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结构示意图(揭秘九成宫关安文铭)(1)

铭 中 铭——《九成宫醴泉铭》锦句注译评

文/关安文

九成宫结构示意图(揭秘九成宫关安文铭)(2)

【于临帖习书间,屡摩《九成宫醴泉铭》,觉其锦句若星,且多为警世恒言。鉴于自身水平与读者精力时间之考虑,择就其中18条警句作以下浅注、俗译与枉评,以期能有交识会友、警世省身之效。】

1、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

[注]:①遗(wèī):赠送、奉献。②栉(zhì)风沐雨:语出《庄子·天下》:“沐其雨,栉其风。”大雨洗发,疾风梳头之意。形容在外奔波劳碌。

[译]:(皇帝)将自身奉献社会以利万物,在外奔波劳碌,把老百姓放在心中。

[评]:虽然是赞誉封建帝王品行功德的溢美之词,也是今世领导的为官基准与普通群众对其之普遍期望。

2、事贵因循,何必改作。

[注]:①因:沿着、顺着。②循:依照、遵守。

[译]:(修复离宫)贵在遵循以前的状貌特征,为什么一定要大改重作呢?

[评]:体现了唐太宗“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的爱民惜财之廉德,但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当今,仍不乏新意:一是尽量修旧利废,不要浪费资源;二是在重大常规事情的办理上,还是应尊重传统规则,不应大改极作。

3、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府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

[注]:①鉴:镜子,引申为对照、教训。②后昆:后世。

[译]:仰望仁寿宫的宏伟壮丽,可反照出前朝之所以灭亡的教训,高度察析太宗简修离宫的低调与俭朴,足以为后世提供很好的教训。

[评]:虽是反思隋代豪建离宫、劳民伤财致其灭亡的教训和叙写唐代简修离宫、爱民惜财的做法,但对今天的经济繁荣、社会建设乃至家庭发展等方面仍有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宁俭勿奢、可持续发展等训示之效。

4、至人无为,大圣不作。

[注]:①至人:高人、高明的人。②大圣:厚德高才之人。

[译]:高明的人看不出其行为却有影响(是不为而为),具备厚德高才的人看不出其动作而有效果(是不作而作)。

[评]:语出老子,充满道家思想色彩,虽显高深玄妙,但实属一种做事为人的理想境界,与今天的为人处事构建和谐社会也不无关系,今人也当追求这种不为而为、有作无形的最佳效果。

5、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导养正性,澄莹心神。

[注]:①瑕:玉之斑点污秽,喻人之缺点过失。“滌荡瑕秽”见于班固《东都赋》。②澄(chéng):水清,引为清洗或洁化;莹:磨制玉石,引为磨励或修养。

[译]:(用醴泉之水)可以激扬清流,涤除污秽,启导训养清风正气,洁化心灵神智。

[评]:显含喻义,略嫌夸张,但道出了清可击浊、清气为正之世情,又言明为人立世应注重培养清风正气、纯洁心灵神智之世理。

6、刑杀当罪,赏锡当功。

[注]:锡:通“赐”,赐给。典于《易言》“赏锡出于功劳”。

[译]:为政当权的人应量罪判刑施杀,按功奖赏行赐。

[评]:引自《礼纬》,确为历代统治者行政司法的基本法则,也是历代庶民百姓祈求官员施法严正、奖赏公平的心理诉诸,法应如此,理应如此,情亦应如此。

7、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

[注]:①及;触及,引为影响、感动。②太清:太空。③太宁:阴间、地下,即人之死后。④万灵:众多生灵,即万民百姓。

[译]:德高望重的人,其德性向上可以感动天上神灵,向下可以感动阴间鬼魂,在中间可以感动大地万民。

[评]:以具体生动之言辞表述抽象无形的德性之影响,貌视则夸张,细嚼则诚然。德性的影响力既然如此之强之广,唯愿今人不论达官还是庶民能重视之、苦修之、笃行之。

九成宫结构示意图(揭秘九成宫关安文铭)(3)

8、神物之来,实扶明圣。

[注]:①神物:此指醴泉,亦可引申为神灵、吉祥之物。②之:短句之中间离主谓语关系使其词语化之助词,无实义。

[译]:(如醴泉这样的)神灵吉祥之物的得来真的是为扶助(太宗这样的)明君圣主的。

[评]:虽有明显的宗教甚至封建迷信和宿命论色彩,但劝人为善,教人成圣以图好报的旨意昭然。既然神物可扶名圣,哪我们何不严律勤修以成明圣?启发性、教谕性不言而喻!

9、以祥为惧,实取验于当今。

[注]:①惧:忧惧;②验:证据,凭据。

[译]:把祥瑞作为忧惧去看待,真实地要取得这类验证的事,即在今日(隋代尚奢华、筑离宫,损元气、致灭亡)的实情。

[评]:既符合老子福祸相依互生之哲理,又符合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圣言,更为后文“居高思坠,持满戒溢”的主旨推论而蓄势伏笔,富含哲理,又佐以实证,理实相依,启人深思,令人感佩。

10、大道无名,上德不德。

[注]:引自老子《道德经之二十八章》①道:道规、法规。

②名;名状。③不德:显示不出德性。

[译]:宏大的道理法则是无法名状的,崇高的品德是显示

不出形迹的。

[评]:显含道家崇尚自然甚或虚无的思想特色,虽然有些抽象难名,但实为一种特有现象和理想境界。之所以“无名”,因其太高妙;之所以“不德”是因其太自然,唯愿我们去深切感悟与苦行修炼吧!

11、万类资始,品物流形,随感变质,应德效灵。

[注]:①资;资助、依靠。②品:品级、等级;③效:效应,引为显示变化。

[译]:各种生命都依靠其元气而萌生,各等物象在自然界都流露出其不同的形态,它们随着天地大道的感应而变化着自己的属性。(人们只有)去不断顺应道德规范,才能变得聪灵睿智。

[评]:沿承道家基本理念,以物喻人,通过物源追溯和物象生化来推及人类,从而说明人类只有“应德”才能“效灵”,才能适存。发论何其深远?推论何其流畅?结论何其深准?令人尊崇,启人践行。

12、颂不辍工,笔无停史。

[注]:①颂:记载“国之盛美”的典策史料。②工:工作、活动。

[译]:记载“国之盛美”的工作不能有所停滞,史官的文笔不能搁置而使国史有所间断。

[评]:虽是直言撰写《醴泉铭》的动因与必要性,但可窥视出重视史料记存历来是治国从政之常规大事,难怪我们今天各级各部门都重视档案建设!

13、用之日新,挹之无竭。

[注]:①挹(yi):舀(yǎo),引为使用。②竭:尽。

[译]:醴泉之水因不断地使用而日益清新,因不断地汲取而长流不息。

[评]:虽言醴泉水源充盈、长流不竭,但却寓含了流水不腐、因流而通而新、因变而生而兴、用进退废之物理与天常,能不警醒于人吗?

14、道随时泰,庆与泉流。

[注]:①泰:康泰,引为畅旺。②庆:吉庆、祥和。

[译]:天理大道总是随着时势的进展而畅旺,(贞观盛世呈现出的)吉庆祥和将与这醴泉之水一样常流不息。

[评]:“道随时泰”是一条恒定公理,但“庆与泉流”纯为一种主观理想,泉水不一定能长流,而“庆”更难以长存,多少帝王英雄拼命努力而未办到,因为生死兴衰是历史规律,唯愿能长生久旺。

15、居崇茅宇,乐不般游。

[注]:①崇:崇尚,喜好。②般:通“盘”,盘桓任意。

[译]:地位高贵却崇尚在茅屋陋室居住,处境欢愉却不去尽情任性地行乐游玩。

[评]:深究似有道家隐逸思想,但浅意主旨是赞扬唐太宗身居高位低调生活,爱民惜财不图享受的行为品德。世人多有苦尽甜来,适度享受之念想,虽属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还是以力戒缓行为妙。

16、黄屋非贵,天下为忧。

[注]:①黄屋:皇帝乘坐的内衬黄缯的车子,引为皇权帝位。②天下:庶民百姓。

[译]:皇权帝位并不尊贵,应把广大老百姓作为忧虑的主要对象。

[评]:虽为千余年之前的谏言警语,但于当今并不失时。封建时代的皇帝大臣尚能如此而言而为,而我们今天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政各级领导更应如此。然言是言了,而做得如何?能不反思?

17、人玩其华,我取其实。

[注]:①华:华丽、浮华。②实:实质、朴实。

[译]:(在修建、使用离宫方面)隋帝乐于追求华丽,而我们却求取朴实。

[评]:不尚奢华、追求质朴,这是历来为人为事为政的一贯追求,只所以代代提示,级级要求,概由易言而难为,为而难恒、为而不到位。唯愿今人能为之更好,为之久长。

18、居高思坠,持满戒溢。

[注]:持:拿着,端着。

[译]:居位太高的时候要思虑坠落重创,操持过满过重的时候要防止失衡外流。

[评]:整篇铭文之主旨,全文铺陈排叙推纳归理之结晶,为官、为人、为学、为事之慎戒,警世铭言之精华。古圣先贤,悟之题之,朝朝代代遵之行之,然而“高坠”“满溢”之人之事屡屡发生,防坠戒溢实在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

九成宫结构示意图(揭秘九成宫关安文铭)(4)

关安文,男,1956年生于陕西麟游,民盟成员,大学本科文化程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学识渊博,为人低调,系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老年书画学会会员,曾任麟游县进校副校长并多年主讲《大学语文》《文学概论》《美学概论》等课程,在各级报刊发表论文、随笔、诗词百余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