的纹理美,外表多折皱;“瘦”是指奇石的形体美,嶙峋奇巧,苗条清晰;“漏”指石体孔隙上下通达,要求石体竖面孔要多、隙要大,缝隙线细、孔洞如针,不符合“漏”的标准;“透”则指奇石横面前后、左右洞透而穿,多孔多姿,玲珑剔透,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和美感。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是赏玩英石的大家,他在传统观赏石“皱、瘦、漏、透”的审美基础上,对英石的赏石标准还补充了一个“丑”字,即以丑为美。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3)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4)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5)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6)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7)

如今在广东英德,英石已成为一种文化内涵丰富的艺术品,并进一步发展为文化产业。2005年,英德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英石之乡”,随后,“英石假山盆景传统工艺”列入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这项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8)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9)

英石虽然偏于岭南一隅,但它的知名度已遍及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与地区,而英德更是形成了国内外著名的以英石为龙头的园林景石集散地,不断的吸引着各地赏石爱好者的关注。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10)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11)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12)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13)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14)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15)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16)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17)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18)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19)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20)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21)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22)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23)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24)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25)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26)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27)

原神千壑沙古龙石(嶙峋奇巧空透灵邃)(28)

(完)

图片来源:网络

投稿邮箱:long136762@163.com

关注“奇石圈”,看尽天下好石头

了解更多藏石资讯

请关注qishiquan9527←长按屏幕,即可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