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措施(唐肃宗与唐玄宗)(1)

马嵬驿之变,李隆基的威信跌到最低,李亨成为最大受益者。父子分道之后,李亨前途未卜。他要面对的,是零落的百官,是桀骜的将领,是凶狠的叛军,是父亲的遥制,还有各自拥兵的兄弟。要想创出自己的事业,实在太难。

此时的李亨,已经45岁,早已失去了年轻人的活力。做太子多年,由于父亲的刻意打压,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更缺乏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此次北上灵武,身边除了两个儿子,一个良娣,一个内侍可以使用外,基本上没有可用的大臣,士兵也只有两千多,粮草全无,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唯一可以凭借的,是太子这个身份。

但是李亨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出走,因为他骨子里流淌的是大唐皇族的血脉和四十岁中年人的不甘。

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措施(唐肃宗与唐玄宗)(2)

形势比人强

等到千辛万苦到达灵武,李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身份。他是太子不假,若想以区区一隅领导全国抗战,非太子身份所能胜任。跟随他而来的文武皆有所图,都想立拥戴之功。当时的朔方留后杜鸿渐就曾说过“这是万世才有的机会。”因此,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称帝是李亨当时唯一的选择。

古代最讲究名正言顺,没有诏命即位等同于谋朝篡位,虽然李隆基曾显露过太子监国的意思,但毕竟没有正式文书下达。事实证明,办法总比困难多,中国人的变通本领世界无敌。李亨的班底想出来的办法就是抬出“孝”。历代皆以孝治天下,皇帝更要讲人伦。群臣劝进辞很讲究,一开始说现在面临的形势“今寇逆乱常,毒流函谷,主上倦勤大位,移幸蜀川。江山阻险,奏请路绝,宗社神器,须有所归。万姓颙颙,思崇明圣,天意人事,不可固违。”现在天下大乱,主上又撂挑子,去了消息闭塞的蜀地,大家都需要一个主心骨。继而劝太子登基,当皇帝也是一种孝“伏愿殿下顺其乐推,以安社稷,王者之大孝也。”李亨假意推辞,群臣不允,来回六次,李亨才“万般无奈”,表示同意。七月十三日,李亨即位,史称唐肃宗。

于是,在君臣的互动下,一个新的权力中枢诞生了。此时,李隆基还在去成都的路上,半点消息也不知道。七月二十八日,李隆基到达成都。八月十二日,灵武的使臣才到达成都,李隆基方知太子即位的消息。十六日,李隆基发出诏命,自称上皇,表示承认太子的行为合法。

从得到消息到做出反应,李隆基用了四天。这四天里,可想而知,定是他人生最煎熬的四天。他没想到自己一直懦弱的儿子能分道而行,更没想到他能得到朔方军的支持,这么快就能成气候。就在到达成都前,李隆基还发出诏命,让李亨统领北路大军讨贼,让永王李璘出镇江陵,统领江淮,而自己居中统治。现在李亨处在北方的权力中心,又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自己反而被边缘化了。既然大权已经旁落,就要接受现实。既然接受了现实,做事就要做全套,尤其忌讳模棱两可,首尾两端。李隆基不但承认新皇帝的地位,还派了三位重臣,带着象征皇位的传国玉玺和玉册前往灵武传位。

就这样,李亨借助形势,先斩后奏,造成既定事实,事后获得追认。程序可能不合法,结果一定合法。古往今来如此称帝的,也就李亨一人。

办公地点很重要

此时的李亨,占尽了地缘的便宜。皇帝悄无声息的去了蜀地,外界均不得知。太子及时即位,传出消息。灵武靠近河北、关中前线,距离短,道路畅通,消息自然跑得快。因此,在河北坚守的颜真卿就得到消息,也不管有没有正式的诏书,立即派人带着蜡丸密封的表章前往灵武表忠心。

在商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丰厚的收益,在政界,第一个表忠心的也意味着更高的权位。裴冕,肃宗即位前刚由河西司马升为御史中丞,因拥戴之功,一跃升到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杜鸿渐,一个地方留守官,也因为抓住机会给了太子安身之所,又立下了拥戴之功,升为中书舍人。

颜真卿身后,是仍有实力的军方。彼时在河北,仍有很多唐将在坚守,自从玄宗奔蜀之后,他们一下子没有了统领,不知道为谁而战。这次肃宗即位,恰好填补了正统皇权的真空。因此,颜真卿从实际出发,选择了效忠。而李亨马上表示了他的慷慨,任命颜真卿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仍旧河北统兵。颜真卿收到诏书,立即广为散布消息,一时之间河北人人皆知中枢在灵武,纷纷前去效忠。最大的支持来自郭子仪,就在颜真卿后不久,郭子仪等率五万军前去灵武,李亨的底气一下子提上来了。郭子仪得到了武部尚书,李光弼得到了户部尚书,后来郭子仪成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汾阳王,郭家风光无限,演绎了一出《满床笏》的好戏。

人才最重要

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之才,尤其创业时期,李亨急需统揽全局的巨擘大才。他想起一个人来,就是曾经做过太子属官,后罢官隐居的李泌。李泌自小就是个神童,曾受过玄宗接见,巧妙回答了张说提出的问题。李泌还是张九龄的忘年交,二人经常一起深谈。杨国忠当政后,李泌被排挤,干脆辞官不做,四处寻仙访道,成为半仙之体。

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措施(唐肃宗与唐玄宗)(3)

李亨知道李泌是个全才,正要下令寻访,李泌不请自来,李亨大喜过望,与之畅谈,顿觉思路清晰,浑身轻松。他们在青年结识,多年来一直是布衣之交,没有利益之争,相对比较平等。而李泌此次前来,并非为了表忠心讨官职,而是切切实实为了帮助李亨。

李亨心里明白,他选择了完全的信任,跟当太子时一样,无论外出还是室内办公,都在一起。李亨事无大小均咨询于李泌。李泌也是知无不言,他一出手就解决了李渊当年都未能解决的问题。

李亨的两个儿子都很优秀,建宁王李倓英勇善战,是个帅才,且每次出征都浴血拼杀,保证父亲的安全。广平王李俶的才能则体现在气量和决断上。李亨想从儿子中间选一人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全军。他首先想到的是李倓,理由很简单,从军事角度上讲,李倓完全能胜任。而李泌想得更远,他认为现在是非常时期,李倓虽然具备帅才,但李俶是长兄,现在还没有被立为太子,根基不稳,一旦李倓立下大功,李亨想不立为太子也不行了。未了,李泌又提出太宗李世民和太上皇李隆基的例子。李亨同意,任命李俶为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

李泌还多次成功处理了李亨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

当时,唐朝内部的主要矛盾,是以李隆基为首的成都和以李亨为首的灵武二元结构引发的政令两出的矛盾。李隆基虽然把皇位让给了儿子,但权力并未全部让出,依旧在发号施令,且对江淮地区依旧有影响力。他的儿子永王李璘在江陵踌躇满志,聘请了一个从未上过战场、只会写诗的李白参谋军事,结果贼兵未退,自己反倒成了叛逆。李亨对父亲,表面恭敬,实际上十分忌惮。老人未彻底交权,新人要出头就要特别谨慎,确保不犯老人的忌讳,而李亨在这方面就拿捏不准,全靠李泌纠正。

比如对已死的李林甫的态度上。李林甫多年来一直打压李亨,导致李亨损失两个女人,这让李亨一直耿耿于怀。他曾在聊天时谈及李林甫,准备收复长安之后将李林甫掘墓、焚骨、扬灰。而李泌认为不可,他认为李林甫现在不过一具枯骨,而如果清算旧账的话,恐怕会断了投敌之人悔过自新之路。况且太上皇仍健在,一旦整起事端,势必造成太上皇内心的悔恨,一旦有个好歹,对天下不好交代。李亨听从了。

唐军经历千辛万苦,收复了长安。李亨马上派人给李隆基送信,请太上皇回归长安。李泌见到李亨,李亨告知此事,说自己已派人送信,请父亲回来,自己仍旧当太子。李泌问,还能追回来不。李亨言道,已经去远了。李泌就献策,让群臣上表,说明大功告成,圣上思念父亲,请速回京以尽孝道。果然,第一封信到达成都,李隆基夜不能寐,不准备返回。第二封信到达成都,李隆基非常高兴,准备不日启程。

李亨的真实水准

李亨的才能,在唐代前、中期历代帝王中属于平庸,在创业路线规划的时候缺乏宏大战略,他不着眼于唐帝国事业,而斤斤计较自己的皇位是否名正言顺。比如李泌曾建议集中力量,直捣叛军老巢范阳,击其根本。而李亨则倾向于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只因为李隆基之前给李亨的诏书上言道,等到收复京师之后,自己不再管事。“自今改制敕为诰,表疏称太上皇。四海军国事,皆先取皇帝进止,仍奏朕知;俟克复上京,朕不复预事。”这个诏书犹如硬刺一般扎在李亨的咽喉,让他抛弃高明战略,导致安史残余始终无法肃清,藩镇割据,贻害无穷。

在确定了收复长安的战略后,李亨开始并没有起用郭子仪和李光弼,而是用了只会夸夸其谈的房倌,结果六万子弟兵在咸阳陈陶斜被杀,造成重大损失。失败之后,李亨对唐军战力失去信心,转而借用回纥兵,依靠两军之力,香积寺一战收复长安,进而收复洛阳,导致中原大地再遭回纥洗劫。

而李亨对李辅国宠幸过甚,使宦官权力过度膨胀,造成唐代中后期宦官专权,甚至皇帝任由宦官废立。对颇有野心的张良娣,李亨也言听计从,最终导致颇有忠心的建宁王李倓被张良娣和李辅国陷害而死,自己也被二人吓死。

风口之上,李亨创业较易。风口过去,尘归尘、土归土,李亨资质平庸,即便有高人指点,也难以达到更高层次。而作为父亲的李隆基,非但没有提前培养好接班人,反而在接班人成长道路上时时压制,导致自己权力被架空,最后含恨而死。这些悲剧,归根结底,都是李隆基造成的。

,