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提线木偶,你会首先想起什么,童话故事里的木偶匹诺曹?No!no!no!其实今天小编要跟大家介绍的,是已经在泉州传承多年的“非遗”,精彩的提线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有几条线(泉州提线木偶戏)(1)

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丝戏”,是流行于闽南方言区的古老汉族戏剧剧种。

同时,在台湾、广东、浙江等毗邻省份及东南亚一带闽南人与华侨的聚居地流播,对于沟通两岸民众感情、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泉州提线木偶戏有几条线(泉州提线木偶戏)(2)

泉州提线木偶戏做为闽南文化的典型代表,据了解,在大量传统剧目中,保存42部“落笼簿”和《目连全簿》的剧目、音乐唱腔、演出形态的活资料,保存着大量古代泉州地区民间婚丧喜庆的礼仪及民间信仰习俗的讯息和相当丰富的古代闽南地区方言俚语、文学语言及其“纯正”的古读音。

泉州提线木偶戏有几条线(泉州提线木偶戏)(3)

据传,唐末王审知入闽在福州称王时,将傀儡戏带入泉州。到了宋代,“嘉礼戏”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

明代泉州傀儡戏与宋元南戏诸剧种长期交流融合,演出剧目、音乐唱腔、表演技艺、偶像造型工艺等已成熟完备,成为宋元南戏“泉腔戏曲”的组成部分,对此史书均有记载。

泉州提线木偶戏有几条线(泉州提线木偶戏)(4)

明清时期,泉州傀儡戏班社林立,演出兴盛,蔚为大观。且已形成科班传习制度,甚至出现了专门制作木偶头像、服饰盔帽、砌末道具的“西来意”、“周冕号”等专业作坊。清中叶开始,泉州傀儡戏便随着移民的脚步,向广东、浙江、台湾及东南亚闽南人和华侨聚居地流播。特别是对台湾地区民俗文化和主要方言(闽南语,亦称“河洛语”、“福佬语”)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泉州提线木偶戏有几条线(泉州提线木偶戏)(5)

“泉州提线木偶戏,指尖上舞出百态人生。”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向观众展示一个个动人有趣的故事。小小的丝线配合精心制作的木偶,还有演员们精妙的操作,竟然赋予了木偶全新的“生命”。

木偶戏的表演技艺主要指演员的操偶功夫。各木偶戏种类因木偶造型与操纵方式不同,在表演技艺上有着很大差异。区别于杖头木偶、布袋木偶的表演,提线木偶演员则把“线规线功”视为安身立命之本。

泉州提线木偶戏有几条线(泉州提线木偶戏)(6)

提线木偶表演艺术是操线的艺术,或者说是操线的造型艺术。它通过对柔软丝线的提紧与放松及其上下左右的运行,控制木偶形体的动态,“划出”空间移位的轨迹。

更重要的是,由于艺术家主体情感与观念意识的注入,对象获得了生命感和内在的精神气韵。

泉州提线木偶戏有几条线(泉州提线木偶戏)(7)

提线木偶线条繁多,操纵复杂,一尊提线木偶都有16条以上甚至达30多条纤细丝线。木偶提线长达3公尺~4公尺,演员要把自己的意象和感觉,纤毫不差地传达为木偶有意味的动作。

泉州提线木偶戏有几条线(泉州提线木偶戏)(8)

提线木偶在木偶造型结构上几乎完全仿照了人体的造型结构。它以木块、铁丝、布帛等材料,对人体进行“仿真”。使木偶象人一样,有头,有手脚,有胸前,有腰肢。并且具有如人体骨骼肌肉,关节一样而微妙的活动结构。

其中,木偶关节处均系以丝线,关节复杂则线路复杂,其难度可想而知。表演时,演员必须以久经训练积聚的功力,熟练掌握10多种理线技巧和30多种组织提线以表演各个行当、各种动作的“线规”, 使木偶各部分气脉贯通,灵动自如。

泉州提线木偶戏有几条线(泉州提线木偶戏)(9)

提线木偶戏曾经是当地人民十分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审美情趣的变化,观赏提线木偶戏的人越来越少。

泉州提线木偶戏有几条线(泉州提线木偶戏)(10)

现有的线戏艺人逐渐步入古稀之年,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尤其是一些木偶制作技艺和演出技法濒临失传,为了挽救这项古老的民俗文化,木偶戏被选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泉州提线木偶戏有几条线(泉州提线木偶戏)(11)

提线木偶演员“心中之戏”要使自己与木偶达到统一,依凭的主要是根根丝线对“情”与“灵”的传递与表达,一线一偶一跃动,向世人展现着传统魅力,这就是提线木偶表演的最大难度,也是提线木偶最根本的魅力所在。

泉州提线木偶戏有几条线(泉州提线木偶戏)(12)

来源:闽声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