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一起来认识松鸦。

日月湖观鸟记录(秘境之眼人类之友)(1)

粉褐色鸟

松鸦体长28厘米至35厘米,身体羽毛整体为粉褐色。遇到刺激时,它们头顶的冠羽会竖直起来。它们的翅膀短,翅膀上有明亮的黑、白、蓝三色相间横斑,极为醒目。松鸦的尾巴较长,尾羽蓬松呈绒毛状。

松鸦在中国的亚种数量多,羽毛颜色随亚种而不同。在江苏分布的松鸦亚种,头顶羽毛为红褐色,口角至喉侧有一条较粗的黑色条纹。

日月湖观鸟记录(秘境之眼人类之友)(2)

随遇而安

松鸦分布极为广泛,且是江苏留鸟。它们是山林鸟,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山上,喜欢生活在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很少见于平地,一般都远离人居。

除繁殖期多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松鸦多集成3只至5只的小群,栖息在树顶上,多躲藏在树叶丛中,不时在树林间来回穿梭。

松鸦常选择在固定范围内活动,熟悉的环境会让它们有安全感。秋天到来,松鸦才开始过上“游荡”生活,偶尔出现在城郊住宅附近;冬季,松鸦活动更靠近人类,偶尔会到林区居民点附近的耕地或路边丛林活动和觅食。

日月湖观鸟记录(秘境之眼人类之友)(3)

当周围有人类或进到村庄附近时,松鸦一般不鸣叫,因此它们秋冬季较少鸣叫。它们的叫声粗犷而单调,听起来类似“gar-gar-ar”。

森林“小帮手”

不仅是活动范围,它们的食谱也因季节和环境而变换。繁殖期,松鸦主要以金龟子、天牛、松毛虫等昆虫及其幼虫为食,也吃蜘蛛、鸟卵、雏鸟等其他动物。秋、冬季和早春,它们主要以松子、浆果、草子等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兼食部分昆虫。

如果食物充沛,一时吃不完,它们会将多余的食物贮藏在地上。不过,它们记性不太好,时常忘记自己储藏过食物,于是食物就被丢弃,储藏的种子会在来年生根发芽。因此,它们不自觉地成为森林种质资源的传播“小帮手”。神奇的大自然懂得自我良性循环。

采写:刘春

美编:朱丹清

图片:邹维明

编辑: 刘霞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