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共生论最重要的证据是如下的奇怪事实:真核生物内部的一些细胞器含有它们自身的DNA,但这一DNA与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颇有不同。马古利斯认为,诸如线粒体等处理动物内部能流的细胞器与真核植物中处理光合作用的叶绿体显然分属于先前彼此独立的原核细胞。但二者究竟是如何结合到一体的却不是很清楚,而且有人主张,这种合并一定极为罕见。如果是这样,就可能意味着:虽然类似细菌的生物在宇宙间颇为常见,但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型生物可能也极为罕见,因为至少在地球上,只有真核细胞有能力建构大型生物体。

人类所经历的五大时代(为发展铺平道路)(1)

马古利斯对内共生的发现使我们对生命的进化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进化不只是竞争,也不只是伴随新物种的出现不断分化,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这中间还有合作、共生,甚至融合。这就意味着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人们已司空见惯的生命树的隐喻,因为即使我们依然认定上述的生命三域,但显然,真核生物域并非是通过不断分化实现进化的,而是通过古细菌与真细菌的融合,也就是说生命古树的两个枝丫再度结合到一起。

更为怪异的是,真核生物竟还有另外一招——性。与所有物种一样,原核生物要将基因传给后代,其中大多数是通过自体分裂,即通过无性繁殖传递基因。但上面我们曾看到,原核细胞的基因可能会横向传递,因为部分DNA和RNA会弃船潜逃、离家出走,跑到其他细胞中寄居。原核细胞彼此分享基因就如同人类分享图书馆的图书一样。但真核细胞传递基因的方式与此不同,而且更为复杂,但真核细胞只把基因传给自己的后代,从不传给陌路者。

人类所经历的五大时代(为发展铺平道路)(2)

在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被锁定在受保护的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是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才被释放的,相比原核细胞更少杂乱,更多有序和规则,而这些规则影响了真核细胞的进化方式。真核生物产出的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其后代就是这些细胞形成的——不只是复制DNA,而是首先混合到一起,这样,同种的生物体就有机会彼此交换遗传物质,且有一个随机选择的过程,使后代的遗传基因一半得自父方,一半得自母方。这一同时牵涉基因和物理机制的运作非常复杂,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为进化增添了一个新的拐点。

每一代都确保有轻微而随机的遗传变异,因为哪怕大多数基因是相同的(毕竟父母双方都来自同一物种),总有少数基因略有不同。有更多的变异,进化就有了更多的选择。这正是进化在过去10亿年里出现加速的原因。元古宙那“无聊的十亿年”为后来激动人心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接下来的显生宙(Phanerozoic eon)是大型生命体的时代。

人类所经历的五大时代(为发展铺平道路)(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