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森严的等级制度始终贯穿到底,所谓的世家大族几乎占据了前一千年里的统治地位,门阀制度应运而生,在南北朝到隋唐之交的那段时间里更是达到了顶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所谓的“七宗五姓”(又作五姓七宗或五姓七望)。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一聊,千年来门阀集团最典型的代表——五姓七宗。

一、什么是门阀

在聊今天的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门阀。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中,先秦有巨室(即地方豪强),两汉有世族(即累世公卿),魏晋之后始有门阀。

门阀——全称是“门第阀阅”(又叫家门阀阅),前面两个字“门第”很好理解,就是指在当时有一定名望或者地位权势的家庭,用于区分基本的阶级概念。而“阀阅”一词,最早见于《史记·高祖功臣候者年表》,“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说白了就是在门口立两根柱子,左边柱子刻着家族的名人的简历,叫阀,右边柱子刻着家族里的人建立过的功业、功绩,叫阅。而拥有这样两根柱子的家族,自然是既有权势,又有财富地位,处于社会统治阶级顶层了。

五姓七望谁与卢氏联姻(门第阀阅之五姓七宗)(1)

阀阅

而自两汉以来,察举制与征辟制并行,基本上绝大部分的官员,都是出自于各地豪强与世族,无权无势者,难以出头,所以才有所谓的袁绍“四世三公”,刘备的“织席贩履”。这种制度延续到曹魏时期,又诞生了“九品中正制”,由家族地位来为人定级别,作为是否能够入仕以及是否能够担任更高职位的标准。自此,门阀政治由此开始。之后的两晋基本承袭曹魏制度,东晋南迁之后更是有所谓的“王与马,共天下”,门阀大族的政治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五姓七望谁与卢氏联姻(门第阀阅之五姓七宗)(2)

二、五姓七望

五姓七望,又作五姓七族。在南北朝到隋唐之交,各地门阀一直活跃在各个时期的政治舞台上,甚至能够影响其所在的国家的制度及政策。在各姓门阀中,又以五个姓氏最为尊贵,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属于门阀中的顶流。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时人统称之为五姓七望,或者五姓七宗。

李氏:

为什么要先说陇西李氏,因为李唐王朝就是他们中的一群人建立的。唐太宗时修《氏族志》也是将李姓作为天下第一等姓氏。

陇西李氏据说源自黄帝的孙子颛顼之后,老子、李信、李广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到了南北朝时期,累世高官不断,与其他四家并称中原五大高门。

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同宗,其共同的先祖为秦国的司徒李昙。史料记载,李昙有四子,长子李崇立陇西房,幼子李玑立赵郡房。李牧、李左车、以及大家所熟悉的《隋唐演义》中的瓦岗寨魏公李密,便是赵郡房的代表性人物。

王氏:

王氏传自秦朝大将王翦,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中,王翦灭赵国、楚国,其子王贲灭燕国、魏国、迫降齐国,当时的王氏可谓是秦朝第一将门,声威更甚于同时期的蒙氏(即蒙恬家族)、李氏等。直至秦国灭亡,王氏后人分为两支,一支向北,落户太原郡,一支往东,安家琅琊郡。两个分支后来都逐渐再度成为中原高门望族。其中,琅琊王氏崛起于魏晋,“王与马,共天下”说的就是琅琊王氏,而巧使连环计的东汉司徒王允,以及《虎啸龙吟》里起兵反抗司马懿的王凌,都是太原王氏的代表人物。

五姓七望谁与卢氏联姻(门第阀阅之五姓七宗)(3)

崔氏:

崔氏出自姜氏齐国,姜太公于东方海滨建立齐国后,传至第三代国君时,作为嫡子的季子主动让位给弟弟,自己到崔邑居住,自此其后人便以崔为氏,传承至今。到了秦代,一位名叫“崔意如”的人当了秦朝的大夫,被封为东莱侯。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崔伯基继承了侯位,住在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这就是“清河崔氏”的始祖。而小儿子崔仲牟,则带着家眷定居到了安平,建立了博陵崔氏。崔氏由于高贵的出身以及悠久的历史,一直保持着耕读传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财富,所以世代有人出仕为官,在南北朝时期达到顶峰,号称天下第一等大姓之首。当时唐太宗重修《氏族志》时,初稿排位第一的姓氏就是崔氏,而非皇族李氏。由此可见崔氏声名之盛!“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崔颢,“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崔护,均出自于崔氏。

郑氏:

荥阳郑氏姓氏来自春秋时期郑国遗民,以西汉大司农郑当时为始祖,以荥阳为祖地郡望,累世公卿。魏孝文帝定门阀序列,以荥阳郑氏与卢氏、崔氏、王氏并为中原四姓,郑氏由此跻身中原顶级门阀。有唐一代,荥阳郑氏为相者十二人,仕宦者不可计数,声望由此达到最巅峰,号称天下郑氏出荥阳。

卢氏:

范阳卢氏,又称河东卢氏,出自齐国姜氏,以封地而得姓。卢氏以东汉末年配享孔庙的北中郎将卢植为始祖(就是那个刘备和公孙瓒的老师),以范阳为郡望。自东汉历经魏晋南北朝,累世高门,代代名士。孝文帝太和改制并为中原四姓,号称“北州冠族”。有唐一代,为相者八人,累计中进士科者116人,中明经科者不可计数,为当时之最。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即出自范阳卢氏。

三、门阀制度的消亡

门阀制度传承近千年,以南北朝至隋唐最盛,当时的高门大族垄断了土地、经济、知识等统治基础要素,一度把持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及政治走向。后来经过李唐王朝多位皇帝(包括武则天)的持续打压和削弱,打破知识垄断,开放科举,寒门庶族逐渐走上政治舞台,尤其是至宋以后,重文轻武,科举成为出仕的唯一途径,各地门阀这才跌落神坛,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渐走向消亡。自此,门阀制度才真正地被埋葬深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