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称谓词中泰山是对岳父的尊称。此称谓与泰山的封禅有关。据记载,唐明皇要封禅泰山,命张说为封禅使,张说的女婿郑镒本是九品官。按照老规矩,封禅以后,自三公以下都能...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生小:幼年。《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总角:...
垂髫:4岁至9的儿童,束发:指15岁,弱冠:指20岁,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知命(半百):指50岁,花甲(耳顺):指60岁,古稀:指70岁,耄耋:指8...
垂髫:指童年。等到儿童年龄稍大,不再能札发髻,头发自然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始龀:按照正常的生理现象,小孩七八岁的时候开始换牙,“始龀”就成了换牙年龄小...
二者的主体不一样。皇帝是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通常使用在正式场合或者官方文件中;皇上是臣民对皇帝的敬呼语,通常使用在口头语中或者上报的奏章之类的书信式文...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
垂髫:4岁至9的儿童。束发:指15岁。弱冠:指20岁。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知命(半百):指50岁。花甲(耳顺):指60岁。古稀:指70岁。耄耋:指8...
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孩提:2-3岁女子。是指孩子襁褓中懂得发笑的小孩子。总角:童年时代的总称。为啥叫总角,因为古代儿童发髻向上分开。总,聚束;角,小髻。童龀:女子7岁。这个和身体发...
古时称百岁为 “期颐之年 ”。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期颐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篇》:“人生十年曰幼...
儿童称谓童孺:儿童。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
30岁(女子):半老徐娘。0-1岁:襁褓时代,0-1岁的孩子在古代年龄称谓中被称之为孩提、襁褓时代,主要是指初生或者尚在发襁褓中的幼儿,未满周岁的婴儿被称为襁褓...
男子20岁时被称为弱冠之年,女子20岁被称为桃李年华。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
在古代,90岁的老人的称谓较多,其中有一个称谓就是耄耋(mào di),耄耋是指八、九十岁的老人。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除了叫“耄耋”之外...
耄耋是我国古代指90岁老人的称谓。出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意思时,八十九十岁可以成为为耋。在《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意思是说八十岁成为...
释义:对有钱有势、社会地位较高的男子和富贵人家子弟的尊称。多见于早期白话作品,如小说、戏剧等。《水浒传》第十一回:“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小旋风柴进,连忙叫道...
孝廉,即举人。状头,即状元。解头,即解元。茂才,即秀才。登科,即进士。贡士,即会元。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
古代对医生的称呼多种多样,有的以官职称呼,有的以地名称呼,有的以药名称呼。疾医、医师、太常、太医令、药医师、医士、郎中、大夫、院使等都是是对医生的称呼。医生在不...
女子十八岁在古代没有具体的称呼,可以叫做二九年华。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又有“总角之宴,...
一般九十岁也与八十岁一样称为耄耋之年,可称九十耄耋。耄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mào dié。耄,年纪约八十至九十岁。耋,年纪为八十岁。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古时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